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意思就是說,話不在多,而在貼切與恰當。
馮亦代自幼深受文學熏陶,偏愛詩賦,上學后癡迷“雨巷詩人”戴望舒,自己也嘗試著寫詩,可總是進入不了狀態。后來,馮亦代在香港與戴望舒不期而遇,便拿自己的習作向戴望舒請教。數日后,戴望舒對馮亦代說:“你的稿子我都看過了。你寫的詩,大部分是模仿的,沒有新意,不是從古典作品里來的,便是從外國名篇中來的,也有從我這兒來的。我說句直率的話,你成不了詩人。不過,你的散文可以,譯文也行,你該把海明威的那篇小說譯完。”之后,馮亦代及時轉身,走上了散文與翻譯之路,并終成大器。
18歲入行的臺灣歌手伊能靜,出道時飽受非議。有人說她不夠漂亮,有人說她聲音太嫩,還有人說她學歷太低。有一次,她和“大姐大”蘇芮同臺演出。因為生病,唱得很差,與本來就是實力派的蘇芮一比,更是相形見絀。于是,唱完之后,伊能靜心情沮喪,欲哭無淚。晚飯時,坐在身旁的蘇芮察覺到了她的郁悶,問明原因后,耐心地安慰她:“你的歌,如果用我的聲音來唱,多么不適合,你能想象嗎?所以,你不要難過,因為你的特色是無法取代的,也是因為你的特色,你的歌迷才會喜歡你,所以好好發揮自己的特色才是最重要的!”后來,伊能靜抱著“不爭第一,只做唯一”的心態唱歌,唱出了屬于自己的天空。
英國少年艾金森,因為長得憨頭憨腦,加上行為舉止笨拙幼稚,成了同學們的戲謔對象。走上社會后,還是因為那張憨態十足的臉和笨拙幼稚的舉止與工作無緣,極度自卑的艾金森四處碰壁,苦惱至極,整天消極地躲在房間里喝酒、睡覺。艾金森的母親是個花匠,她將兒子帶到花園里,指著各種各樣的花草說:“每種花都有開放的機會。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只是還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時機。但是,花草在沒有遇到適合自己開放的季節時,需要吸收養分和陽光,儲蓄足夠的能量。所以,你也要儲蓄足夠的能量,那就是學習更多的知識,經歷更多的挫折,積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待屬于你的季節……”艾金森從母親對自己充滿信心的目光中站了起來。幾年后,他飾演的“憨豆先生”走紅英國,享譽世界。
“贈人以言,重于珠玉。”比珠玉更貴重的話就是:對迷惑的人說的點醒的話,對沮喪的人說的鼓勵的話,對受窘的人說的解圍的話,對無助的人說的支持的話。
(編輯一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