有人在輕輕敲診室的門,進來的是一位六十歲上下、衣著樸素的老太太和一位身材修長、穿著前衛入時的年輕姑娘,倆人都是一臉焦慮的神情。
我趕忙請她們坐下,詢問以后得知,原來這一老一少是母女,姑娘過去曾經在酒吧工作。最近一段時間,老人發現女兒似乎不太對頭,她總是擔心自己過去的同事、朋友要加害自己,而且莫名其妙地把自己過去穿過的衣服都燒了,搞得家里面差一點鬧了火災;這還不說,還把過去別人送給自己的昂貴手機摔了個稀巴爛,把家里的電腦顯示器從窗口拋出扔到樓下,險些砸到路人……
我仔細對這位姑娘進行了精神科的系統檢查,發現她的癥狀有點奇怪:主要是以被害妄想為主,沒有什么幻覺,而且姑娘對自己的情況也有一定自知力,覺得自己“狀態不好,不太對勁兒”。這些癥狀并不太符合幾種常見精神疾病的診斷。前些日子這位老母親也帶女兒去別的醫生那里看過,吃了些藥但都不太見效。
我沉吟了片刻,問姑娘在酒吧工作的時候曾經接觸過什么藥沒有?女孩吞吞吐吐的說:“以前經常和朋友‘溜冰’,這個算嗎?”
原來如此!剛才縈繞在我腦海中的疑問一下子都煙消云散了。可是,女孩的母親,甚至坐在一旁的我的助手都還在迷惑不解——溜冰有什么關系啊!會有這么嚴重嗎?
◎“溜冰”溜的是什么“冰”?
那么,“溜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我們談到的“溜冰”,可不是冰上運動,它指的是吸食一種新型毒品——冰毒。說到冰毒這個詞,相信很多讀者應該不會陌生。但是,冰毒到底是什么成分?能對人體造成什么傷害?為什么還有如此多的人對它“情有獨鐘”?
冰毒的學名叫做甲基苯丙胺,化學成分為去氧麻黃素,屬于安非他明類藥物,是一種強烈的中樞興奮劑。因為其外觀為純白色的結晶體,晶瑩剔透,所以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冰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日本人研發出來的,因為該藥小劑量時有短暫的興奮、抗疲勞作用,故又有“大力丸”之稱。在對其他國家的侵略戰爭期間,日軍給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戰斗力,據說可以使士兵連續作戰幾天幾夜不知疲倦。
既然這種藥可以興奮中樞神經,緩解疲勞,為什么我們還要把它歸為毒品呢?
◎“冰”的魔力
人們每天的學習、工作等日常精神活動都需要精神能量,這種精神能量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精氣神兒”。我們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會無緣無故的變多或變少,精神能量也不例外。服用冰毒之后,人體內的精神能量就會出現嚴重的透支,就好比本來這部分“精氣神兒”要分三天勻著使的,現在好了,短短幾個小時全都釋放出來。吸食者會出現一種極度亢奮的狀態,如不吃不睡、活動過度、情感沖動、性欲亢進、偏執狂、妄想、幻覺和暴力傾向,剛才我們提到二戰時日本侵略軍給士兵服用冰毒,就是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
問題是,借了錢是要還的,借了能量也是一樣。等到透支的能量消耗光了,人就會陷入一種能量耗竭的狀態之中,就會出現精神呆滯、昏睡、易怒、煩躁不安、憂慮等一系列癥狀。甚至會有自殺的傾向,這種現象醫學上稱為“苯丙胺沮喪期”——這就好比刷信用卡一樣,刷卡消費的時候固然痛快,但是其實花的是自己未來的錢,等到額度透支得差不多了,該還款的時候就傻眼了,沒錢了嘛!
◎可怕的“冰毒”泥潭
正是由于上面提到的原因,與海洛因、杜冷丁等鴉片類毒品引起的軀體依賴不同,冰毒的依賴更多的主要是以心理依賴為主。而且,長期吸食會引起對毒品的耐受,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吸食者感到“藥勁兒”越來越小了,要想達到初期使用時的欣快感,必須不斷加大藥物的用量。結果就是在毒品的泥潭里面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不僅如此,長期吸食冰毒還會干擾腦內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正常代謝,引起思維障礙甚至精神錯亂,臨床表現為類似偏執型精神分裂癥,但癥狀往往不如精神分裂癥典型。沒有經驗的醫生往往會把這種情況誤診為精神分裂癥,上面提到的這位姑娘就是這樣的情況。
歷史也證實了這一點。日本人在二戰戰敗投降之后,為了麻醉精神來躲避現實的痛苦,全國竟有大約5%的國民在服用冰毒!其惡果之一,就是產生了10多萬的精神病患者!某些開重的病例,如果一次吸食大量冰毒,可能會引起驚厥發作、昏迷甚至死亡。此類情況在臨床上屢見不鮮。
◎21世紀的冰毒夢魘
冰毒在我國也曾經出現過濫用的情況。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把這種藥稱為“抗疲勞素片”。1957年,在重慶曾出現過吸食冰毒的成癮人群:1962年,在山西、內蒙古等地也發生過冰毒濫用的問題。后來國家禁止了去氧麻黃素的生產、銷售,也嚴禁在臨床上使用。但是今天,又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追求感官刺激去吸食冰毒。在許多娛樂場所,“溜冰”被有些人視為一種高層次的享受,甚至成為一些人吹噓的談資。冰毒等新型毒品。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成為吸毒者的首選。但很多人并沒意識到這種新型毒品潛伏的危險,也使禁毒工作面臨新的更大挑戰。
早在上世紀就有專家預言,“冰毒一旦被世人所認識、所接受,其危害將比當前任何一種毒品都可怕。到了21世紀,世界毒品將是冰毒的天下,它將替代海洛因成為重要的毒品。”專家的預言絕非危言聳聽。1996年11月25日。聯合國禁毒署在上海召開了國際興奮劑專家會議,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苯丙胺類興奮劑將逐步取代本世紀流行的鴉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常用毒品,成為21世紀全球范圍濫用最為廣泛的毒品。
◎珍愛生命,遠離冰毒
在我的治療下,姑娘的癥狀正在逐步好轉。由于就診及時,她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未出現嚴重后果。我在告誡她以后再不要“溜冰”的同時,內心也不乏擔憂——醫院外面不知還有多少人深陷冰毒的泥潭不能自拔呢!
親愛的讀者朋友,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請一定告訴您周圍的人:珍愛生命,遠離冰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