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布依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順地區。布依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能歌善舞,民風古樸。描述了各具特色的布依族舞蹈形式,梳理了布依族舞蹈的獨特風情。
關鍵詞:布依族;舞蹈;別樣紅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740(2010)01-0039-02
布依族是我國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之一,其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有魅力獨特的八音坐唱、布依山歌、浪哨、古歌、酒歌,有傳統舞蹈銅鼓舞、織布舞、獅子舞、糖包舞等。布依族的戲劇也久負盛名,而布依戲已于2005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依儀式性儺戲“啞面”被譽為“古代戲劇的活化石”。
布依族能歌善舞,民族風情古樸典雅,婚喪習俗特色鮮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布依族民間舞蹈都來自生活,主要以生產勞動和民族習俗為題材。反映生產勞動的有織布舞、舂碓舞、響篙舞、生產舞、豐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習俗的有花包舞、銅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龍舞、獅子舞、板凳舞、鐃鈸舞、轉場舞、回旋舞、紅燈舞、刺錘舞、儺舞等。下面略舉幾例:
“獅子舞”流傳于羅平縣九龍河、塊澤河、黃泥河沿岸的布依族地區。布依族獅子舞是一種具有故事情節,富于戲劇性,表演程式化,人物個性化的表演性舞蹈。一般在民族節日活動中表演,有時也在喪葬活動中同其他舞蹈穿插表演。 獅子舞共分舞獅子、殺獅子、救獅子、再舞獅子幾個舞段。表演者五人:舞獅子二人,“小猴子”A,“笑和尚”一人。笑和尚是獅子舞的主角,性格幽默詼諧,動態瀟灑自如,舉手投足處處引人發笑。兩個小猴子在獅子和笑和尚之間插科打諢,時而賣乖討好,時而挑撥離間。制造笑料活躍氣氛。
布依族獅子舞重在以情節的起伏跌宕和人物的鮮明個性取勝。笑和尚時而樂極生悲,時而痛哭流涕;時而悠哉狂舞,時而手忙腳亂。懸念,對比、誤會,巧合幾種戲劇化手法應用得體,給人有柳暗花明之感。表演注重情緒的變化。既有緊鑼密鼓的熱鬧喜慶舞段;又有悲傷哀婉的侵節奏。演員的表演適度得體;或悲或喜,過渡自然。整個舞蹈沒有一句道白和唱詞,全憑細膩的動作和舞姿來推進情節的發展和變化。笑和尚以輕搖慢擺和雙足尖交換點地,及臀部的扭擺下壓,牽動足關節的動作貫穿始終。猴子和獅子則以模擬動物的形態為基礎,臨場即興發揮,表演優劣跟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和臨場經驗不無關系。
織布舞是布依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流行在黔南惠水、羅甸一帶。織布舞以輕巧的舞蹈動作,真實地描繪布依族姑娘從開荒、播種、采棉、抽紗、紡線到織成布匹的生產勞動過程,表現出她們終年辛勤勞動的形象。 花包舞又稱糠包舞,主要流行于貴州省黔南和黔西南布依族地區。多在春節、三月三、六月六等節日期間,在寬敞的壩子上進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愛的舞蹈。 龍燈舞俗稱“耍龍”,是布依族^民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布依族民間有許多有關龍的傳說。人們格外喜歡龍,崇拜龍,春節期間,各地都有耍龍的習俗。龍的制作多種多樣,有的是用竹篾編扎成龍架,糊上白紙,畫上或帖上彩色鱗片。有的是用長幅布匹制作而成。龍分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布依族舞龍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每年正月初八、九出龍,各村寨都作好準備,迎接龍隊進村表演,龍隊先向各家各戶拜年、祝福,然后表演,直到正月十五、六日才收龍、燒龍,形式非常地隆重。
轉場舞流行于黔西南盤縣特區,來源于祭祀。相傳老人去世后,要請道士舉行“轉場”儀式,后來就演變成為“轉場舞”。表演時演員穿上紅黃顏色道袍,頭戴花冠,分別敲擊大郄和銅鼓,人們隨著節奏翩翩起舞,氣氛十分熱烈。 紅燈舞俗稱跳“紅燈”,布依族一種歌、舞、武術合一的藝術形式,流行于貴陽市烏當區一帶,是當地布依族群眾每年正月的主要娛樂活動。“紅燈”據傳源于宋代。“紅燈”唱腔是將花燈戲曲、民間小調等融為一體的襲用曲調。演員邊舞邊唱,頗具特色。 刷把舞“刷把舞”也稱“豐收舞”,刷把舞源于布依族人民在豐收時節,為了不浪費一粒糧食,確保顆粒歸倉,他們用刷把把燒箕縫隙間的糧食刷出來倒人盛糧食的簸簸里。刷把、燒箕和簸簸是布依族人民常用的三件生活勞動用品。“刷把舞”通過布依族男女青年們的舞姿,藝術地把豐收時的這種勞動場景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刷把舞”表現了布依族人民勤勞樸實;節約糧食和勤儉持家的優秀品質。同時,舞蹈還展現了布依族人民歡慶豐收以及盼望來年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
布依族的舞龍是一項古老淳樸的民族體育項目。貴陽烏當區永樂鄉羅吏布依族村的舞龍就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源于明末清初,經歷代傳遞,龍藝甚精。遵循古訓,年年代代新春佳節,羅吏布依族鄉民都以舞龍來愉悅自己,祈望來年村寨人丁興旺,五谷豐登。羅吏布依族村舞的是一條長50米的青龍,青篾紡織的龍頭威武俊美,青色龍衣,綴上金黃色的鱗甲,矯健雄偉,躍躍欲飛。布依族舞龍的樂器有鑼鼓、嗩吶、長號、銅鼓等,各種樂器的吹奏,都用音樂語言形象地描繪了龍的各種動作姿態。每當舞龍表演時,全寨的布依族鄉民都爭先恐后地來到表演現場,為自己舞龍隊的精湛演技傾心喝彩。
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布依族舞蹈,更是充滿了迷人獨特的魅力。一切藝術都產生于勞動,來源于生活。布依族民間舞蹈也不例外,她不僅產生于勞動,來源于生活,而且每個舞蹈的內容都有著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因此,布依族舞蹈不僅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同時也給以人們啟迪和激勵,歌頌著勤勞與善良。她不愧為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同時對民族學研究也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