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初冬,我賦閑在家,整天無所事事,便隔三差五地爬上我居住的那座七層樓去散心。往往一待就是小半天,看云舒云卷,觀日出日落。
不知是被人淘汰呢,還是遭人廢棄?樓頂平臺上橫七豎八地杵著10來盆叫不上名字的花木,它們荒蕪落寞,無人問津。
原先,我沒怎么在意,總是視而不見;后來,隨著登樓次數的增多,開始瞅那么幾眼;最后,發自內心地關注起來。我知道那些花盆有幾個是塑料的,有幾個是粗瓷的,還有一個竟是用爛臉盆改裝的。盡管材料不同,大小相異,但有一點是相近的,那就是每一個花盆里的花木或焦黃枯萎,或殘枝敗葉,彌漫出一種淡淡的寂寞與無奈。
我曾想給他們澆水、修枝,但一想到“師出無名”便放棄了。
我曾想給他們松土、施肥,但一想到這么高的樓層,即使花紅葉綠,又有誰知?于是作罷。
我唯一能做的是將花盆擺放整齊一些,再整齊一些。
時光在我往返樓頂的腳步聲中悄然流逝,那些花木依舊憔悴、萎蔫,每況愈下,先前的那種淡淡寂寞宛如一叢生命力極強的藤蔓,葳蕤著在平臺上蔓延開了。不見一只螞蟻來拜訪,也沒有一只飛蟲來做客,唯有凄風苦雨常來造訪,使寂寞更加黏稠、綿長。
天氣變得一天比一天寒冷,寒風凜冽,霜凍過后花木的葉子全禿光了,這里愈發顯得蕭索、頹敗。那棵栽在爛臉盆里的花木耐不住嚴寒,守不住落寞,連枝帶葉枯死了。沒有了生命的軀干,很快被朔風攔腰斬斷,不知拋向何方。我不忍心看它們那副奄奄一息、苦苦抗爭的身影,心里暗暗擔憂:它們怕是熬不過這漫長的霜凍期。從此,我再沒有登樓。
一天,風和日麗,突然想起樓頂上的那些花木,便三步并作兩步跨了上去。一抬頭,往日寂寞、蕭索的平臺上一派新綠,幾十株花朵正在花盆里迎風招展,競相怒放。我目瞪口呆,簡直難以置信,先前那些萎蔫、頹敗和瀕臨死亡的生命里,竟然蘊藏著一個爛漫的春天、燦爛的花季。我上看下看,前看后看,卻叫不出花名兒,只見粲然綻放的花朵姹紫嫣紅,千姿百態。這樣一邊觀花,一邊感嘆,一絲酸楚意味徐徐襲來,頗覺花兒開得不易,更覺花兒開錯了地方,就在我遺憾地抬頭天地之間,一雙彩蝶不知從哪兒輕盈地飛舞過來,不一會兒,幾只蜜蜂不期而至。這些小精靈們熟稔地繞著鮮花不停地狂舞、歌唱,蝶兒翩翩,蜂兒嗡嗡,剎那間,一個熱熱鬧鬧的世界奇跡般地呈現在花的笑靨上——花開不寂寞。
凝望著這些生機盎然、生死共濟的堅強花木,我突然大徹大悟:花木們無怨無悔的追求,千辛萬苦的磨難,一點一滴的積蓄,不正是為了實現“花開不寂寞”這個堅定的信念,才百折不撓,活出了今天的精彩嗎?
現實生活中,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總有少數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步履維艱,度日如年,他們中的一些人因自身的劣勢而自慚形穢,無意苦爭春,錯失了人生平臺上那一次又一次展示自己花季的絕好機會。其實,有時候,我們就像平臺上那些無人問津的花木,遭人遺忘,飽經風霜,不時會陷于一種生存的窒息狀態,或是處于絕望的境地。這種時候,對于人的生命而言,信念才是每一個人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盡管堅持信念,要忍受寂寞漫長的霜凍期,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艱辛,但只要“花開不寂寞”的信念還在,不懈進取,寂寞的人生平臺上總會開出絢麗的事業之花。
(編輯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