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襄汾縣南賈鎮南賈村李建民,1992年以來一直從事果品貯藏營銷業,起初在南賈建造了4座土窯洞貯果庫,年貯藏蘋果20萬千克,2000年。根據果品市場需求變化,李建民依托原紙箱廠廠房,改造建成了貯果冷庫,經過幾年的改建和擴建,年貯藏能力已達1500噸。2008年該冷庫共貯存紅富士蘋果、酥梨1500噸,于春節前和“五一”后分兩批進行銷售,由于管理措施得力,市場信息把握較準,2009年共實現純利潤35萬余元。
李建民貯果致富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冷庫貯藏果子經營靈活。李建民冷庫為個體經營,主要采取自存(自己拿現金收果貯存)、代存(果農把蘋果存到冷庫,每千克果向冷庫支付租賃費0.36-0.50元)、聯存(由李建民和果農簽訂協議,定出保護價。超出部分按比例分成)3種經營方式,方便了各種類型果農戶,實現了果品增值。
(2)嚴把入庫果品質量關。幾年來,李建民組織了30余人的收果專業隊伍,在收果、裝箱、入庫等環節,嚴格按技術規程要求進行操作,確保了貯藏成功率。
(3)嚴格按規程操作科學管理冷庫。李建民冷庫配備了3名專業人員,每年貯果前和清庫后,都要對果庫嚴格消毒,堅持噴2次殺菌劑,并用硫磺、高錳酸鉀進行熏蒸。在貯果期間,每間隔4小時測試1次冷庫內的溫濕度,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保證庫內溫濕度條件符合貯果要求。
(4)采取先進設備和技術。李建民冷庫安裝了先進的風冷設備,利用二氧化碳發生器、高錳酸鉀等,調控冷庫內的乙烯、二氧化碳含量,保證了貯存果品的安全。
(5)示范帶動規模化貯果。在李建民貯果冷庫的示范帶動下,南賈及周邊鄉村新建、改建冷庫8座,年貯存能力達到3500噸,依靠果品貯藏在正常情況下每年可實現增值200萬元左右。由于規模化貯藏果子,也有效地促進了他的果品銷售。
(6)果品銷售電腦化。李建民冷庫早在2001年就配備了電腦,并加入了全國農業信息網站,除收集各地果品市場信息外,及時從網上發布銷售果品信息招攬客商。同時與原來已有的廣州、深圳、海口等地的客戶堅持密切聯系,每年都能在最佳的時期把貯存的果品以較高的價格銷售出去,從而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