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藝術具有高度概括力。有些楹聯對名人的概括,就堪稱“一聯道盡一生”。
(一)
位于山西省霍州市的韓信墓祠前有這樣一副楹聯:
生死一知己;
存亡兩婦人。
此聯僅僅10個字,就極為精當地概括了韓信的一生。
上聯“生死一知己”,指的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初在項羽部下從軍,后改投劉邦,仍沒有得到重用。韓信憤然出走,被蕭何連夜追回,極力向劉邦舉薦,拜為大將。后來劉邦當了皇帝,反而猜疑韓信欲謀反,被蕭何誘到長樂宮,為呂后所殺。此即所謂生與死皆與他的知己蕭何緊密相關。
下聯“存亡兩婦人”,指的是韓信投軍之前,食不果腹,差點餓死,幸遇一洗衣婦人把他接到家中,食宿了10多天,才保住了性命;韓信后來的亡,是被劉邦之妻呂后所殺。這就是他的存和亡,系于兩個婦人之手。
(二)
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以千秋忠義、勇冠絕倫的形象流傳于世,因而自古到今,贊譽不絕。人們不僅建廟立祠來紀念他,而且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有所謂“孔夫子,關夫子,萬世兩夫子”之說。
然而關羽也是人,且并非完人。他一生中既有功也有過。在河南省周口一座關帝廟中,有一副楹聯這樣評價關羽:
匹馬斬顏良,偏師擒于禁,威武震三軍,爵號亭侯公不忝;
徐州降孟德,南郡喪孫權,頭顱行萬里,封稱大帝恥難消。
上聯選擇關羽一生中的典型戰功予以贊揚,實事求是;下聯則指出他喪師辱命的過失,言之有據。此聯對關羽的評價是正確的——有功有過,有榮有辱,展示了作為人的關羽的本來面目。
(三)
我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故鄉——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的武則天廟內,有一副楹聯格外引人注目:
六宮粉黛無顏色;
萬國衣冠拜冕旒。
上聯形容武則天嬌美絕倫,使“六宮粉黛”那些漂亮的美女顯得黯然失色。下聯中的“冕旒”,本指皇帝戴的帽子,這里借指皇帝,意思是許多國家的使臣都朝拜政績顯赫的女皇帝。
此聯從“美貌”和“政績”兩個方面,歌頌了武則天的超群和非凡,也是對她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實寫照。
(四)
清代著名文學家梁章鉅,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筆耕不輟,著作頗豐。他晚年時仍致力于編書寫書,相繼完成了《楹聯叢話》《楹聯續話》《楹聯三話》《巧對錄》等著作。
梁章鉅70壽辰時,友人王叔蘭給他送了這樣一副壽聯:
二十舉鄉,三十登第,四十還朝,五十出守,六十開府,七十歸田,須知此后逍遙,一代福人多暇日;
簡如《格言》,詳如《隨筆》,博如《旁證》,精如《選》學,巧如《聯語》,富如詩集,略述平生著述,千秋大業擅名山。
這副壽聯,概括了梁章鉅一生的主要經歷和主要著作,對其作出了恰當而中肯的評價。同時,亦顯示了友人王叔蘭對梁章鉅的一片賀壽和欽佩之情。
(編輯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