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西到廣州打工的龐旭良拿出2萬元積蓄,在妻子李敏工作的書店附近開了一家小飯館。龐旭良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卻賺不到什么錢。這時,李敏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她在書店上班時發現,那些配有光碟的烹飪書籍很受城市女性的歡迎,她從中受到啟發:我可不可以開一家既賣書又教顧客烹飪技術的特色店呢?經過兩個月的籌備,龐旭良停止了餐館的常規經營,李敏也辭去了書店的工作,兩人開始一起重新裝修,將店鋪改裝成三個區域:一是“休閑閱讀區”,二是“烹飪示范區”,三是“美食餐飲區”。
龐旭良還在店里設置了一個3平方米大小的操作臺,擺上電腦,既可通過訂閱、郵購和網購等途徑購買烹飪書籍,也方便今后向顧客推出會員制和網上銷售等服務。隨著他的“烹飪書店”正武開業,好奇的顧客紛紛光臨,或選購書籍,或現場學手藝。如果有顧客對某道菜的烹飪方法不甚了解,龐旭良就會親自烹飪示范,保證讓顧客學會。當然,顧客需要額外支付一定的費用,美味食品則由顧客當場食用或打包帶回家。如果顧客買回書籍后,發現學不會,也可以隨時帶上書和備料到書店來,要求店主示范烹飪,直到學會為止。后來,龐旭良又針對打工者和新婚夫婦分別推出烹飪培訓服務,同樣大受歡迎。
經過幾年的精心經營,龐旭良的“烹飪書店”如今已擁有3000種烹飪書籍,既可零購也可借閱。他還經常組織一些美食愛好者開展“換書會”和“烹飪賽”等活動,調動和刺激顧客的消費欲望。由于囊括了書籍銷售、烹飪培訓和自助餐飲等多種經營,他每月都能純賺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