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活動,改革的一個重要而具體的目標就是:要改變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學生被動接受、大運動量反復操練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性學習.科學探究不僅被作為重要的理念強調,作為教學建議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之中,作為必須實施的內容要求.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對數學探究是這樣解釋的:數學探究是指學生圍繞某個數學問題,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觀察分析數學事實,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問題,猜測、探求適當的數學結論或規律,給出解釋或證明.在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A 版數學教材中的“探究”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在一個新知識的獲得前,往往是通過問題的探究來解決,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在每本必修教材中“探究”均不下25次,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對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分析、歸納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對此類問題進行深刻的探討,力爭在教學中盡量多地去設計“探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