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向來被喻為人間仙境。
尤其是南瑞士的Valais地區(qū),沒有像蘇黎世的繁榮,到處小村莊大自然,反而來得更脫俗,這次隨行的攝影師也說:“真的怎么拍都漂亮,三百六十度都好像畫一樣!”
不過大家不要輕信,事實上要拍出張張沙龍也需要一定技巧,不然若顏料調(diào)錯色,畫筆“走火”,風景如畫都是徒然。所以本期便以南瑞士為示范例子重開攝影教室,整整十多版內(nèi)容將專業(yè)攝者心得傾囊相授,保證好用!
攝影師Profile:Brett Tam
專業(yè)攝影師,閑時一副嬉皮笑臉“找抽”模樣,工作卻會變臉忽然認真,因此又有“嬉皮攝影之鬼”的稱號,攝影細致講求完美,每遇到美景就會不能自拔由早拍到晚。
相機:Nikon D300
夜拍山村 嘉年華
首站我們來到瑞士最南端Binntal 山谷內(nèi)的Binn村莊,隔著群山, 還有10公里就是意大利邊境,被山巒環(huán)繞下村民原本都過著仿如隔世的生活,這晚他們特別為來訪傳媒擺下多達百多人的晚宴,連夜笙歌,要拍一張熱鬧的盛大場面,除高角度及使用腳架校慢快門,制造人影舞動的效果,還要利用相機控制現(xiàn)場色調(diào),“村莊現(xiàn)場很多舊式的鎢絲燈, 這類燈的光比較昏黃,令相片偏黃過頭,因此我將相機的色溫調(diào)冷至約2,500k(日光的色溫約5,500k;k 數(shù)愈高,色就愈紅;反之k 數(shù)愈低,色就愈藍),強化畫面的藍色。”另外,若手上機子沒有調(diào)色功能,可自設相機白平衡模式至‘鎢絲燈’選項(通常是燈泡圖案那項)亦可。這招夜攝技巧除了晚宴合用,在很多與我們同步過冬的節(jié)慶都用得著,見慣大場面的攝影師也說:“這拍法在年尾這時節(jié)最合用,遇上圣誕夜景、影歐洲的Christmas Market 或日本的雪祭都時常夜攝,如果靠閃光燈,人的動作便會生硬,和自然光差得遠!”
瑞士最新烏托邦
講起B(yǎng)inn Village,采訪時就連瑞士旅游局的人都是第一次來,隱世程度可見一斑,它原本是一個采礦市鎮(zhèn),風光一時,不過現(xiàn)時村民已走得七七八八,原居民有多少?答案一只手剛剛好,只有五戶。長期被遺忘,使環(huán)境多年來幾乎一樣,到處是栽滿鮮花的小木屋,還有石橋教堂,旅游局看中這點最近便力推當?shù)芈糜危瑪z友不愁可由早拍到晚外,還可參加當?shù)匦麻_發(fā)的單車及懷舊采礦的Local Tour。
Binntal Tourism
網(wǎng)址: www.binn.ch
地點:Binn Village中心廣場晚宴
時間:7:30pm
心得:拍夜景必須使用腳架,因為現(xiàn)場人影舞動的效果也要靠慢快門才能做到,而調(diào)高ISO拍攝夜景的話會造成雜訊過多的問題,如這張相攝影師足足曝了20秒光,ISO卻只是200。
info
焦距:12mm
光圈:f5.6s
快門:20s
ISO:200
村莊夜景之奧妙
極速天黑:Valais區(qū)的村莊大多像Binn,兩面甚至三面都被高山環(huán)抱,因此日出日落被高山所阻,天黑也來得特別快,圖中下午5時多還是陽光普照,個多小時后天已經(jīng)全黑了。
切勿測錯光:拍夜景另一注意地方就是測光位,切勿對錯在強光位置, 否則就會如上圖只見彩燈,其余地方伸手不見五指。
隆河之源 一年一變
相片的威力就是可將即將消失的東西定格,像這位于南瑞士著名隆河(Rhone River)源頭的冰川,足足長5.2公里,既是阿爾卑斯山脈最大的冰川之一,由此融化的河水橫越瑞士法國直出地中海,導游說大家家里的紅酒可能都系來自這里!雖然它最近也敵不過全球暖化正迅速融化,但仍壯觀得像無邊無際,正構思如何拍攝,白茫茫一片竟出現(xiàn)一位穿紅色搶眼大衣的路人甲(他是檢查冰川的環(huán)境專家!),正好是白畫紙上的點綴!以為這張wide shot 是廣角鏡拍攝?“人只有一丁點小,就要突出人與景之間的距離,長焦距鏡頭比廣角鏡更能突出層次,于是我寧棄與冰川更近的距離,行到與人距約百米的高位使用90mm鏡頭拍攝。”除此之外,wide shot 的關鍵就是如何在放置主體,要如圖中利用冰川的旋渦形紋理,令畫面更生動,于是攝影師選擇遷就冰川漩渦,雖然構圖上稍稍偏離了黃金比例(但切忌偏離太多), 但畫面上方的巨型曲線線條,卻大大加強了動感,令看照片的人好像要被吸進去似的!
游瀕危冰川 刻不容緩
Rhone Glacier之珍貴,除了在于潤澤多個法國酒莊農(nóng)田,還因它正迅速融化的瀕危狀況,專家說不到2100年九成冰川就會全數(shù)流入大海,馬爾代夫拜他所賜不少。因此到最近冰川的Furka Pass留影真是刻不容緩,沿碎石路而下最近距離欣賞的話幾乎180度底下都是巨型冰壁,還可到冰川底的冰洞,在360度都是李斯德林般藍的洞中游覽,還可以嘗在冰洞內(nèi)發(fā)酵的甜酒。
地點:Rhone Glacier
時間:12:30pm
心得: 拍攝冰川當日正下著雨,在
光線不足、天色灰暗下,如冰川這類一片灰白的畫面,光線制造出來的陰影層次尤其重要,因此可將曝光補償調(diào)至“+1 ”或“+2 ”,同時在色溫方面,也可調(diào)低至3,000K左右, 以便營造藍tone,否則就會像小圖一樣,以日光色溫(約5,500K)拍出來就得一片灰!。
info
焦距:90mm 光圈:f7.1
快門:1/125s ISO:100
村莊變美三寶
瑞士村莊都是人間仙境,不過當你每天都面對相類的教堂、小木屋、大自然,技巧不足,手上的鏡頭一樣會啞火的,為了幫你尋找村莊更巧妙的B,甚至C、D 及E 角度美化環(huán)境,這里特別贈你三套“攝功”心法,隨時成為你出游拍攝時的show off 秘技!
法寶一:起在朝朝霧霧
拍攝地點:Valais地區(qū)Reckingen村莊
時間:6am
早上村莊的霧氣像會淡化影調(diào),如圖樹影的色調(diào)因霧的關系遞減,襯托著教堂便造出多層透視!不過拍攝霧氣避免用把背景層次壓縮的廣角鏡拍攝,另外再縮少光圈、加長曝光時間。不過霧氣到8am左右便會消失,層次便差得遠!
info
焦距:105mm
光圈:f11
快門:2.5s
ISO:100
法寶二:框中有框
拍攝地點:Evolene村莊
時間:3:30pm
拍大環(huán)境,如何令相片不致變成例牌明信片呢?可簡單的就地取材使用前景制造“相框”,如瑞士村莊花多草多,長長的蘆葦自然是好選擇, 把鏡頭貼近蘆葦,然后對焦教堂后景制造朦朧的“蘆葦框”,而必要時也可稍稍用左手拆屈令草圍繞畫面將“相框”稍稍加工。
info
焦距:48mm
光圈:f11
快門:1/13s
ISO:100
法寶三:Macro構圖
拍攝地點:Rhone Glacier山谷下的自然保護區(qū)
時間:10am
平時的影Macro我們大多注意盡量將主體有多大放多大,背景往往只余“松郁朦”的顏色,但是如多花工夫在背景,如上圖運用眼睛和焦點的青蛙做對比,或是有一點線條的構圖,便可令相片可表達的訊息更豐富。
info
光圈:f4.5
快門:1/80s
ISO:320
人人都可拍到
說了長篇的攝影技巧,其實講到影相最重要都系游歷時候的觀察及反應,否則雜草不可能變成相框、街邊的水洼也只是一潭死水。當中拍攝人像便最考瞬間的反應,從他們的表情、動作及正做的事情細看,所謂攝影,其實是對當?shù)厝松畹捏w驗與觀察。
圖1 光線斜斜的從上打落到小孩的臉上,加上紋理復雜的媽媽頭發(fā)作襯托,能突顯小孩臉蛋的輪廓。
拍攝點:Fiesch火車站?nfo ?光圈:f7.1?ISO:200
圖2 女孩的可愛瞇眼Kiss嘴表情,這類一瞬即逝的表情就算不是Movement都要用1/500s快門。
圖3 此圖攝于晚上嘉年華,攝影師說拍攝小孩應多用自然光.若用閃燈打到小孩臉上,會令他們失去和諧可愛的一面,所以刻意不加閃光燈,反而把小朋友邀請到城堡前拍照,借用灑落在建筑物上的黃色燈光作為現(xiàn)成Side Light,避免使用太強的燈光及背后打燈的生硬做法。
拍攝點:Leuk村莊的天主教城堡
nfo ?焦距:28mm?光圈:f3.5?快門:1/50s?ISO:640
圖4 也是背光拍攝,不過這次將測光放在人身上,太陽光從海面反射,令4人的身影都好像泛出金光。
info ?焦距:52mm?光圈:f11?ISO:100
圖5 要拍得這張“Rejoice ”頭發(fā)輕飄,除了要天時有風,地利有美女,“人和”的快門要在起碼1/200s以上。
拍攝點:The Grande nfo ?光圈:f7.1?快門:1/200s?ISO:100
圖6 把測光調(diào)在太陽位令人變成剪影,還將光圈收窄至f25令太陽光不至散開,保留云層的質感。
拍攝點:Luek村莊 info 焦距:48mm 光圈:f25 快門:1/500s?ISO:100
圖7 身后的形單只影與熱吻男女構圖有趣,由于是室內(nèi)兼偷拍,ISO要調(diào)至640才可及時拍下。
拍攝點:Zurich?快門:1/250s
圖8 推車嬰兒在一眾長腿的反襯下造成可愛構圖,需要坐低身水平拍攝才出現(xiàn)這種趣怪視點,另外因為環(huán)境紛雜,為免感覺黏在地上,嬰兒背景不能是淺藍色牛仔褲, 用長焦距鏡頭,也有效突出這位推車嬰兒。
拍攝點:Zurich nfo ?焦距:105mm?光圈:f6.3?ISO: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