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暖花開的到來,各種皮膚過敏患者開始了最難防護的疾病高發時節。花粉會在空氣中形成一種漂浮物,一些過敏性體質的人吸入后就會引起皮膚過敏。同時,春季陽光充足,陽光中的紫外線容易誘發日光性皮炎,表現為脫屑、瘙癢、干疼等癥狀,也有的表現為紅斑、丘疹和鱗屑等。此外,不注意開窗通風,氣候轉暖后,空調中滋生的螨蟲,在空氣中飄浮,吸入人體后會引起過敏。
防止過敏的最好辦法就是減少接觸,外出時盡量做好防護。易過敏的人在春季應少曬太陽,少到公園等地方去。以往有過日光性皮炎、季節性皮炎的人,要注意盡量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不要使用堿性的化妝品和香皂。另外,還要注意房間通風,保持空氣的清新和流通。對于一些癥狀嚴重的過敏患者,可根據醫囑服用一些藥物。食療是預防皮膚過敏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患者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
紅棗等養脾甜食: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較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部分熱量可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蜂蜜: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暖還寒,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春芽:春日食春芽。孔子說“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食物就不吃。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
韭菜: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有天然“偉哥”之稱。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頭茬韭菜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頭茬韭菜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干時加些頭茬韭菜,格外芳香可口。
春筍:被譽為“素食第一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肴。
櫻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譽,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櫻桃果實肉厚,味美多汁,色澤鮮艷,營養豐富,其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 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春食櫻桃可發汗、益氣、祛風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櫻桃屬火,不可多食,陰虛體質者應忌食或少食。另外,草莓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菠菜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預防燥熱有益處。中醫也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蔥、姜、蒜: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春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蔥、蒜營養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愛吃的小蔥炒雞蛋或小蔥蘸醬,都是很有營養和順應節氣的最佳吃法。
對于需要滋補調養的人,可以用西洋參、龍眼肉、黨參、黃芪等燉雞或瘦肉等,或選用金銀花、菊花、甘草、烏梅泡水飲用,每日一換,有良好的預防皮膚過敏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過敏體質的人一定要忌服“發物”,如蝦、蟹、咸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