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核果類果樹之一,最近15年來,由于滴灌技術、新優品種和砧木的利用,雖然桃栽培面積僅增加了4%(2005年達79000公頃),但產量卻從629000噸增至1261000噸,翻了1番(圖1),目前,西班牙的桃產量僅次于中國、意大利和美國,位居全球第四,占歐盟總產量的1/4。2006年,西班牙桃總產量的44%(545200噸)用于出口,主要輸出到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葡萄牙、波蘭、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
2006年在西班牙,由于不同產區氣候條件差別很大,有些地區(如安達盧西亞(Andalucia)的低溫時數為200-400小時,而另外一些地區(如阿拉貢Aragon或加泰羅尼亞Cataluia)的低溫時數則為700~1100小時,因此桃的采收期可以從4月份一直延續到11月份,使得西班牙成為世界上鮮桃供應期最長的國家之一。全國不同類型桃占比為:不溶質桃41%,油桃33%,溶質桃24%,蟠桃2%。在不同產區,不同類型桃的占比又因當地的氣候特點(主要是需冷量)和管理模式而異。在安達盧西亞(Andalucia)、巴倫西亞(Valencia)和埃斯特雷馬杜拉(Ex-tremadura)地區,主栽類型是油桃和低需冷量的溶質桃,而穆爾西亞(Murcia)雖然與巴倫西亞(Valencia)低溫條件相似,其主栽品種卻是不溶質桃,這是由于該地區是一個傳統的罐桃產區。在阿拉貢(Aragon),冬季低溫時數在700-1100小時之間,春季經常發生霜凍,因此不適合發展早熟品種,生產上主要選用不溶質、晚熟、氣候適應性強、品質好的桃品種。加泰羅尼亞(Cataluia)與阿拉貢(Aragon)低溫條件相類似,其不溶質桃的產量呈下降趨勢而油桃和中熟溶質桃則呈上升趨勢。
1 品種
在不溶質桃中,主要是黃肉類型,為西班牙本土品種或引自北美的品種,比如Sudanell(4600公頃)、Catherina(4500公頃)、Babygold系列(2800公頃)、Mi-raflores(2200公頃)、Andross(2150公頃)、Carson(1200公頃)、Tardtos de Ca-1anda(1050公頃)、Jer6nimo(800公頃)、San Lorenzo(730公頃)以及Campiel(600公頃)。在溶質桃中,主要品種有:Springcrest(2700公頃)、Maycrest(1400公頃)、Florida系列(1200公頃)、RoyalGlory(1100公頃)、Sunred(1075公頃)及Spring Lady(880公頃),均為來自北美的黃肉品種,白肉品種中只有Alexandra(240公頃)有足夠面積納入統計。黃肉油桃有Big Top(1500公頃)、Fantasia(730公頃)和Faidane(650公頃),白肉油桃有Snow Queen(820公頃)、Caldesi2000(840公頃)、Flavor Giant(384公頃)及Caldesi(180公頃)等,除Caldesi引自意大利外,其他品種均來自北美。蟠桃的栽培面積正在逐年增加,2007年大約為1800公頃,主要分布在穆爾西亞(Murci-a)、阿拉貢(Aragon)和加泰羅尼亞(Cataluia),主要品種有Sweet Cap、UF03和UF04,油桃中白肉桃約占16%,黃肉占84%:溶質桃中白肉桃約占7%,黃肉占95%:蟠桃中自肉桃占95%,黃肉占5%,所有的不溶質桃均為黃肉。
2 砧木
在西班牙,有些土壤對桃樹種植有一定的限制。有些石灰質、黏重的土壤可引起黃化和澇害發生,此外,很多地區還存在連作障礙。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砧木是桃×扁桃的雜種GF-677,主要是因為它抗黃化且嫁接親合性較好,其余采用的是實生苗和其他一些和間雜種。法國的GF-677約占47%,而在有根結線蟲和非石灰質土壤條件下通常分別使用美國的實生砧Nemared和法國的Montclar(這兩種砧木各占18%)。近來,GF-677正在被其他的雜種砧(如Adafuel)及西班牙選育的李砧(如Adesoto-101、Mon-pol和Montizo)所取代,這主要是由于它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石灰質和黏重土壤,這些砧木所占比例為10%。近年來,西班牙CITA利用扁桃×桃培育的砧木(如Monegro、Gamem和Felinem)的應用顯著增加,這些砧木抗根結線蟲、生長勢比GF-677弱,目前占17%。其他砧木如法國選育的種間雜種砧Ishtara、Cadaman以及意大利選育的Barrier仍在繼續使用,總共占8%。
3 西班牙桃產業的問題及面臨的挑戰
3.1 品種數量繁多且高度依賴于外來品種
從每年發表的新品種數量看,桃是品種培育最活躍的果樹樹種。世界范圍內,上世紀七十年代每年發表的新品種有202個,八十年代625個/年,1991-2001年達到1092個/年,這些新品種來源于全球70個以上的育種項目,其中50%的品種來自美國,30%來自歐洲(主要是法國和意大利),其余20%來自南非、澳大利亞、中國、日本、墨西哥和巴西,直到最近西班牙才有自己的育種項目,這一狀況使西班牙桃樹生產依賴于主要從美國、意大利和法國引進的外來品種。西班牙的品種搭配在不斷更新變化中。在穆爾西亞(Murcia)、阿拉貢(Aragon)和加泰羅尼亞(Cataluia)地區,除了一些特晚熟品種無性系外,傳統栽,培的不溶質黃肉桃面積正在減少,大部分傳統品種已被外來的產量更高的新品種所取代。在安達盧西亞(Andalucia)、穆爾西亞(Murcia)、巴倫西亞(Valencia)和埃斯特雷馬杜拉(Extremadura)等暖冬地區,用適宜出口的早熟、極早熟溶質品種取代傳統品種的情況也很普遍。未來幾年將持續這種趨勢,油桃和蟠桃可能會增加、溶質品種將會略有增加、不溶質品種下降,在油桃和溶質桃中,低酸或甜桃越來越受到重視。琳瑯滿目的新品種令種植者和技術人員頭暈眼花,沒有時間對其農藝性狀進行試驗評估,結果一些新品種未經任何試驗便在一些地區種植,隨后出現適應性差等問題。此外,多數新品種受到保護,只有某些種植者擁有種植許可,這種對沒有試驗數據的外來品種的依賴,不僅使西班牙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且不可靠。
3.2 果實內在品質差
雖然桃的產量在上升,但西班牙桃的消費量卻和其他西方國家(美國和歐洲)一樣在下降。人們認為,果實內在品質差是消費者不愿購買鮮果的主要原因。雖然多數新品種外觀品質(果個、著色、外觀方面)優良。但許多品種內在品質較差,這種現象多發生在早熟品種中,由于這類品種能盡早上市,盡管果實品質差但仍有出售。果實內在品質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硬度和風味。果實硬度對采后管理和銷售是非常重要的,硬度差的品種必需提前采收,這就意味著風味、香氣、質地和汁液等均不能達標,消費者感到失望或許整年都不再買桃吃。
3.3 病蟲害和非生物逆境
危害桃的害蟲包括鱗翅目昆蟲(如祧枝麥蛾和桃小食心蟲)、蚜蟲(如桃綠蚜)、介殼蟲(如梨園盾蚧)、薊馬(如西花薊馬)及雙翅目昆蟲(如地中海實蠅),這些已成為核果類最重要的害蟲,另一個能引起大量減產的是土壤根結線蟲危害,可以通過使用抗性砧木來解決。侵染地上部分的真菌病害主要有:褐腐病(侵染后引起花、枝枯萎和果實褐腐)、瘡痂病(尤其易侵染晚熟品種,造成果面斑點)、白粉病、桃縮葉病(侵染后引起葉片卷縮)、果腐病(引起縊縮)、腐爛病(感染后發生潰瘍)。土壤真菌(蜜環菌和白腐菌)對桃樹造成的危害取決于具體的種植區域及所使用的砧木。細菌性病害主要有引起根莖癭瘤的根癌病和最近發現的引起細菌性斑點的黑斑病。另外,目前西班牙發生的李痘病毒株系不危害桃樹,而一旦存在于法國和意大利的侵染性更強的株系傳人西班牙,這種狀況將會發生改變。
非生物逆境包括低溫和春季霜凍等,這些因素主要影響到早熟品種的坐果和產量。夏季高溫可導致雙子果和采前落果。采后逆境包括冷害(果面出現玻璃狀暗斑)。主要影響在阿拉貢(Aragon)地區種植的晚熟不溶質品種。其他的與土壤條件相關的非生物逆境(石灰質土壤、鹽漬化、旱、澇)可以通過使用合適的砧木來克服。
3.4 果園管理費用高
生產上藥劑防治上述各種病蟲害是花費最高的果園農事活動之一,同時,用于疏果、修剪和采收在內的勞動力成本也很高。因此,培育抗病蟲的新品種是當前桃樹育種項目最重要的目標之一,目的在于減少殺蟲劑的使用,這樣不僅可以節約生產成本,降低果實中的農藥殘留,也可以更好地保護環境,這也正是在未來果樹管理中應該考慮的3個問題,另外,適合的樹體生長習性(如柱型或直立型)也是桃育種應該考慮的目標,這種生長習性可以減少整形修剪和采收方面的用工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