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襲僧袍,名曰:海青。
海青多為青灰色,開始只覺得它款式太舊、太土,寬寬大大地掛在身上。到寺院去,偶有穿著海青的師父從游人香客間穿行,似乎就是紅塵里寫實了的一縷寂寞了。
我居住的樓內,有一位佛家的居士,單身,有一份很體面的職業,過著還算富裕的生活,年齡不大,平時有許多時尚的衣衫,夏日的時候也多是曳地的長裙,擋不住的風韻。而她,總有一些日子是著了海青的,大概是在佛家的特殊日子,總能見她一襲海青,素面朝天,在樓梯間飄然而過。讓人覺得她,雖在俗世里生活,這海青卻隔絕了諸多的塵事繁瑣。
今春去了南京雞鳴寺。傍晚時候正是師父們的晚課時間,大殿內著了海青的師父們齊聲吟唱。我站在殿外,有些不重禮節地向內張望,那些曾經在紅塵中的女子,不論年齡長幼,身體胖瘦,均是相同的海青袍,毅然決絕的樣子,遮蔽著紅塵的萬般風情。
才覺得海青是一種寬大,佛家的智慧也體現在這一襲僧袍里。
倘若不是佛門弟子呢,像那位居士,在諸多華美的衣衫里也備上一件海青。
同樣是女子,愛美、顯擺、攀比,似乎都不為過,本性使然吧,衣柜里永遠缺少了一件衣服。每到換季的時候,平時衣著并不時尚的妻子也會提醒我,是不是該給她買件新衣了,去年的那款,已經穿不出門去了。聽口氣,似乎穿了過時的衣服,會被城管的人揪著,攆回家來,由此讓人相信,時尚其實是一件最不靠譜的事情。前年的時尚,今年就成了被人譏笑老土的標志了。對女人而言,走到大街上,如果能遇到一位完全和你一樣著裝的女子,那必定是自己著裝的失敗,缺少個性,沒品位。
我開始敬佩那位居士的智慧。她在那些推陳出新、萬紫千紅的時裝里,獨愛這海青,因為海青的包容、安寧,把自己隱在海青之內,不是對時尚的逃避,而是選擇了一種更加從容和淡定的生活態度,愛上海青,才真是愛上了這世間的紛擾。
女人的衣柜里缺少的是這件海青嗎?也未必就是。不是要每個女人都做居士,但起碼要有海青的那份飄逸出塵的清凈之心。
(編輯子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