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活潑可愛的陽光女孩,愛好廣泛,最喜歡讀書、寫作。我認為是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
茫茫書海中,我喜歡《撒哈拉的故事》,因為三毛清新雋永的文字像絲帶一樣拴緊了我的心,使我天真的思想開始成熟,開始懂得感悟生活,也傾向于寫生活中瑣碎而有趣的小事。
與三毛相似,我愛好旅游,游歷過很多名山勝水。我的愿望是去撒哈拉沙漠領略三毛所描繪的美景。
站在舞臺上,我深深地向評委、觀眾鞠躬,緊緊抿著嘴唇,但心里卻在微笑。面對一片掌聲和歡笑,我告訴自己:我成功了!在淚水模糊視線的那一刻,我想到了窗。那扇窗,那只小蟲……
鋼琴——我五歲時選擇的樂器就在一扇窗的旁邊。那窗很大,是透明的,我習慣性地把它叫做“希望之窗”,因為窗里彈琴的我一直希望走出窗子,去尋找我的音樂人生。
就在上個月,鋼琴老師給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我將代表琴校參加市里的比賽。我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賽,我終于可以在大家面前演奏;但如果彈得不好,那豈不是……老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她笑著鼓勵我:“你的琴技不錯,參加比賽一定會更好的。”說著,給了我一首肖邦的《練習曲》,讓我練習。
于是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努力,努力讓自己沉浸在那首曲子中。久而久之,我幾乎對那首曲子產生了抗拒,因為它那無休止的升降、特快的節奏、眼花繚亂的音符讓我頭疼。那一陣,老師開始對我失望,母親也有些憂愁地看著鋼琴,就連我也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呆呆地坐在琴凳上,愣愣地看著琴譜,我的頭腦一陣暈眩。不由自主地,我轉向了窗。窗子似乎有些暗了,玻璃上也有些許灰塵,但越過窗,我看到了外邊無比美好的世界:陽光灑遍各處,鮮花在綻放,鳥兒在歌唱。我的心劇烈地顫抖起來,我是多么渴望窗外的世界啊!我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兒,不肯移開。突然,我看見了一只小蟲,它正在攀窗欄,試圖越過那一道道障礙,到外面的世界中去。但它太小了,顯然有些力不從心。它一次次從窗邊上掉下來,又一次次搖搖晃晃地爬起,繼續向上攀。有時是剛爬起來,卻又倒了下去。我笑了起來,笑它的笨拙,笑它的不自量力。這一次,它快要接近頂的時候,又重重地摔了下去。我以為,它肯定絕望了,一定不會再爬了。但我錯了。它艱難地立起來,用很慢的速度向上爬,向外面美好的世界一步一步挪去。
我突然就止住了笑,愣愣地目送小蟲爬出了窗欄,從玻璃縫中擠了出去,自由地展開翅膀,飛向遠方。我知道,陽光一定會溫暖它。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了窗外的世界是可以用堅持、用汗水換取的。我輕輕地扭過頭,將目光重新落到琴譜上。這時,我感到全身都充滿了力量,琴譜上蝌蚪般的音符又一次在我手指尖流淌。我不再害怕多而繁的升降,不再抱怨手的勞累,不再厭煩一遍又一遍重復彈奏的段落,因為,小蟲在支持我,窗外在向我招手,我何必畏懼窗里的枯燥與昏暗?我堅信,我會飛翔!
站在舞臺上,站在窗外的世界里,幸福感油然而生。陽光溫暖著我,我知道,我找到了夢想!
(指導教師:鄭利群)
寫作感言
我是這樣寫《窗里窗外》的
選題目時,我斟酌了一會兒,因為想到競賽作文要出新,出彩,于是選擇了《窗里窗外》。家中靠鋼琴的那扇窗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每當彈琴彈累了,我便會眺望窗外的景色,然后繼續練習。文章中,我換了一個角度去思考那扇窗的深層含義,又將挫折與夢想結合,最后將線索、象征事物、事件串聯在了一起。
同學眼中
朱佩云是一個成績優秀、愛好廣泛的女孩。她擅長寫作,能用輕靈的文字描繪生活,表達豐富的內心世界。她不僅在學習方面有優勢,藝術上也能“露兩手”:會彈鋼琴,書法也很棒。她活潑開朗,樂于助人,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