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就這樣忙忙碌碌地過去了。直到晚上,站在衛生間的鏡子前,他準備卸掉一天的疲憊時,才發現了這個問題。
原來,自己一整天都是反穿著T恤的啊。
大概是昨晚脫衣服時反著脫的緣故吧,早晨時間緊,又想著工作上的事,所以沒看正反就匆匆套在身上,鎖門上班去了。可這一整天他不知接觸了多少人,怎么一點異樣也沒有呢?上午參加了一個會,中午與客戶聚了餐,下午還到兩個單位辦了事情,光近距離握手的人就達十多個,怎么沒一個人發現他反穿T恤呢?不會是有人明明發現了不便指出以免使他難堪吧。
對著鏡子,他仔細看,反穿T恤還是很容易能看出來的,光那一道道淺色的鎖邊就很扎眼。如此明顯竟然在一天中讓眾多的目光毫無異樣,這真是咄咄怪事。因為他自信自己還是很敏感的人,別人的目光他一般能讀得懂。于是,他撥通了今天跟他接觸最多的同事小林。小林是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平時觀察人的衣著挺在行的。然而當他問起自己今天的穿著有什么特別之處時,小林竟一頭霧水,不知他話里的玄機,還以為他故意賣什么關子呢。當他確認她的確沒發現什么特別時,只好把今天反穿T恤的事說了。小林笑了,“都這么忙,真的沒注意。即便有人注意了,也說不定認為你有意耍酷呢。”小林頓了頓,“還別說,我正要怪你呢,我花了那么多銀子買的名牌衣服,今天也穿在身上了,你竟然沒拿正眼瞧一瞧。”是啊,那么忙,他根本沒注意小林今天穿的什么衣服。
他想起有次參加朋友的葬禮,竟不小心穿了件紅色調的上衣。當時意識到這個問題時,他立刻覺得自己成了所有目光的聚焦點,一時間尷尬非常,以至于冷汗濕了后背。而事實卻是,大家默默地進去,默默地出來,目光都投在遺體和其親屬的身上,根本沒在意他穿的什么顏色的衣服,更沒人注意他的情緒變化和后背上的汗漬。
他突然明白了,人們的目光都是向內的,所有向外看的目光其實都是為了向內探詢自我而發出的。許多時候,我們都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就是這個小小世界的中心,肯定有許多人注意著我們,觀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而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在影響著其他人,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生活很煩雜很累心,大家都在自顧不暇地忙著各自的事,除非有必要,否則很少有人去專門關注別人。人從來都是對自己最感興趣的,都是為了證明和實現自身的價值而存在的。由此看,平時為衣著的搭配所費的心思,為一言一行所付出的琢磨,好些都是白費的。不信?你明天西裝革履出門,故意不穿襪子,試試看,肯定不會引起周圍的大驚小怪。即便有人看見,也許認為這是個性,因為,這是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編輯 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