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反賭風暴已刑拘中國足協原副主席南勇、楊一民,“三位一體”的體制之弊何時是盡頭卻仍未清晰
《財經》記者 饒智 張鷺 陳曉舒
由新加坡警方一紙通緝令引爆的中國足壇打假反賭風暴,正漸入高潮。
1月15日,原定于當天召開的全國足球代表大會臨時取消。當日,中國足協原副主席南勇、楊一民自國家體育總局被遼寧警方帶走,隨后押至沈陽“825”專案組駐地。同日被帶走的還有中國足協女子部主任(曾任足協裁判委員會主任)張健強。六天后,公安部通過新華社向外界證實了三人被傳訊一事,目的是“為查清利用商業賄賂非法操縱國內足球聯賽和賭球的幾起重點案件事實”。
1月27日,公安部稱足球打假反賭行動再次獲得重大突破,南勇等三人轉為刑事拘留。由此回溯一個半月,戲劇性的是,在2009年12月4日舉行的中超頒獎晚會上,南勇曾向公安部頒獎,感謝后者在足壇打假反賭工作上的突出貢獻。
此輪打假反賭風暴,源于新加坡警方對涉嫌組織球隊在新加坡聯賽打假球的王鑫的調查。根據新加坡法院的司法材料,遼寧廣原隊領隊王鑫涉嫌在2007年3月到11月間,收買趙志鵬、李雪柏等多名中國籍球員,要他們在和五支球隊進行的六場比賽中,故意輸給對方兩個或三個球。
王鑫棄保逃回國內后,新加坡即要求中國警方協助破案。2009年4月,王鑫在沈陽落網,審理過程中發現他同時牽涉國內聯賽假球案。
2009年8月25日,公安部治安局就此牽頭成立專案組,“825”專案組即由此得名。以王鑫為突破口,專案組牽扯出國內聯賽數支球隊的投資人、經理、球員、掮客等,風暴最后波及中國足協現役官員,并漸現出一個“足協官員—俱樂部投資人和經理—裁判—教練—球員”沆瀣一氣的腐敗聯盟。
對于打假反賭,中國足協的內部紀律與公安部門的行政權力存在交叉,多年來造成事實上誰也未曾插手的監管真空。而此次公安部門的強勢介入,或有望鏟除這一困擾中國足球多年的毒瘤。
“825”風暴
1月27日凌晨,突降的中雪一掃冬日暖陽,將沈陽拖回嚴寒之中。
位于北郊沈北新區道義南大街1號的武警遼寧邊防總隊沈陽培訓中心(又稱祥宇賓館),毗鄰沈陽師范大學,背后是一座武警邊防營房,此刻盡被白雪和靜謐籠罩。院內停泊著20多輛武警、公安牌照轎車。
這是“825”專案組駐地。從北京押至沈陽的中國足協原副主席南勇、楊一民,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主任張健強,即在此接受問訊。據《財經》記者了解,三人后因刑拘被移送他處,專案組亦在26日之后移師。
知情人士透露,公安部這次反賭源于兩年前——2008年2月,新加坡,中國球員趙志鵬被判刑七個月,后減刑為五個月,理由是“他被王鑫控制,沒有選擇”,法官曾表示“王鑫牢牢掌控球員的命運”。當年4月22日,李雪柏、董雷、李錚、彭志毅和佟迪五人被判刑五個月,罰款1630美元到4600美元不等,另一名球員王林則被判刑四個月,并處3000美元罰金。
44歲的大連人王鑫曾在沈陽有過一段足球生涯,因傷病退役后,自拉贊助找到遼足俱樂部預備隊,組建遼寧廣原隊參加新加坡足球聯賽。后來他因操縱球員打假球被新加坡警方逮捕,交錢保釋后逃回國內。2008年1月16日,王鑫未能按原計劃出庭,法庭遂通過新加坡警方向國際刑警組織發出了編號為“2008/7523 WANG XIN”的紅色通緝令。知情人士透露,彼時正值2008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期間,此事在中國被警方暫緩。
奧運會結束后,王鑫案偵查重新啟動。公安部治安局有關負責人稱,2009年4月,公安部根據新加坡方面請求,部署遼寧警方協助調查,后在沈陽將王鑫抓獲。
隨著調查的深入,王鑫不僅供出了操縱球員在新加坡聯賽打假球,也交代了其在國內聯賽時參與打假球的事實。接連被查者包括俱樂部經理人王珀、廣州市足協原副主席楊旭、教練丁哲、中間人尤可為等,進而牽出范廣鳴、南勇、楊一民、張健強等足協官員。
《財經》記者獲知,針對受查者增加、級別增高的情況,廣東警方、體育總局對是否繼續由遼寧警方偵辦此案提出了異議,被公安部領導否決,最后由公安部治安局牽頭成立“825”專案組,并指定遼寧警方繼續管轄此案,其中遼寧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崔偉志是專案組負責人之一。
俱樂部生意
因王鑫案被查的多家俱樂部負責人如王珀等,成為這一腐敗聯盟的重要節點。
沈陽人王珀,生于1955年,刑警出身,后下海經商,歷任陜西國力、西藏惠康、大連長波、哈爾濱哈啤、山西陸虎等俱樂部總經理,因涉嫌賭球引起球迷公憤,被公認為2009年中國足壇掃賭行動的重要突破口。
2006年8月19日中甲第17輪,廣州醫藥隊(下稱廣藥)主場對陣山西陸虎。廣藥希望取勝實現“沖超”,作為山西陸虎俱樂部正副總經理的王珀、王鑫,通過時任球隊助理教練的丁哲、中間人尤可為、鐘國健等與廣藥聯系。
廣州市足協原副主席楊旭當時被委派到廣藥俱樂部任副總經理。楊旭回憶:“當時是廣東雄鷹足球俱樂部負責人示意我,山西隊問買不買這場球。我請示了俱樂部領導同意后,在賽后給了對方20萬元。”
這場俱樂部之間的“生意”基于聯賽形勢,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被棄之如敝履,成為一筆雙方心領神會的交易。在確認廣藥買下這場球后,山西陸虎輸球便成定局。
據警方介紹,山西陸虎這場做的是大球盤,大球盤意為總進球數在3個以上,王珀和王鑫因此與球員商量要踢出大比分,最后以1∶5輸掉了這場球。
王鑫和王珀的胃口不僅限于這20萬元,兩人并不關心比賽現場,而是遠赴東莞,試圖通過賭球再謀暴利。當時最大的賭球網——皇冠網沒有開設這場比賽,他們便找了一個較小的賭球網,最后贏了十幾萬元。
王鑫到案后供述:“一場球20萬元就賣掉了有點少,但球隊當時狀況不好,總是欠工資,球員情緒也不太好,而且客場勝算比較低。”
上述弊案的中間人尤可為,又牽出另一起假球案,操作模式與上案相類。尤可為時任成都謝菲聯隊副總經理,據其交待,為實現在2007年中甲聯賽中的“沖超”目標,謝菲聯領隊在比賽前與青島海利豐前領隊劉宏偉進行了接觸,商量買球的可能性。
隨后,尤可為、劉宏偉與雙方俱樂部董事長敲定此事。尤可為除了給出30萬元,還開出了一張20萬元的收據,內容是青島海利豐來成都基地冬訓一個月的費用。
此役成都謝菲聯2∶0戰勝對手,積分領先排名第三的江蘇舜天5分,“沖超”在即。
2009年11月14日,尤可為涉案被警方帶走。隨后青島海利豐前主教練左文清、總經理王守業被警方帶往沈陽協助調查。
據《半島晨報》1月22日報道,海利豐老板杜允琪亦已被警方控制。
關系網
據警方透露,2006年的比賽,廣藥與浙江綠城兩隊都有希望“沖超”,誰獲勝將占據有利形勢。
為拿下比賽,廣藥萌生讓對手放水的想法。時任廣藥俱樂部副總經理楊旭通過電話找到了好友、時任足協聯賽部官員范廣鳴,后者表示愿意幫忙聯系。
警方表明,在接到楊旭電話后,范廣鳴便與時任青島中能U19隊主教練冷波聯系,冷波通過前山東魯能隊長邢銳找到浙江綠城原主力隊員沈劉曦。
沈劉曦與邢銳達成80萬元的協議,邢銳向冷波要價100萬元,范廣鳴則向楊旭要價150萬元,最終達成協議。
這五人編織出一張關系網,通過電話溝通達成了打假球的協議。
比賽前,冷波、邢銳、范廣鳴相約先后來到廣州,150萬元現金已經備好。比賽中,司職前腰的隊長沈劉曦在一名隊友的協助下,故意組織進攻不力,結果廣藥以3∶2如愿戰勝綠城。事后,范廣鳴與冷波各分得25萬元,邢銳分得33萬元,沈劉曦與那名隊友平分剩下的67萬元。
上述三場假球中,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中甲第17輪廣藥對山西陸虎,與兩輪后的廣藥對浙江綠城,其操作手法并不一致。前者系兩家俱樂部之間相互勾兌,而在后者中,廣藥越過綠城俱樂部直接收買對方球員。
在中國足球聯賽的架構中,中甲為中超的下級聯賽。根據規則,每個賽季有26輪比賽,到賽季末,各支中甲球隊以積分排名,前兩位將升入中超。
由于升入中超聯賽能對球隊品牌、贊助商知名度、球隊所在城市的球市乃至城市形象產生顯著提升,球隊背后往往有政府推手,各支想“沖超”的球隊都會不遺余力爭取升級。
山西陸虎在中甲實力較弱,對陣當時積分排名中甲第三的廣藥前排名第九。這場比賽對其無關痛癢。由于王珀、王鑫采取操縱球隊勝負,然后在外圍賭球獲利的“經營模式”,故此與急于“沖超”的廣藥達成交易自在情理之中。
而兩輪后,廣藥遭遇浙江綠城時排名第三,距離后者不過1分之差。為“沖超”投入巨資的綠城是廣藥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而綠城老板宋衛平在國內足壇以“反黑斗士”形象聞名。在此情況下,廣藥為確保勝利,唯有繞開綠城俱樂部直接運作球員。
縱觀上述假球案中的關系網,俱樂部、足協官員、教練、隊長和隊員一網打盡,從牽涉人數到波及范圍,積弊叢生,利益沖動無孔不入。假、賭之風盛行如是,昭示著中國足球聯賽其時已病入膏肓。而今南勇、楊一民案發,不過是積重難返之癥的最新注腳。
賭球賣球產業
資深足球記者李承鵬對《財經》記者回憶,早在1998年世界杯期間,球迷下注賭球的現象即已蔚然。彼時雖也有假球黑哨、地下莊家,但并未聽聞球員、俱樂部借操縱比賽來賭球獲利,這被他稱為中國足球的“堂口時代”。
2003年,澳門博彩公司對甲A聯賽開盤后,境外合法、非法的賭博集團開始向中國滲透,加之國內本已存在的地下莊家,共同形成中國足球的“盤口時代”。
“盤口時代”大莊家有巨額資本與強大而隱秘的社會資源。從此次披露的三起案件的案情來看,其中兩家球隊老板有“借殼上市”的嫌疑。所謂“借殼上市”,多用于低級別聯賽,其原理是依靠打假球,迅速沖上中甲、中超,再把球隊的資格賣出去。一個中超的“殼”能賣到3000萬元左右,而一個中甲的“殼”不過1000萬元。
山西陸虎在王珀和王鑫的操縱下,淪為了一支以賭球為生的球隊。在一次內部會議上,王珀公然宣稱,“球員不許賭球,要賭,也要由俱樂部來操作”。
在王鑫落網后不久,沈陽全城嚴打賭球,多處酒吧閉門停業,其中遼寧隊隊員呂東因涉嫌網絡賭球成為遼寧省首位被抓的賭球疑犯,隨后又有15人被遼寧警方刑拘。呂東的酒吧專門為球員、教練而開,王鑫等人均是常客。在南勇、楊一民等被遼寧警方控制前,呂東賭球案于2009年12月17日在遼寧省營口大石橋市法院宣判,呂東以開設賭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150萬元。呂東未上訴。
而被曝涉嫌與上級莊家聯合“做球”的青島海利豐投資人杜允琪亦諳熟此道。據《京華時報》報道,杜允琪靠倒騰汽車起家,收斂后又做證券,之后投資房地產。他投資海利豐俱樂部,目的是向政府要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皮。
青島海利豐最初為乙級隊,在中超聯賽以前每年投入將近200萬元,沖甲B好幾年沒成功,之后通過購買廣東宏遠的“殼”變身成甲B球隊,2004年中超體制建立,自動變為中甲球隊。
在中甲,海利豐幾乎沒有任何贊助,球員年薪很低,還常被拖欠。為了節省開支,球隊坐火車出去打客場。即便如此,一年200萬元也難以維持。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人開始另類經營。
“從乙級時就在小規模買球賣球,支撐俱樂部的花銷,近兩年把賣球和賭球當成一個產業來做,提高運動成績,根本就不在俱樂部的考慮范圍內。”對該隊有所了解的資深足球經紀人譚劍分析。
“三位一體”
在上述假球案曝光之時,作為監管者的中國足協再次成為千夫所指。
“足協不是執法機關,沒有像公安機關一樣的行政權力。”中國足協聯賽部前主任郎效農說。郎透露,足協曾與公安部門交流過這些事情,但“公安認為你必須有一定的東西,能夠立案,以后才能偵查,不能立案的沒法偵查”。
足協的權力邊界及其長期以來的不作為,已招致非議。
上一輪足球打假反賭風暴,以2001年“中國第一黑哨案”龔建平案為標志。龔因收受37萬元賄賂領刑十年,后在保外就醫期間因病去世,成為國內首名亦是惟一一名被判刑的受賄裁判。彼時足協實施“退贓自首,既往不咎”的政策,媒體披露眾多裁判向足協上繳錢款達千萬元。時任足協掌門閻世鐸、南勇拒絕公布退贓裁判的名單。
“家法”替代國法,此舉引發嘩然一片。其時未有公安介入,此事不了了之。
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與中國足協目前是“一班人馬兩塊牌子”,足管中心受到總局的領導,中國足協原系原國家體委直屬事業單位,后變為在民政部注冊的民間組織,并行的“雙軌機制”一直廣受詬病。2004年,在此基礎上誕生的中超聯賽股份公司(下稱中超公司),從一出生便被認定為“怪胎”:中國足協控股36%,一家獨大,14家俱樂部雖擁有64%的股份,但話語權明顯受制于“監管者”中國足協。
中超公司、中國足協和足管中心“三位一體”,其中南勇集足管中心主任兼黨委書記、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兼裁判委員會主席、中超公司董事長于一身,行政、經營、監管一肩挑,實際上“掌控”著整個職業足球聯賽。
《財經》記者獲知,南勇于2009年2月即已納入警方調查視線,其所涉巨額資產來源不明、跨境洗錢之事已涉嫌經濟犯罪。至于是否參與假球與賭球,仍待警方通報案情。
1962年出生的南勇曾是吉林延邊的短道速滑運動員,1982年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國家體委人事司干部處,1997年9月調任足管中心副主任兼足協副主席,年僅35歲。他是體育總局指定要培養的“跨世紀人才”,在國家隊時被認為是鐵腕管理者。
在足協13年,南勇輔佐過王俊生、閻世鐸、謝亞龍三任足管中心主任,分管過國家隊、國奧隊、女足、青少年足球、中超等,幾乎涉獵所有部門,人脈通達。熟悉并浸染于這一體制的南勇,最后又在任上落馬。
1月22日上午,原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韋迪臨危受命,成為新任足管中心主任、足協專職副主席,南勇、楊一民所有職務同時被免。
知情人士透露,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崔大林原擬在2009年12月21日召開的足代會上,成為中國足協歷史上第十任主席。這將一改往日中國足協主席由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兼任的歷史,成為“專職足協主席”。
足代會并沒能順利召開,這一切被足壇打黑風暴打亂。
新華社體育部高級記者楊明提到,南勇確實是一條大魚,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什么樣的水,養出什么樣的魚,養著南勇這條大魚的水是不是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