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知道 “香八拉”在北京啥地方?知道啥叫“裝香蕉”?“毀容小道”是如何錘煉這幫“男驢女驢”的?如果您知道一部分,說明您爬過山;全知道,說明您已經爬了不少日子;如果您一樣不知道,那得努力了,最起碼說明您“奧特” 了。
咱空降,還得帶個外掛
北京人再閉塞,總知道香山,從去香山公園的石條路上右拐,過香山老年公寓到停車場,開始爬山,經過幾個小時的行程到八大處,再從公園下山,這個過程叫老驢遛腿新驢上路,整個過程就叫香八拉。
綠野是十二分著名的戶外活動網站,香八拉活動的集合地點就是“著名的香山郵局”。當然其他戶外網站香八拉也是在郵局集合。想走這條線的,就在網上報名。由于綠野的一些活動都有“紅牛”的贊助,所以參加者可以得到一罐“紅牛”。如果由于種種原因沒報名,但還是想爬,怎么辦呢?那就可以“空降”,記住你想跟著誰的隊伍走。比如說組織者名叫“一路他鄉”,8∶30集合,你就這個鐘點去,到那一問誰是“他鄉”,一個穿著軍膠、腰里掛著老軍用水壺、不笑不說話的男人就會答應。
空降去的有個不足,就是沒“紅牛”。如果有人臨時沒來,就可以給你了。你自己空降不算,還帶個人去,這個人就是你的外掛。喝“紅牛”的代價是大家照合影的時候,得有一張是舉著“牛”的,發在網上,人家不能白贊助呀。我家里前一陣子就有近10聽“紅牛”。那天去親戚家串門,一股腦兒全給他送去了。
在香山郵局您看到的驢,各式各樣,有的一看就是湊合型,也就是常人打扮。這種人基本都是上了一些年紀的,一看就是勤儉持家的模范。這些人的裝備標準是夠用為好。當然還有裝備特別顯眼的,都是戶外名牌,這樣的人,以年輕的和女士居多,人們管他們叫裝香蕉,山爬得如何另說。當然,湊合型的往后也得置辦東西,我就如此,就像吃飯得用筷子。鄙人爬山一年多,省著省著,已經花出去兩千多塊錢。我有一女同事,爬山愛好者,至少花了一萬多塊錢置裝備。難怪現在戶外店跟保健用品店一樣多。
還告訴您一個秘密,爬山的人差不多都特熱情,您問一句,他能答您十句,剛加入這個隊伍的人都有同感:一爬山自己就變成了活雷鋒,而且話又多。話多話密那叫釋放,爬山本身就是人自我解壓的好方式。
好漢坡懶漢坡,選一個
爬香八最難爬的地方,就是好漢坡。山溝中間,直上直下,泄洪的地方,能從那地方爬上來的人,才叫好漢呢。網上發帖走香八拉,路線是注明的,一定要有好漢坡,為什么?就因為難爬,旁邊有鋪著水泥的防火道,也可以走,可正經爬山的驢,沒有走防火道的。要的就是難爬,爬不了十來米,保證你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男士把上衣解開,為了喘氣更暢快。女士好歹找個能站腳的地方,半天緩口氣,說句“我的媽”。
不管是哪支隊伍,都已經迅速分裂,爬得快的早把慢的甩出老遠。那些爬得快的,比前一撥晚半個小時上山,但在中途就能追上。讓人不由得贊嘆一聲:強驢!強驢!好漢坡上人太多了,一點不比菜市場人少。爬不動沒關系,領隊還說呢:“不用急,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他們爬得快,上去也得等著。”在這里,沒什么認識不認識,都能伸手拉一把,都能開兩句玩笑。爬得慢也有慢的好處,聽那些強驢聊天,還有幾頭強驢用手臺跟城里的朋友聊。
一聽他們這些人說話,就知道是經常在一起玩的,他們有自己相對固定的圈子,組織爬山體育活動,甚至吃飯。有自己的QQ群。大家在一起的原則就一條:快樂。
好漢坡旁邊有條小路,盡管碎石不少,十分硌腳,但要比好漢坡好走得多。跟好漢坡對應,這條路叫懶漢坡,也叫酸腿路——走到你腳軟腿酸。我第一次走香八拉的時候,隊伍里有幾個對自己沒信心的,領隊派人帶著他們走了懶漢坡。我們從好漢坡上來,歇了40分鐘等那幾個“懶漢”。可是領隊帶著他們走錯了路,只能折過頭來再走好漢坡,哈哈,這也算是對懶漢的惡搞了。
半山腰來頓涮羊肉
閑言少說,奔八大處,于是出現在活動帖子上的另一個著名地點出現了:猴子爬。那是接近九十度直上直下的一塊大石頭。顧名思義,只有四條腿的猴子才能爬上去。“猴子爬”也是充分體現人類互助的地方,跟著隊伍走,只見領隊阿杜匆匆超過我們,在“猴子爬”上,阿杜兩只腳都只踩著一點兒石頭,把手伸給每一個人,拉一下扶一把,或者接過手里的包,等所有隊員走過這里,他才下來。大家都是素昧平生,下山后很可能不再見面,但都互相幫助著。
下一站是水庫。
水庫的一側有很好的水泥路,還有廣場,是本次活動預定的加油站,到這就可以大吃大喝了。本人慢慢開了眼界:在山上照樣可以吃得比較舒坦,甚至可以架鍋吃涮羊肉。到戶外店買上一套灶具,價格從一百多元開始。當然是越好的越貴,一個氣罐,有國產的有韓國的,有適合海拔2000米以上的。把灶頭架到罐上,一點火,兩分鐘水就開。往里投方便面,或者餛飩,煮熟了,很舒服。想吃得更好,比如涮羊肉,也沒問題,5個人吃,火力也供得上。香八拉是本人第一次支鍋開煮,煮的掛面。吃完后肚子里舒服,全身充滿力量。沖著老天爺伸個懶腰,舒服,聽得見骨頭節嘎吱吱響。
山,就有這么大的魅力
如果從打鷹洼往下走,就是東山。東山是門頭溝的地界。吃飽喝足,該回了,不能重走東山,那叫沒意思。
從小賣部旁邊的橋上過溝,就上了路,比來時遠多了,繞一個大大的圈,至少多出一個小時的路。最大的問題不是遠,而是路上多荊棘。山路本就窄,基本上只容得一個人過,路兩旁長滿了灌木,橫七豎八,在一人高的地方糾纏在一起,分不清誰是誰,無比茂盛。而把驢們害慘的則是,灌木跟臉一邊高,帽子總被枝杈摘下去,但你不敢不戴,樹杈子能把人的頭皮戳破。
小小五的風景確實好,目睹山下村莊的錯落有致,青山疊翠,興奮得無以言表。當你遠眺老望京塔的時候,那是什么樣的興奮呀,特別是午后三四點鐘,藍天清澈,幾朵白云在塔尖之上飄……
不少沒爬過山的人問:“破山有什么好爬的?”告訴你一件真事兒: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第一次爬山,有個特別帥的驢友告訴她:穿著涼鞋都能走。她真信,穿著涼鞋上了山,多少人勸也沒用,結果爬到一半不僅鞋壞了,一個大腳趾的指甲蓋也掀翻了。她坐在山上哭,沒辦法坐在山上給外甥打電話,外甥奉命緊急前來搶救。也是好玩,外甥媳婦的娘家就在這山的附近,她到了這個娘家,收拾整理一番,包扎傷口吃飯休息。半年之后,趾甲才恢復。按說應該遠離爬山,恰恰相反,她現在一有時間就往山上跑。
山,就有這么大的魅力。
編輯/馮 嵐 icarus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