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朐縣的甜櫻桃栽培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主要栽培品種是紅燈、先鋒、拉賓斯、雷尼等。為了增加品種資源,增強我縣甜櫻桃發展后勁,我們于2001年率先在全國建立了烏克蘭甜櫻桃試驗中試園8公頃,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究,逐步實現了良種良砧組合。近幾年,我縣甜櫻桃栽培面積增長很快,到目前已發展到3333公頃。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多數甜櫻桃品種自花不結實或結實率很低,我們發現一些連年不豐產或適齡少果的甜櫻桃園主要是授粉樹配置不合理,花期不遇,授粉不良引起的,為此我們于2008年進行了烏克蘭甜櫻桃授粉組合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固基本情況
試驗櫻桃園設在山東省臨朐縣城關街道月莊村,該村是平原地果園,以潮土為主,成分母質多數為沖積物和洪積物,pH值在6.8~7.3,0-40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0.95%。速效氮41毫克/千克、速效磷9毫克,千克、速效鉀51毫克/千克,土壤質地為壤土。
供試樹為7年生櫻桃樹,樹勢中庸,管理條件及水平等均一致。品種主要有抉擇、早紅寶石、早大果、紅燈、先鋒、拉賓斯、雷尼等。
1.2 試驗內容及方法
試驗設計:分三個處理,異花授粉,自花授粉,自然授粉。供試花序套單層紙袋,與外界隔離,防止自然授粉,調查坐果率,授粉于初花期進行。
花粉制作:在每種試驗樹上選取花芽飽滿的一花枝。在花芽膨大期套紙袋,促其早開花。在鈴鐺花時摘取花朵,兩花對搓,取其花藥,在25℃下陰干,散粉后裝在小瓶中密封并標記,放在5℃以下的冰箱中備用。
去雄、人工授粉:選取樹冠不同部位的短果枝或花束狀果枝,在大蕾期除去已開的花和晚開的花、柱頭外露的花和雌蕊敗育的花,隨即去雄,進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方法是:在無風晴朗上午9-11點,用毛筆或帶橡皮的鉛筆蘸取已備的花粉在花瓣剛剛展開或尚未展開的花的柱頭上輕輕點一下,每蘸1次花粉授3~5朵花。授完粉后立即套紙袋,在第2天和第3天重復授粉,共授3次,每處理100朵花以上。自花授粉處理于大蕾期除去已開的花和柱頭外露的花,不去雄,人工套袋,每處理100朵花以上。自然授粉每處理200朵花以上。各處理均掛牌標記,于落花后去袋,調查坐果率,生理落果后調查統計結實率。
2 結果與分析
我們分別在棚內和露天進行了試驗,按照試驗內容及方法進行了調查。
2.1 棚內烏克蘭甜櫻桃授粉試驗不同組合的結實率(見表1)。

從表1看出,各供試品種白花結實率很低,說明烏克蘭甜櫻桃自花不實,必須配置授粉樹。抉擇、早紅寶石自然授粉結實率分別為3.4%、2.1%。為抉擇授粉的品種結實率先鋒較高,為早紅寶石授粉的品種雷尼較高,抉擇對授粉品種選擇性比較嚴。
從表中還可以看出,抉擇×先鋒、抉擇×拉賓斯、早紅寶石×雷尼結實率遠遠大于對照(自然授粉),差異極顯著。
先鋒、拉賓斯為抉擇授粉,結實率明顯高于對照,由此看出,提高棚內櫻桃結實率,授粉是關鍵措施之一。
2.2 露地烏克蘭甜櫻桃授粉試驗不同組合的結實率(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先鋒、拉賓斯、雷尼給早大果授粉結實率明顯高于早大果×紅燈、早大果(自然授粉)。差異極顯著。早大果x紅燈結實率與早大果(自然授粉)不明顯。差異不顯著。因此先鋒、拉賓斯、雷尼是早大果較為理想的授粉品種。
3 結論與討論
由于櫻桃花期集中,需要互相授粉的品種或弱旺樹之問花期相差4天以上,就會錯過最佳授粉期而達不到授粉目的。因此,最好選擇果實經濟性狀好、花粉量大、授粉好的品種,如先鋒、拉賓斯、雷尼等。在生產上配置兩個以上授粉品種為好,而且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比率不能低于20%。
棚內櫻桃由于開花早,光照不足,花芽發育不良,影響櫻桃授粉受精,授粉后結實率明顯低于露天,造成大棚櫻桃產量低。保護地栽培櫻桃必須加強管理,增加樹體營養,合理搭配授粉樹,花期放蜂和人工授粉相結合。
通過授粉組合試驗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烏克蘭甜櫻桃的最佳授粉品種是先鋒、拉賓斯等,在生產中可根據當地實際合理配置授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