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冠蘋果是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雜交培育的蘋果優良品種,以其早果、豐產、果實色澤艷麗、品質優良、成熟期又正值國慶中秋兩節而深受栽培者和消費者歡迎。天津市薊縣林業局1991年從鄭州果樹研究所引入該品種,在該縣北部山區半山區先后建園100多公頃:高接改造雜劣品種蘋果樹1.3萬余株。截止到2009年,年產華冠蘋果果實600多萬千克,經濟收入1500多萬元,為富裕農民、促進山區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近幾年由于花果、地下管理等技術措施不到位,加之連年負載過量,造成部分果園樹勢衰弱,果實個小、品質差,經濟效益呈下降趨勢。為改變這一不良狀況,我們深入果園調查,對造成果實品質下降、經濟效益降低的原因進行了綜合分析,針對性的提出提質增效栽培技術措施如下。
1 加強肥水管理
1.1 重施基肥
利用夏季充分儲存或堆積充足的有機肥,待果實采收后即時施人。施肥方法:每年交替采用放射狀、環狀或條狀溝施肥法。溝深80厘米寬60厘米(放射狀溝,樹冠內部應淺,由冠內向外緣逐漸加深)。挖溝時表、底土分放并清除石塊?;赝習r先回填表土和地面雜草樹葉至20~30厘米深,然后將肥料集中施在距地表30~40厘米處(肥料撒人溝內要與土混勻防止燒根)。再回填底土至地面平。施肥量:每年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000~3500千克并混入磷酸二銨或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100千克。
1.2 巧施追肥
在重施基肥的基礎上每年進行3次追肥,根據當年果實產量決定全年追肥總量。一般以生產1000千克果實施純氮(N)7~10千克、純磷(P2O5)4~6千克、純鉀(K2O)7~10千克計算,再根據施入基肥數量大小減少10%~30%的量,即基肥施量少的減少10%,基肥施量大的減少30%。花前以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施全年氮肥總量的50%,磷、鉀肥各25%:果實膨大期以磷肥為主,配施氮、鉀肥,施全年磷肥總量的50%,氮、鉀肥各25%;著色期施全年鉀肥總量的50%,氮、磷肥各25%。另外,要配合施人適量的中微量元素,保證養分平衡供應。
1.3 適時灌水
凡有水源條件的果園必須澆足封凍、花前、幼果發育、果實膨大期等幾次水,其它時節應根據天氣和土壤墑情狀況及時灌水,以滿足蘋果樹整個年生長周期對水分的需求。特別是幼果發育期和果實膨大期,保障充足均衡的水分供應能夠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形指數,促進著色、防止果面皸裂,提高優質果率。
1.4 果園覆蓋
利用秸稈、雜草等對果園進行地面覆蓋,既可減少水分蒸發又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平衡土壤溫度(冬季提高地溫、夏季降低地溫)、促進根系發育,減輕樹干和果實日灼,是果樹提質增效栽培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具體方法:春季將玉米、小麥等作物秸稈或在夏季刈割園邊、地堰荊條、蒿草等綠肥作物覆蓋于樹盤或行間,覆蓋厚度15厘米,秋季結合開溝施基肥翻人地下。每年重復進行,可顯著增加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改善根系生長環境,提高果品質量。
2 采用高光效樹形整形培育壯枝結果
2.1 建造高光效樹形
對密度較大(667平方米栽44~55株)按紡錘形或基部三主枝疏散分層形整形的果園,在合理間伐(保障永久株667平方米栽22~33株)的基礎上,利用3年的時間采取提干、落頭、疏枝等措施將原樹形逐步改造成上開心、下透光,骨干枝大型化、數量減少(全樹4~5個)。樹冠整體變得相對較大的高光效樹形。
2.1.1 提干落頭每株每年疏除1~2個離地面較近的骨干大枝,用3年時間,將主干高度提高到120厘米以上:同時在選定的最上一個主枝以上用2-3年的時間分步完成開心落頭,最終保持樹高2.5~3米。
2.1.2 疏枝 利用2~3年的時間,每年按大枝總量的1/3或2/5的比例,分批疏除中心干上過密的主枝或大型輔養枝及部分主枝上的大側枝,打開層間距,將第1層與第2層主枝的層間距提高到120~150厘米,建造成良好的葉幕層,使樹冠上方的光照射人內膛,改善樹冠內膛的光照條件,提高內膛枝花芽數量和質量。進而提高果品質量和產量,同時促進下層主枝的生長發育:疏枝后,第2層以上的主枝保持單軸延伸,疏除主枝背下著生的大中型枝組,防止造成上強,影響下層主枝生長,惡化內膛光照。
2.2 疏緩為主培育壯枝
在改造樹形的同時,對中小枝修剪,以緩放、疏剪為主,長放主枝的延長枝頭和先端背上枝,緩和枝勢,促其開花結果:待大量結果、先端下垂、生長和結果能力衰退后,選留斜背上壯枝換頭,更新主枝,保持先端生長優勢,維持健壯樹勢,延長盛果年限;對樹冠內膛和下部枝組實行復壯修剪,疏除密擠衰弱的結果枝組,回縮冗長細弱的結果枝組,培養背斜健壯結果枝組,讓結果枝在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發育,保持健壯的生長勢和連續結果能力。
2.3 加強生長季修剪
對選定的骨干枝、大型結果枝。在萌芽期進行拉枝,開張角度70°~80°,維持平緩健壯長勢。對剪鋸口和背上萌芽及時做好抹芽、扭梢、摘心、疏枝等工作。減少養分的無效消耗,促進保留枝的正常生長發育,對2、3年生甩放的光腿枝在萌芽前進行刻芽,促進光腿部位萌發新枝,從而達到縮短枝軸、增加枝葉量,擴大營養面積,促進花芽分化,增加果品產量的目的;通過拉枝、拿枝,使培養的結果枝,單軸延伸、下垂長放:骨干枝上重點培養兩側斜生結果枝組,背上保留少量小型結果枝組,以緩和樹勢避免樹體枝干和果實發生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