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們總是關注食品本身的安全狀況,卻很少留意食品的包裝。不僅一次性餐盒,就連我們平常使用的紙杯,塑料杯和礦泉水瓶都可能隱藏著致病風險。
一次性水杯:省事卻傷身
在辦公室或是公共場所,大家都習慣用一次性水杯倒茶水客人。然而,使用一次性水杯對健康極其不利。一次性紙杯使用的原料摻入了大量回收廢紙,為了提高其均勻性和白度,會在劣質紙漿中添加碳酸鈣、滑石粉、熒光增白劑、劣質膠水等有害物質。這將造成人體結石、便秘等疾病。而彩色印刷的杯子也不宜選用,因為印刷油墨中含有苯,會引起慢性中毒,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造成損害,表現為頭痛、頭暈、失眠、白細胞持續減少、血小板減少等等。既然一次性紙杯不合適,那么一次性塑料杯呢?據專家講,一次性塑料杯子的材料屬于無毒耐熱材料聚丙烯,作為生活用品還算安全。但是那些顏色較為鮮艷的塑料制品可能屬于再生塑料制品,遇熱便會產生有害物質。
環保專家建議:最好不要使用一次性水杯,取而代之使用清潔消毒的玻璃水杯。
礦泉水瓶:反復用可能致癌
你家有沒有用礦泉水或飲料瓶裝剁辣椒?如果有,那么你患癌癥幾率將大增。礦泉水瓶用了10個月后,可能釋放出致癌物。合格的飲料瓶、礦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級的塑料做成,即PET瓶(三角符號里為“1”)。這些食品級的PET瓶不耐高溫,不能在高溫下使用,一般在70℃以下使用是安全的。此外,這些塑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國家規定企業不能回收用過的瓶重復灌裝使用,回收再生罐裝飲料和礦泉水等飲品也不可以。
這是因為,PET里含有微量的催化劑,如果灌入熱水,高溫會使塑料里的有害物質溶出來進入水里。除此之外,礦泉水也不能長期存放在車內。這是因為,礦泉水瓶經過陽光暴曬或長時間存放在悶熱高溫的環境里,容易發生材質老化.并釋放有毒物質。長期飲用這樣的水,會引起慢性中毒。
環保專家建議:自駕車上別存太多礦泉水,如有需要,可以少放幾瓶,并保證在短時間內喝完。未喝完的水也要隨時帶走,用玻璃或不銹鋼等材質的杯子盛裝,這樣會相對安全。
塑料袋:不能直接接觸食物
上班途中,買上兩個大包子,回辦公室連著塑料袋裝的包子在微波爐一熱,會是一道美味早餐吧?其實這是最危險的行為。塑料袋不可以直接接觸食物,否則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輕者可能頭暈、惡心,重則有致癌可能。孕婦如果中毒,胎兒出現畸形的幾率很大。如果塑料袋中重金屬超標,會對血液系統和智力發育造成影響。
塑料袋不可以裝過熱的食物.這是因為有些塑料袋和紙質餐盒會添加一些增白劑、熒光粉,它們除了有潛在致癌性外,還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力。平時大家覺得用塑料袋裝食物方便又干凈,但這種做法恰恰是最不安全的。
同時,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保鮮膜,可分為聚乙烯(PE)膜、聚氯乙烯(PVC)膜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鮮膜。較為安全的是PE、PVDC兩種。PE保鮮膜透明度差些,但可包裝含油脂的食品,可在微波爐中使用。PVDC保鮮膜在PE的基礎上還具有保香的功能。保鮮膜最好少用,有些保鮮膜含有的增塑劑會滲入食品中,威脅健康。
環保專家建議:熟食、熱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別是肉類,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這些食物和保鮮膜接觸后,很容易使其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揮發、溶解到食物中,對健康不利。水分較大的水果和蔬菜比較適合用保鮮膜,比如蘋果、梨、番茄、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