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于2009年11月28日晚揭曉,李冰冰因在年度大片《風聲》中的精彩演技榮獲最佳女主角。從連續4次金雞百花獎提名到2008年的獲獎,從不斷的落選到今天的金馬影后,李冰冰在失敗與成功中經過多少努力,歷經多少磨難,又取得了怎樣的收獲?今天讓我們走近李冰冰,感受她每一步的成長。
艱苦從藝路
李冰冰的從藝經歷,要追溯到10多年前,她到東北一個小縣城的師范學校學習后,身上的藝術細胞開始蹦跳。她的鋼琴課、舞蹈課常得5分,還常受到老師表揚。好成績加上老師的鼓勵給了她信心。師范畢業回家鄉當了一名老師,她的目光卻總是越過低矮的教室,瞅著更藍更遠的地方。雖然目標高遠,不過李冰冰仍舊把老師當得有模有樣:“我給孩子們排練舞蹈,在市里的比賽中得了第一名,我自己還獲得了‘優秀教師’稱號。”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演員勸李冰冰去考“上戲”(上海戲劇學院),“啥是上戲呀?我可不會唱戲!”李冰冰一頭霧水。弄明白什么是“上戲”后,她就跑到上海參加考試,此時距離高考只有40天。于是李冰冰只好找來專業書籍自學。為防止默背睡過去,她就背出聲來,甚至連上廁所都在背。嗓子背冒煙了,就吃“草珊瑚含片”,40天里吃掉20幾盒。李冰冰說,那段時間,她把一輩子的功都用上了。結果李冰冰的高考成績超過錄取分數線30分,這對于連高中都沒有上過的她來說真是個奇跡。
女版“許三多”
在演藝圈,朋友們戲稱李冰冰為“勞模”。一年拍120集電視劇,連續40多個小時不睡覺;該穿羽絨服的季節,跳下河生捱7個小時,心臟從此落下病根;沒日沒夜的拍戲,讓她累出了氣胸,手術完第二天她不顧醫生的反對執意要拔管子開工。平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餐經常用漢堡解決,甚少緋聞,幾乎沒有負面報道,周圍的人說她勤奮、用功,她形容自己卻常用“笨、傻、實在、執著”這樣的詞。她說她不后悔走過的每一步路,“少了哪部戲我都不會走到今天”。粉絲們的評語則是:堅強、努力、不放棄。
10多年的演藝生涯,帶給李冰冰的不只是榮譽,還有滿身的傷。她最怕兩件事:一是坐長途汽車,二是乘飛機。只要坐著的時間稍長一點,腰椎、頸椎的毛病就會發作,“頸椎疼起來后,一頂帽子都會成為負擔”。所以,現在走到哪兒都帶著兩個靠墊。
即便如此,出演好萊塢動作片《功夫之王》時,李冰冰依然要求不用替身。有場和一個美國男孩的對手戲,“他吊著威亞一腳橫踢過來,正踢在我的嘴巴上,疼得我眼淚馬上就掉出來了,嘴當時就腫了。美國男孩嚇得不停地說sorry,可是第二腳的時候他又踢到我的臉,嚇得又說sorry,我已經疼得說不出話了,接下來只聽到小男孩不停地說sorry,也不知道說了多少遍sorry, 這個鏡頭拍完,我的臉已經腫到沒知覺了。”
這部戲為李冰冰贏得了尊重。成龍說:“李冰冰很努力,表現出色,這是年輕一代應該學習的地方。”
意外又當然的影后
在這次獲封金馬獎影后之前,李冰冰在影壇雖然占有一席之地,卻定位模糊。她不如章子怡的國際知名度,不像范冰冰的嬌媚美艷,也不似周迅頻頻獲獎,但是卻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沒有半刻停歇。在《風聲》這樣一個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的故事里,她飾演的李寧玉優雅、沉靜、聰穎、清高,與其他四個被囚的角色相比,她的性格充滿善良的底色,讓人動容。
10多年來,李冰冰在一部部用心演繹的作品中磨煉出自己獨特的表演方式。她的成功沒有大牌班底的提攜,沒有攀龍附鳳的緋聞,從跑龍套做起,一步一步最終登上影后的地位。“這股力量來自于生活,來自于長期的積累,每一部戲都給我不一樣的感受,我也在每一部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