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
俗話說,“小河里有水,大河才滿”,小河是源,大河是流。俗話又說,“鍋里有了,碗里才有”,鍋是源,碗是流。
廚房之內,鍋子最直接地領受著人間煙火,它的“內容”,映現的是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鍋子最慘痛的經歷是被人砸碎,送去大煉鋼鐵。
鍋子的悲劇在于只允許集體用來做“大鍋飯”,不允許個人“開小灶”。人們據此批評鍋子犯了“平均主義”的錯誤,其實,鍋子是無辜的,犯錯誤造孽的是人們自己,卻讓鍋子來背黑鍋。
碗
柴米油鹽醬醋茶,諸多的想法,諸多的盼頭,生活的浪漫與本質,最后就落實在一只只或粗或細或美或丑的碗里。
“民以食為天”,碗雖小,里面盛的卻是天大的事情。
正因為碗與人的生存息息相關,所以,人們才把賴以謀生的工作稱為“飯碗”。
誰都希望自己的“飯碗”是鐵打的,旱澇保收摔不破。殊不知,這樣的“飯碗”,最容易造就體制性懶漢。
筷子
在許多人的眼里,筷子生就一副勤“撈”致富的樣子。其實,筷子無所謂廉與貪,起作用的是控制著筷子的那雙手。如果你因為筷子一個勁往自己的碗里扒拉東西而討厭它,那你可就錯怪了筷子。
筷子的造型簡單,花樣卻不少。有黃金的,有玉石的,有象牙的,有竹木的。筷子的花樣可以代表身份地位和財富,卻與食物的味道和進餐的心情毫無關系。
筷子的世界里,最講究的是團結協作。兩根筷子,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取其所需如愿以償。
勺
在鍋子里的時候,勺是一個成功的攪和者,它的工作思路就是兼容并包,用繽紛的個性調就人間美味。
在碗里的時候,勺是一個受人控制的分配者,取予之間,或勢利、或公平,盡顯世態炎涼。
(編輯 子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