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反映楊梅嫁接成活率低,有的還反映出現“假活”現象,所謂“假活”,是指楊梅嫁接后發幾片葉子和長出一段新短梢后,無其它外界影響,又自然枯萎死亡。造成“假活”的因素很多,只要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1 砧、穗不親和
所謂“親和”是指砧木和接穗嫁接在一起愈合生長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取決于砧、穗兩者親緣關系的遠近,即同種的砧木親和力強,嫁接成活率高:同屬不同種的砧木嫁接成活困難或不能成活,如楊梅嫁接同種的實生苗作砧木,小苗嫁接成活率高。楊梅高樹換種嫁接造成“假活”的比率較普遍,其原因是砧木又粗又老和接穗細嫩難以愈合,組織愈合能力差、營養供不應求,接穗消耗了自身營養和水分,發出了新梢后自然枯萎死亡。解決方法是:準備高樹換種的植株,首先將主干鋸掉,讓其抽生新梢作為砧木,再選用1~2年生的枝條為砧木,這樣嫁接后愈合力強。絕不能采用老粗主干作砧木嫁接,若能嫁接成活,接穗生長很難愈合老砧組織,而且還很容易被風刮折。
2 嫁接操作馬虎
嫁接時,砧、穗削面不平,砧穗兩者的形成層沒有對齊貼緊,或接觸部分極少,嫁接后發葉抽梢,用完接穗中的水分和養分后,砧木不能接著供應而枯死。解決方法:嫁接操作人員嚴格按照嫁接規程操作,接穗、砧木要做到削面平而光滑,兩者的形成層必須對齊貼緊,接口封嚴扎緊,解膜不能過早,楊梅嫩梢解膜以秋后至翌年春為宜,由品種不同,如板栗嫁接新梢長至20~30厘米就可解膜,約45~50天,要掌握楊梅晚解膜的特點,從而提高成活率,總之不能馬虎從事。
3 接穗萌動或接芽弱
嫁接時間過晚,接時接穗已萌動,接后很快發葉抽梢,接穗中的水分和養分消耗完后,接口尚未生成愈傷組織。造成水分和養分中斷,或是接芽過弱,發出幾片小葉后而失去生長和成活能力,形成“假活”。解決方法:做好接穗貯藏工作,適時嫁接,不用已萌動的接穗和弱芽,癟芽接穗嫁接。
4 剪砧過早
春初播種楊梅砧木苗,秋季嫁接的苗木,接活后一次性剪砧,結果連砧木一起死去。其原因是種子中的養分已用完。剪砧后。接芽和砧術因無葉片制造養分而被迫“餓死”。解決方法:一是接活后,到翌年春新芽已萌梢生長才剪砧,在接口上5厘米處“折砧”即把砧木莖干折斷2/3,留下1/3連著,使上部新梢葉片制造營養供給生長、維持砧木的生命,待接芽發出的枝條長到15~20厘米左右的高度再行剪砧:二是嫁接時在接口留下4~5張完好的健壯葉片,剪砧后有下部葉片制造養分來供給接芽發葉抽梢和砧木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