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是茶人的大愛,早在清明前后,茶客們蠢蠢欲動開始尋覓珍貴的明前綠茶。閩南鐵觀音春茶上市比起綠茶要晚兩個月左右,喜歡鐵觀音的人在耐心等待之余,倒是可以尋些閩南烏龍開春茶——黃金桂來品品,一來可以緩解一下按捺不住的情緒,二來也可大概摸索出今年鐵觀音春茶的品質如何。
于是,筆者邀上三五茶友花上一天的時間走遍市區的大小茶城,搜集了一些黃金桂春茶的樣品,分別貼上標簽作為標記,然后到朋友的茶莊里,開始一番對比品鑒。
霸道的香
這款黃金桂的特征很明顯,香高味淡。茶杯端到面前,馬上就能聞到一陣清雅的蘭花香,近聞。花香中帶著點辛辣味。很霸道的香氣。茶湯入口,滋味淡薄。需細品,漸有甘爽感。第三道水出現澀感,微微回甘,有蘭花的香甜。葉底呈黃綠色,似秋天落葉的陳舊。
柔順的水
茶湯入口,沖鼻的青草味,透著新鮮夾雜著草腥。茶湯在口中的感覺很好,溫潤如玉。顏色要深些,燦燦的金黃色,水質的厚度從湯色就能看出。美中不足的是,湯水不夠澈透,還好對口感影響不大。這款黃金桂的外形并不出眾,所以很容易被那些在意茶葉外形的茶客忽略掉,茶也是不能“貌相”的哦。
砂綠的葉
完全不同于前兩款,干茶外形很漂亮,閩南烏龍標準的砂綠色,像握緊的小拳頭,蜷縮緊結。茶湯顏色是很舒服的淡黃色,聞著杯蓋香,淡雅的香,有個懂行的茶友說這是消青的做法,所以總是淡淡的,但是滋味和口感是鮮醇的,特別適合口味平淡而貪鮮的茶客品飲。
甜膩的味
這款黃金桂干茶的顏色綠中帶黃,初看時在座的幾位茶友一致認為是存放問題,失去了鮮綠的色澤。可茶一泡開,香氣入鼻,滋味入口,我們就推翻了先前的看法,是制作上的不同,這款茶稍微過了一下火,火候掌握恰到好處,不僅把茶湯順柔了,還帶出了水中的果甜味。
同為閩南烏龍,黃金桂要遜色于鐵觀音,所以在市面上也比較少見。但是,它畢竟帶著初春的氣息,淡雅溫潤,有如一抹春風;它也帶著閔南泥土的芬芳,蘭香怡人,把初春的細膩演繹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