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鑫華,字師忱,1956年生于北京。現為國家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體衛藝研究中心學校美育與藝術教育研究室主任。教育部所聘全國中小學生文藝作品展演活動專家評委。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央國家機關分會理論研究部主任,中國書法研究院副院長。
位于天安門廣場的社稷壇、太廟、正陽門的城墻上都嵌有漢白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牌。標志牌上的“社稷壇”、“ 太廟”、“正陽門”等主題文字遒勁有力、端莊厚實。這些字的書寫者就是著名書法家李鑫華。李鑫華的牌匾書作還包括圓明園遺址、北京孔廟、京師大學堂早期建筑、清華大學早期建筑、北京大學未名湖區、牛街禮拜寺、亞斯禮堂、崇禮住宅、紅螺寺、法海寺、定慧寺、承恩寺、銀山塔林、琉璃河遺址等40 多處。
迄今為止,能夠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牌上留下墨跡的人屈指可數,作為平民書法家,李鑫華是第一人。
走進李鑫華家的書房,純手工打造的一整面墻金絲楠木書柜和整套金絲楠木家具散發著淡雅的清香。廳墻上懸掛著自己的楷書六條屏,節錄嵇康的《養生論》。李鑫華語速勻慢,很有興致地聊著自己的經歷。30年前李鑫華就開始學書于自己的恩師——老一輩書法大家歸質忱先生(師祖陸和九先生為輔仁大學教授,是清代趙之謙書法、篆刻的傳人)。隨后又求學于北京師范學院,在那時他就開始對于漢字形體學有了關注,并繼續學習漢字書法藝,兼篆刻藝術。期間,曾受院學生會主席周立明的邀請,組建了北師大學生書法社。北師大學生書法社經常與教師書法愛好者共同舉辦的聯展,講座等活動,為后來的首師大書法研究所之類的機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在大學期間,李鑫華參加首屆全國大學生書法競賽獲得了二等獎,從此步入書壇。1985年李鑫華因在書法藝術方面取得的成就,與北京文化藝術界的王蒙、吳作人、李可染、劉開渠、靳尚誼等375位優秀文學藝術家一起,受到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專門表彰,被譽為“首都優秀文藝工作者”。
李鑫華先后在北京市教育局直屬的兩所師范學校執教,后調入現在供職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從事學校藝術教育研究。李鑫華為人十分低調,除1990年應北京市文物局之邀,為多處全國及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題寫標志外,他很少在公共場合留下墨跡,而是潛下心來搞藝術教育。自1995年至2006年,撰著出版的書法藝術教育類著作有:《楷書技法百日通》、《書法與欣賞》、《楷書基礎》、《行書基礎》與《篆隸草書與篆刻基礎》、《中國書法與文化》、《識漢字學書法》、“名家名碑書法解析叢書”之《柳體楷書解析》、《趙體楷書解析》等書。
2003年—2005年,主編并編寫了河南省地方義務教育課程《書法藝術》課本及教師用書18冊,均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并已在河南省實驗使用。
2005年—2006年,受教育部體衛藝司之邀,主編并編寫了教育部“體育與藝術2+1項目”藝術類的讀本——《漢字書法藝術》(楷書)教師用書和學生用書共4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9年,所著“名家名碑書法解析叢書”之《漢曹全碑解析》、《漢張遷碑解析》、《北魏刁遵墓志解析》、《北魏張猛龍碑解析》由中國書店出版;撰著的“臨析歷代碑帖叢書”之《漢石門頌》與《鄭文公碑》,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0年,撰著的 “臨析歷代碑帖叢書”之《褚遂良三藏圣教序記》與《柳公權神策軍碑》等書,由金盾出版社出版;所著 “實用楷書系列叢書”《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記》、《顏真卿多寶塔碑》、《柳公權玄秘塔碑》等書,由西泠印社出版發行。
面對這些成績李鑫華說,我是在實現當年在北師院時的夙愿——要為普及漢字書法盡我所能,要為學生編寫教材,為教師編寫用書,為社會上的廣大書法愛好者編寫讀本,讓人人都學得起書法!
(編輯:海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