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氣漸退,涼風新起,天高云淡,水凈月清。
秋,是一首清淡悠遠的山水田園詩,秋日的樹則在田園詩中點綴一行行高低錯落明媚鮮艷的韻腳;秋,原本有點蕭條與凄清,是樹讓秋充實了,豐盈了。
所有的樹到了秋天,仿佛也到了一個極致,不是春日單純朦朧的青澀,也不是夏日籠統一團的翠綠,而是一幅色澤鮮明的油畫。一夜之間,樹猶如神助,一下子得了如此多的顏色和光彩,于是樹看上去千姿百態,色彩繽紛,青青黃黃綠綠紅紅,深深淺淺濃濃淡淡,黃是耀眼的黃,綠是濃密的綠,紅是燃燒的火,很是壯觀。還有一層灰一層紫一層藍一層綠,挨呀擠呀,爭著把自己納進秋的鏡頭。秋日的樹讓人炫目、羨慕。
不是嗎?你看,白楊樹葉片綠中泛黃,在風中翻轉著,呼啦啦作響;那銀杏啊,漫天的金黃閃亮了整個世界,瞧上一眼,黃色便沁到心里,洇開一片;楓醉了,滿頭滿臉的紅,那紅,是層次分明,猩紅、粉紅、鮮紅,如珊瑚灼海,紅云萬匹,恍若“萬千仙子洗罷臉,齊向此處傾胭脂”。間雜嫩青老綠的松柏,美不能言。就連臨水之樹,倒影亦是潑紅嵌黛,光鮮明亮,偶有雁兒穿梢而過,直疑是人間仙境。
樹與秋的相逢,可是初秋的一場愛戀、深秋的一次惜別?樹對秋傾盡了生命中的所有。
樹用一春一夏的生發成長,于秋日悄悄地捧出無數碩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而眾多奉獻者中,有樹的每一個品種每一個名字。這些名字都沉甸甸地化作秋的美麗別稱:金秋。
樹與秋同進共退。樹葉的生命在深秋走到了盡頭,飄落無語,樹葉下落的姿勢輕悄曼妙,那是樹與秋美麗的擁抱。四季分明才是真正的四季,落葉之美無法形容,且不會讓人覺得傷感。都說努力應從春日始,竊以為卻是秋天方能給人們以無言的啟示,正是目睹了秋日落葉的從容靜美,才會有種強烈對比,更加理解生命的本質和意義,進而催人奮進,教人惜時,將平生的理想抱負醞釀一冬,來年開春厚積薄發。
即使葉子全掉光,樹細細的枝杈如同蛛網,它也會伸展柔韌的枝條,疏疏勾勒,在藍色天幕上隨意畫出萬千種形態各異的圖畫。即使落到地面的葉子,也要用最后的力氣將地面鋪成紅紅黃黃的地毯,任憑孩子跳過,行人踩過,秋風巡察,秋雨點將。
不察覺自己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樹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多美。樹看不見,樹只知道用自己的色彩和生命,涂抹著秋,展示著秋。倘若樹會說話,那便是樹最純樸最美麗的語言。
如果大地沒有了樹,山是孤獨的,水是寂寞的,鳥的窩搭在哪呢?風又會和誰打招呼呢?而秋,還有什么意義呢?湖泊、秋天、斑斕的樹,讓人神往的童話仙境,不事張揚且能蕩人魂魄的,莫過于秋日的樹,此時的樹,走進
了一種境界,濾去春夏之際的浮躁喧囂,變得沉穩安靜,淡定通達。
山頭,路邊,庭園,溪澗,一棵棵一行行一片片,樹,仰視俯視,近看遠觀,皆是圖畫。我們仿佛看到:所有的樹,在風里衣袂輕揚,舞之蹈之,萬里秋天之下,樹,壯觀動人至極!
(編輯 子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