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過程.1988 年第 6 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的一份報告指出:“一個(數學)問題是一個對人具有智力挑戰特征的、沒有現在的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的未解決的情境.”
然而,現今數學課堂內、外,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定勢”和評價標準的“制約”,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僅僅限于數學的作業、練習和測驗試卷;教師對“數學問題”設計, 也只限于以鞏固知識內容和熟練常規思路為目的,將數學內容情境化.這樣的數學問題教學,顯然無法培養出“會用數學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認識世界”的、具有創新意識的未來公民. 筆者認為“數學問題意識”是學生創新型 (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征,其形成過程由解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等三個階段組成,并依次層層推進發展形成的.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闡述筆者理解之中的學生數學 “問題意識”的培養途徑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