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解讀
“感情真摯”就是要表達最真實、最自然的情感,不泛泛而談,不虛情假意。想象要合乎情理,抒情要恰如其分。真摯的情感是從內心流露出的真實的體驗與生活真實性的統一,它不是矯揉造作,不是無病呻吟。這一要求雖然是高考作文評分的重要標準之一,但在長期應試作文的形勢下,眾多考生的寫作已陷于模式化套作、感情蒼白的僵局,已毫無真情實感可言了。
“感情真摯”是鮮明的人文性、活潑的個性的集中體現。作文不是沒有靈魂的文字游戲,不是人云亦云的模仿,而是我們對社會、人生的認識、觀察和感悟,是我們用文字表達個性特征與審美視角的展示臺。要做到“感情真摯”,就必須真實地記錄自己的情感歷程,真實地抒發自己的生活感悟,真實地表現自己的審美情趣,做到有感而發,緣事、緣情、緣理而發。
“思想健康”是指作文的主題要健康、積極、樂觀,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能悲觀消極,腐化墮落,不能違背正義道德,不能有反動言論。所謂“思想健康”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發自內心,不是矯揉造作;它符合社會進步的總趨勢,揚善懲惡,表達對社會和人民的良好愿望,能對自己和別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靈受到美的陶冶,給人以美的感受。考生作文時應當弘揚時代的主旋律,應當弘揚真善美,批判假惡丑,應當表現出積極、高尚的人生態度、人生追求。
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訓練思想與培養感情,從實際講,這二者也是互相聯涉,分割不開的。”“感情真摯”和“思想健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構成文章的精神。在評閱考生作文時,只要考生作文所表達的思想不是消極的、庸俗的、片面的,感情不是虛假的、蒼白的、頹廢的,就應視為“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技法指津
從寫作的角度分析,造成某些考生作文沒能達到“思想健康,感情真摯”的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不注意觀點或主旨的提煉和正確表達,造成主要觀點錯誤;不注意從正確的角度認識事物,造成對事物的認識片面化;不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二、“再現式”反映生活。不少考生寫作時,一味追求單純、客觀地“再現生活”,不深入挖掘生活的本質,甚至歪曲了生活的真相。如不少考生盲目模仿別人在作文里反映中學生談戀愛的現象,甚至以自己為主人公寫談戀愛的感受,至于中學生應不應該談戀愛則不予評論,這就沒能表達出在這個問題上的正確觀點和態度,只能視為作者是抱著欣賞或贊同的態度的,那么其在“思想健康”這一點上是得不到分的。
三、虛構情境。考生寫作的題材遠離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現了成人化傾向,如此寫作,不免感情不真。考生要牢記葉圣陶先生的話:“作文應該把經驗范圍以內的事物作為材料,不可把經驗范圍以外的事物勉強拉到筆底下來。”
寫作時要做到“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培養善感的心靈
感情從何而來?首先,它需要一顆善感的心靈,要善于感知日常生活及大自然中的真情,如清晨的露珠,燦爛的星空,淺淺的微笑,淡淡的記憶……善于感悟社會生活中點滴事物蘊涵的情感是寫作時抒發真情實感的前提和關鍵。和感情豐富相對的則是心靈蒼白,蒼白的心靈看外界是漠然的,他們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美好的東西投向他們,猶如石子投向深不見底的山谷,聽不到任何回響。其次,用心靈底片去映照客觀世界,尋找、記錄令人感動的瞬間,最后訴諸筆端,把縈繞在心間的感情化作文字,以情動人。
二、捕捉精彩細節
所謂細節描寫,是對人物細微的神態、動作、生活中的細枝末節進行描寫。它可以是人物獨特的表情,可以是一個細微的心理,可以是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可以是一個細小的事件。記敘文的真實性、生動性和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細節描寫。如《守財奴》中,葛朗臺在臨死時,還拼命掙扎去抓神父胸前鍍金的十字架,這個細節描寫把他嗜錢如命的本質表現得淋漓盡致。細節描摹需要考生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感知力,而且需要對細節精雕細琢。
三、要有真實的生活感
文章中要再現真實的生活,不能胡亂編造。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活水,沒有真實的生活體驗,決不會有真情實感。任何人為造情的文章都是沒有說服力的、蒼白的、讓人生厭的。當然,這并不是說不允許寫沒有經歷過的生活與情感,而是說抒發的情感一定要來自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情感體驗。這就要求考生寫作時要抓住生活真實的動情點,把感情傾注到文字中。古人云:“萬古長青,只有一真耳。”所謂“真”,即是真情。冰心說:“你的感情只要有一點兒不真實,讀者一下子就會念出來。所以要對讀者真實,首先要對自己真實,把自己的真實情感寫出來。”一篇連自己都無法感動的文章,又怎么去打動別人呢?但是只有一腔真實的情感是不夠的,只抓住了真實的生活也是不夠的,還應深入地思考生活,在體察真情的基礎上升華情感,讓讀者在真情洋溢的字里行間得到理性的人生啟迪。只有以飽蘸深情的筆墨鑄就的華章,才能使閱卷者為之叫好,從而獲得理想的分數。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散文中的極品,短短的文章卻能引起強烈廣泛的影響,其原因之一就是文章源于他的親身經歷。所以,要想文章以真情打動讀者,非有生活的真實感不可。
模擬訓練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文。
錯覺
□[印度]泰戈爾
河的此岸暗自嘆息——
“我相信,一切歡樂都在對岸。”
河的彼岸一聲長嘆:
“哎,也許,幸福盡在對岸。”
品讀這首小詩時,你產生了哪些聯想或感悟呢?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聯想或感悟必須是由本詩引發的;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標題自擬;⑤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這首小詩講的是河的兩岸都在嘆息自己所在的一方沒有歡樂、沒有幸福,而美好盡在對岸。這是一種錯覺,一種錯誤的認知。其實,兩岸各有各的歡樂和幸福,只是它們沒有注意到罷了。也許此岸只看到彼岸的綠草如茵,而忽視了自己這邊的翠柳;可能彼岸只看見此岸的高樓林立,而不見自己的鳥語花香……生活中,人們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是我們的錯覺,所以我們不必盲目地羨慕別人,而應該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快樂。寫作本文,必須先讀懂詩。對這首小詩,可通過以下問題進行分析:①此岸與彼岸的錯覺分別是什么?②它們的錯覺是什么造成的?③作者對此是什么態度?④現實生活中人們有沒有這種錯覺?應該如何處理?回答了這一系列的問題后,小詩的主題就凸顯出來了。
考生可有如下立意:1.不要只是羨慕別人,幸福快樂就在你身邊。2.人生苦短,何必望而興嘆呢?要把握住眼前的幸福快樂。3.不要只是盲目地羨慕別人,其實你也有值得別人羨慕的地方,去發現并展現自己的亮點吧!
佳作展示:
那一刻,幸福把我緊緊擁抱 □袁繼明
深秋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灑滿大地。露水在樹葉上越聚越多,最后匯成一滴水珠從葉尖滑落,落到一只迷途的螞蟻身上,使它看起來好像一枚琥珀。掙扎了一會兒,螞蟻拖著冰涼的身體爬走了。我完全能體會到它這時的感受,因為我和它一樣討厭冰涼的水、冰涼的空氣,我還討厭冰涼的話語以及說出冰涼話語的父親,至少現在是這樣。
“都多大了,不知道干一點兒活,就知道玩兒!”父親一邊干著手中的活計,一邊把籠著霜的話拋給我。父親的眼中只有干不完的活,就像他頭上那數不完的白發,剛拔去一根,又會發現兩根。而父親眼中的我呢,即使我都做完了該干的活,但在他眼里我依然比別人少干了許多,永遠比不上別人。
“快去果園看看,過幾天蘋果就要摘了,別讓人家偷走了!”我看著母親點點頭。“你爹吃完飯就去換你的班,你爹沒去,你就先別回來,要不會丟了果子的。知道了嗎?路上小心!”母親叮嚀著。我沒有回應,就向西山果園走去了。這時,一種莫名的傷感涌上心頭,就像西山殘留的晚霞一樣寂寞而悲涼。
果園靜極了。從小到大,我哪有幸福快樂的時候?都說父愛如山,我哪有享受過什么父愛?只有永遠都干不完的活、受不完的氣。我的心里涌起陣陣酸楚。涼風吹落了幾片泛黃的葉子,夜又深了幾分。忽然聽到一陣腳步聲,我心頭一陣喜悅,父親來了,我可以回家了。可再仔細聽,那聲音卻是二叔和二嬸的。“小明可真有福,這不,爹媽又在家吃大茬粥,卻給他烙餅呢!”我腦子霎時一片空白。“說的是我嗎?這是真的?父親總是對我沒好氣,不可能!”難道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迷惑了,心里卻又有一絲喜悅。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我的思緒,這腳步聲竟然如此熟悉,如此親切。“你回去吧,看著點兒路!”借著手電筒的光,我發現父親的嘴角還掛著一顆米粒——大茬粥的米粒。是什么讓他這樣著急?我的心湖再次起了波瀾。即使我想了無數的理由,都難以使我激動的內心得以平靜。
從果園到大路要經過一段小路,小路很窄且不平,我向前走著,前面的路突然亮了起來,原來是父親用手電筒一直為我照著小路。
露水很重,一切都是濕漉漉的,包括我的眼睛、我的心。因為,那一刻,我已被幸福緊緊擁抱。
父親的愛就像這手電筒的光,在白天,我渾然不覺;可在夜晚,它卻這樣溫暖明亮。其實我一直都被這溫柔的光包圍著,只是我忽視了。我還抱怨什么?還羨慕什么?原來幸福就在我身邊!
點評:
這是一篇寫父愛的優秀作文。作者圍繞“對幸福的錯覺”展開,處處點題,中心明確,不蔓不枝。
描寫父愛的文章很多,但出彩的很少,寫出真情實感的也很少。本文作者善于通過環境描寫營造氛圍,襯托主人公的心理;也善于設置故事情節,設置動情點,一步步挖掘出父親深埋在心底的愛。文章欲揚先抑,以父親“籠著霜的話”做鋪墊;接著用無意中聽到二叔、二嬸的話揭開父愛的面紗;然后正面描寫父親嘴角的米粒,進一步放大父愛的光芒;最后用小路上的光亮把父愛推向極致,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個經歷過世態炎涼的企業家說:“人的尊嚴靠財富。”
一個經歷過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說:“人的尊嚴靠法制。”
一個經歷過艱辛研究的學者說:“人的尊嚴靠知識。”
一個經歷過幾十年探索的哲人說:“人的尊嚴靠思想。”
托·伍·威爾遜說:“國家的尊嚴比安全更為重要,比命運更有價值。”
亞里士多德說:“一個人的尊嚴并非在獲得榮譽時,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這榮譽。”
李小龍說:“有時,尊嚴是不容易得到的,為了某些利益,可能會拋棄一切尊嚴;為了虛名,尊嚴也不顧了。總括地說,世人一般所熱心的是沽名釣譽。”
不同經歷的人對“尊嚴”有不同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尊嚴”的?請以“尊嚴”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也可以編故事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尊嚴,既指尊貴莊嚴,又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具體來講,有個人的尊嚴、集體的尊嚴、國家民族的尊嚴;有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尊嚴、在功名利祿面前的尊嚴、在生死抉擇面前的尊嚴;有科學的尊嚴、文化的尊嚴等。“尊嚴”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不論寫什么內容,不論什么文體,都應把它具體化,都應該在具體的典型的體現尊嚴的環境中發表議論,抒發感慨,不可空喊口號,無病呻吟。另外,尊嚴應當是一種骨氣,一種力量,所以寫作時表達的應是積極向上的情感,考生在具體立意時應當注意情感傾向。
佳作展示:
摔在鈔票上的尊嚴
□馮豎華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村……
一位年近七旬但身子骨還算硬朗的老人,因兒子不履行贍養義務,想將兒子告上法庭。在老人去法院的路上,他的兒子趕來橫在馬路中間,雙腿叉開擋在老人面前。他嘟著滿臉的橫肉,將一沓零鈔狠狠地摔在地上,并扔給老人一句話:“你不是要錢嗎?自己撿!”老人一怔,看了看怒目圓睜的兒子,遲疑了一會兒,最終彎下腰,顫抖著雙手,將地上的錢一張張地撿起。老人滄桑的臉上,老淚橫流……
很多人對老人那兒子的不孝與狠毒很是憤慨,而我,卻對老人的行為很憤怒。
子女贍養父母雖是天經地義的事,可面對蠻橫無理、行為令人不齒的兒子的行為,老人的行為著實讓我詫異。當他遲疑著是否該撿起地上的“嗟來”之錢時,他在猶豫什么?當他顫抖著撿著地上的錢時,他會不會也在悲哀什么?當他淚流滿面、傷心至極時,除了嘆息兒子的不孝之外,他是不是也在為自己失去的尊嚴而哭泣?
一個人可以放棄很多,但絕不能放棄人格和尊嚴。我有點為老人悲哀了,老人的身子骨還算硬朗,應該能自食其力。為什么非要如此低聲下氣地忍受兒子的白眼呢?能夠靠自己的雙手生活,為什么非要撿那“嗟來”之錢,去忍受屈辱呢?
但隨后,令人震撼的一幕在老人顫顫巍巍地站起來之后發生了。
老人撿起鈔票,緊緊地攥在手中,仿佛要把錢攥成碎末兒,然后他慢慢地將錢舉過頭頂,突然,他把錢狠狠地摔在地上,比兒子摔得更狠,更有力。他也拋給兒子一句話:“我永遠不會再向你要一分錢!”兒子被父親的這一舉動鎮住了,呆呆地站在那兒,圍觀的村民們也鴉雀無聲。但很快,兒子便滿不在乎地晃著腦袋,俯身撿起散落在地上的那些皺皺巴巴的零鈔。沒有老人撿錢時的顫抖,沒有老人撿錢時的眼淚,他只留下一句毫無人情味的話,話語中透著冷漠,“死老頭兒,說話可要算數,別后悔……”可不知為何,我從那話中竟感受到了一絲懺悔。
從此,老人便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但是此事并沒有結束。不久,老人的兒子便悄悄離開村子,杳無音信了。
再后來,老人每月都會收到來自外地的匯款。匯款是他兒子寄來的。
原來,老人的兒子看到父親在田間、家里忙碌的身影,心里頓覺不忍,再加上親友們的開導規勸,漸漸醒悟,自覺以前的行為有悖孝道,于是外出打工,每月寄錢給父親,以求得父親的寬恕。
點評:
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作者善于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情的細致描寫,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血肉豐滿。如兒子的動作,把錢“狠狠地摔在地上”“雙腿叉開”“嘟著滿臉橫肉”“扔給老人一句話”,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一個蠻橫無理的潑皮形象。父親的動作“撿起鈔票,緊緊地攥在手中”“慢慢地將錢舉過頭頂”“狠狠地摔在地上”“拋給兒子一句話”,這些動作傳神地刻畫出一個憤怒、傷心到極點的父親的形象。在對這對父子的對比描寫中表達了作者的感情。最后,父親的尊嚴最終得到了維護。本文格調較高,發人深省。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浩瀚的漢字中,“愛”是最令人神往的字眼。愛是古老又年輕的話題,愛綿延數千年,卻永遠散發著迷人、神秘的味道。愛的顏色五彩繽紛,愛的方式千變萬化,愛的表達各不相同。
在儒家學說里,“戀”是純愛之意。“戀”為所有人追求的東西,為道德生活的反映,儒家多用“仁”來表達對人之愛,是一種摒棄私欲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為“孝”,父母對子女的愛為“慈”,兄弟姐妹之間的愛為“悌”。
而墨子則發展出與儒家的“戀”概念相對的“愛”的概念。“愛”在墨家學說里為兼愛之意,即愛無等差,對眾生皆持對等的愛。浪費與攻伐對愛則不利。雖然墨子的想法亦有一定影響力,但儒家的“戀”仍是大部分中國人對愛的概念。
你對“愛”又有著怎樣的理解和感悟呢?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這個話題太大了,若就大處著眼,談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國勢的強大,勢必走入空喊口號的誤區,不易寫出真情實感。考生可以“化大為小”,從一個寬泛的范圍內“擇其一點,不及其余”,只寫大范圍內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一個表現真情實感的舞臺,這樣才能寫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思想健康的好文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考生可以從對祖國的印象中擷取其一,通過精雕細刻的描寫來凸顯愛國之情;可以寫人間大愛,如給予陌生人的溫暖,或陌生人給予你的幫助;也可以寫小我之愛,如愛朋友、親人等。體裁上寫記敘文易出彩,考生可選取真實感人的情節加以敘述,以真情引起讀者共鳴。寫抒情散文也行。寫議論文則不易得高分。
佳作展示:
遺書
□鄒金旺
老婆:
看著那被我撕碎的信,千言萬語涌上心頭,我忍不住再一次提起筆來。當你收到這封信時,也許我已經永遠地離開你了。我再也不能牽你的手,再也不能聽咱們的孩子叫我“爸爸”了。此刻,我真的很怕,我不是怕死,而是怕丟下咱們這個家,怕與你們陰陽兩隔,不能再相見。
作為一名排爆人員,我清楚地知道生死只是一瞬間的事。我隨時處于風口浪尖,隨時會命懸一線,隨時在與死神搶時間,一個極其微小的失誤都會讓我付出生命的代價。可從我穿上排爆服的那時起,我就沒有后悔過;從我和同志們對著國旗宣誓的那時起,我就準備好了隨時為這項神圣的使命獻出自己的生命。我說過:我會用我的生命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一直努力踐行著自己的諾言,我很慶幸自己能夠一次次化險為夷,一次次死里逃生。可當我遇見了你,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的膽子似乎小了很多,我有了重重顧慮,有了無盡的牽掛。我知道,炸彈沒有感情,它不會一直讓我那么幸運。還記得,那次我負傷了,你看著裹滿紗布的我,哭成了淚人,哀求我放棄這個工作,你怪我不答應你。你要知道并不是我不愛你,并不是我不珍惜這個家,而是我放不下這一身的責任。你想想,如果沒有了排爆人員,犯罪分子會更加猖獗,那面臨危險的就不只我們一家人了。誰都想有個幸福快樂的家,誰都想過平平安安的生活,可是總得有人去排除危險,去為大家提供安全保障。如果我為了自我,為了咱們這個小家,舍棄責任,我會良心不安的,相信你也不愿看到這樣的我吧?
老婆,原諒我的倔犟和執著,好嗎?假如我真的離開了,請不要太傷心,因為即使我離開了,也是帶著笑容走的。我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我一直在用鮮血證明我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老婆,你一定要開心過好以后的生活,帶大我們的孩子。
對了,在寫字臺右邊的抽屜里有一枚鉆戒,你當時嫌貴沒舍得買。我瞞著你偷偷買下了,本打算你過生日時親自給你戴上,給你一個驚喜,現在恐怕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老婆,就寫到這里吧,只恨話長紙短。我相信,真愛不需要常掛在嘴邊,不需要太多的言語。老婆,來生,如果你愿意,我還要娶你,與你牽手一生!
愛你的人
×年×月×日
點評:
本文擷取了一個排爆人員時刻冒著生命危險去拆除炸彈的事件,巧妙地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詮釋了“我”對祖國和人民的愛,與話題十分吻合。本文采用書信體,內容是丈夫在執行任務前留給妻子的一封遺書,信里回憶自己一次次死里逃生的工作,回憶妻子時時刻刻對自己的擔心,最后對那枚鉆戒的描寫更是情深意濃。文章酣暢淋漓地表達了丈夫對妻子的濃濃情意,更表達了戰士對人民、對國家深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