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西部千陽縣的果樹生產在經歷了30多年的重施化肥、多次噴施農藥及頻繁的耕作之后,環境污染、果品污染和高投入等弊病日益表現出來,土壤有機質含量也越來越低。從2007年起。實施“五配套”生態果園栽培模式,即:0.2-0.33公頃生草果園配套一口容量為8立方米的沼氣池,建一口20立方米的集雨窖,飼喂1-2頭奶畜(奶牛),通過果園生草。以草飼畜,畜糞產沼,沼肥入園,集雨補水,形成了以草促畜,以畜促沼,以沼促果良性生態果園栽培模式,為當地果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
果園生草,以草飼畜
千陽縣屬半干旱地區,年平均降雨量653毫米,且多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季較少,所以選用耐干旱的白三葉草,在9月中下旬播種,有利于出苗。播前深翻整地,并施化肥。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實行行間生草,每667平方米播種量0.3-0.5千克,以條播為主,撒播也可。播后覆土0.5-1厘米。出苗后及時拔除雜草,促進幼苗生長。每年春夏季干旱時灌水,以滲透耕層為宜,使土壤墑情充足。隨灌水在草上撒施速效性磷肥,667平方米用20千克,補充營養。在果樹施肥時,先把草被帶根鏟除移到一邊,施肥后,再挪到原來地方,使草體不受損害。在草體枯死的地方進行補種或移根補栽,保證行間全部生草。三葉草種植當年長勢弱,不刈割,第2年至30厘米高時開始留茬10厘米刈割,每日或3-5日1次。割掉的草不用鍘細,可直接飼喂奶畜。每年每667平方米果園產草5000千克左右,0.2-0.33公頃產草15000-30000千克,可飼喂奶畜1-2頭。
2 畜糞產沼,沼肥入園
每頭奶畜日排泄糞便30~40千克,年排泄1-1.5萬千克,可滿足8立方米的沼氣池全年發酵。把鮮糞加入沼氣池,每日1次或3~5日1次均可。每次添加30千克,兌水調節比例,夏季為6%-8%,冬季為10%-12%,進糞后每日攪拌10分鐘料液,促其發酵,經過60天以后可生成腐熟的沼渣沼液,便可出池。先在貯糞池中存放5~7天,攪動料液,揮發毒氣,氧化還原后才可使用。沼肥的pH值(酸堿度)為中性,在果園中施用不能與草木灰、石灰等堿性肥料及酸性肥料混施,以免降低肥效,但可以與中性肥料或中性農藥混合施用。
2.1
沼液葉面噴施
采用正常產氣2個月以上的沼氣池的沼液,澄清過濾放置5~7天后噴施果樹葉面。噴施需要選擇在無風的晴天或陰天進行,并最好選擇在濕度較大的早晨或傍晚,不可在雨天或晴天的中午氣溫較高時噴施。噴施應偏重于葉片背面,利于吸收。根據果樹長勢噴施分3種形式:①純沼液噴施。對長勢差、樹齡大、坐果多的樹噴施純沼液:②稀釋沼液噴施。對長勢強、樹齡輕、坐果少的樹噴施濃度為50%稀釋沼液;③沼液配合農藥化肥噴施,當病蟲嚴重時,在沼液中加入微量農藥或加入0.05%-0.1%尿素或0.2%-0.5%磷鉀肥噴施。從3月份開始一直到10月份,每月噴施1-2次。全年10-15次,使葉片濃綠,新梢生長良好。
2.2 沼渣沼液土壤施肥
結合果樹需肥特點,全年分3個時期施肥:①花前施肥。時間為3月上中旬,施肥量占全年的25%。每株施沼渣25千克或沼液50千克,另加硼砂0.3千克,施后及時覆土。若沼肥不足,應補充優質氮、磷、鉀肥;②花后施肥。果樹開花后幼果發育需要較多的養分,此時的施肥量應占全年施肥量的50%。每株施沼渣50千克或沼液100千克,另加0.5千克的磷酸二氫鉀;③采后施肥。在果實采收后,一般在10月下旬前進行,施肥量占全年使用量的25%。每株施沼渣25千克或沼液50千克。施肥方法可采用條溝、放射溝或環狀溝。一般溝深20-30厘米、溝寬30~40厘米,施在樹冠垂直投影處外緣,待水分下滲后,溝面及時覆土。以免有效養分揮發浪費。如果氣候干旱,土施時對水3-5倍效果更好。
2.3 沼液防治病蟲害
防治小葉病、黃化病。每株灌根30~50千克原沼液2~3次,結合葉面噴施原沼液3-5次,可減輕危害程度或完全治愈。防治蚜蟲、紅蜘蛛,在每年的5~8月份,害蟲發生期,每間隔10天噴施1次原沼液,連噴3-4次,防治率可達90%。防治鱗翅目害蟲,可在原液中加入2000倍的滅掃利噴施樹冠,防治效果較好。每年早春樹液開始流動時結合刮除粗老翹皮,用原沼液涂刷樹干,15~20天1次,共3-5次,可明顯地減少腐爛病的發病率,同時增強樹勢。
3 修建水窖,集雨補水
窖體為壇形,口小肚大,既能蓄水,又能防凍和防蒸發。從窯口到窯底深為6米。窯口直徑為0.8米,窯口到蓄水段為較細的瓶頸段,深為1.5米。水窯的蓄水部分,深為5米,頂部直徑5米,向下逐步縮小,底部為3米,可貯水20立方米。水窯選址要有一定的徑流面積,保證雨水過后有足夠的徑流灌滿水窯。水窯建在果園一端,并連接道路,便于匯集雨水。每年在夏秋季遇到較大的降雨,通過地表徑流,匯集到水窖中。在果園生產中,可利用窖水噴藥,先過濾雜質,后稀釋噴施:利用窯水灌溉果樹,采用穴灌或滲灌等節水方法,把窖水灌到土壤深層,供給根系吸收利用,促進果樹生長:利用窖水灌溉三葉草,采用滴灌方法,把窖水灌到草體上,促進莖葉生長,增加產草量。全年集納雨水2-3窖40-60立方米,可基本滿足生草果園灌溉和噴藥需求,但在較干旱的年份,還需利用其它水源。
“五配套”生態果園栽培模式在千陽縣實施3年來,使果園土壤有機質提高0.26個百分點,土壤孔隙度增加0.37個百分點,果形指數由0.7增加到0.9,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12%增加到15%。優果率由69%提高到75%,效果顯著。五配套栽培模式已通過有關專家審定,認為在同類型地區具有普遍推廣價值,該項技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