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應該在平時注意經常性的自我心理分析和內省,始終保持性和愛的區分狀態。在遇到矛盾時,要在自己的內心讓性與愛進行秘密談判,認清利弊,再決定由哪一方出面處理,以免沖動行事,后悔莫及。這是現代性愛文明的一個秘訣。
一位已婚的中國女子在美國與一位畫家同居并懷了孕,丈夫滿懷喜悅趕赴美國與她相聚,了解真相以后,內心感到十分痛苦。然而,當他理解了妻子遠居異國他鄉的孤獨后,很快就原諒了她。出于內疚和感激,妻子保證不再見那個人。 可是,當聽到畫家孤獨地病倒在寒居時,她的內心壓抑不住情感的痛苦。做丈夫的一眼就看穿了愛妻的心情,內心十分矛盾。跟朋友喝酒解悶時,他吐露出心聲:“我非常愛她,過去,她喜歡什么,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幫她找來,因為我就是看不得她那受委屈的樣子……現在看她那么難過,我想勸她去看看那個男的……我這種人是不是很窩囊?”“不!”朋友沉默了好一會兒,以一種難以描繪的神態,嚴肅而又激動地說:“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也有一位丈夫,因懷疑妻子和他人關系曖昧,經常在妻子外出時偷偷跟蹤。被冤枉的妻子發現后十分生氣,朋友知道后勸說道:“正因為做丈夫的很愛你,在乎你,才會如此”。
對比上述兩個事例中的丈夫,我們不難看到,前者是無私的愛,后者是自私的愛,而愛情之中的雜質就是自私。如果是平等交往朋友和同事,這種自私是絕對不會產生的,何以一發生戀愛或結成夫妻,就會產生這種自私呢?這是因為在愛情發展的同時產生了性占有的欲望。占有是一種本能的自私心理,財產的占有是人類社會私有制形成的根源。夫權社會中,早期的婚姻制度就是從生育后代、提供性享樂的意義上,將女性當作性的私有財產來占有的??梢?,性是一種占有,愛則是一種奉獻,雖然它們在人性中不能截然分開,但又是完全相反的兩幅畫。過去,人們由于分不清這兩者的關系,常常將愛和性混為一談,自然無法判別愛情糾葛中的是與非、對與錯;但在現代社會,隨著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如果有誰仍將性的自私和愛的無私混為一談,便是一種對人性的愚昧和對現代文化的無知了。
隨著以愛情為基礎的現代婚姻的建立,戀愛婚姻中的兩性也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平等尊重和相互奉獻,因為愛情只有在這種氛圍中才能健康地生長和發育,戀愛婚姻才有可能獲得日益鞏固的基礎。如果占有的自私性成了支配兩性關系的主宰,那么,雙方在猜忌、束縛、妒忌、怨恨的情緒中,愛情勢必無法生長,戀愛和婚姻也就不可避免地會走向瓦解。當我們將性與愛的自私和無私的性質分離開來以后,它們在戀愛和婚姻中的關系就像小學生的數學題一樣簡單而清晰。
當然,頭腦中的清晰不等于行為上的自覺,許多人在實際生活中,無法準確地將性的自私和愛的無私區分開來。他們常常會在情不自禁的情況下讓性的自私代替愛情去作錯誤的處理,最后將事情弄成亂麻一團,訴諸法律,對簿公堂,結果大多在犧牲了愛情以后也沒有得到滿意的補償。
為避免這種悲哀,人們應該在平時注意經常性的自我心理分析和內省,始終保持性和愛的區分狀態。在遇到矛盾時,要在自己的內心讓性與愛進行秘密談判,認清利弊,再決定由哪一方出面處理,以免沖動行事,后悔莫及。這是現代性愛文明的一個秘訣。
(編輯: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