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太I系豬是由重慶市巴南區畜牧獸醫站站長冉元智研究員為首席專家培育成功的第一個重慶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豬新品系,是一個產崽數、胴體瘦肉率都高的雙高品系。具有很高的種用價值和推廣價值。渝太I系豬是由太湖豬、長白豬、漢普夏豬在復雜雜交的基礎上經過5世代選育育成的專門化母本品系。該系豬具有產崽數多、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母豬發情征兆明顯、容易觀察配種、耐粗飼、泌乳力強、護仔性能好等特點。
一、外貌特征
渝太I系豬體質好,體型中等大小,結構勻稱、背腰結合良好。全身被毛白色(98.57%),偶有(1.43%)黑、花色小斑,黑、花色面積較小,在身體不同區域均可出現,沒有固定位置。頭中等大小、清秀,額稍有皺紋,嘴直、中等長,面平直,耳中等大小、下垂。體軀中等長,背腰平直,臀部豐滿。尾根高,腹稍大略下垂,乳頭平均7.5對以上,奶頭中等大小、對稱排列,發育良好。四肢較高,直立堅實、中等粗細、肢勢正常。尾中等粗細,公豬尾長平均34.00厘來,母豬尾長平均33.29厘米。肋骨14~15對。
二、生產性能
1、產崽數多。隨機從農村養殖戶中調查了渝太I系豬的繁殖成績,第一胎和第六胎共調查133窩(其中第一胎21窩、第二胎21窩、第三胎29窩、第四胎28窩、第五胎20窩、第六胎14窩),同時與榮昌母豬185窩的繁殖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瀹太I系豬窩產活崽比榮昌母豬多4.47頭,初生窩重多11.03公斤,斷奶窩重增加213.84公斤,成活率高3.58%,多耗仔豬飼料294.78公斤、母豬飼料111.50公斤。
2、生長速度快。從農村養殖渝太I系雜優內豬中隨機調查240頭(其中1~3世代的雜優肉豬各40頭、4~5世代的雜優肉豬各60頭),其平均日增重達603.22克,耗料指數為3.28,這是因為約×渝肉豬含75%的外血,同時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生長快,節約飼料。
三、適應性與抗病力
在農村飼養條件下,因重慶氣候夏天高溫炎熱,冬天低溫高濕寒冷,春秋兩季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8.6℃,最高氣溫41.7℃,最低氣溫-1.8℃,野草資源豐富。農民稱母豬為草豬,這是因為豬的傳統習慣飼養上母豬多以青粗飼料為主之故。
渝太I系豬育成于高溫、高濕的重慶市巴南區,因而在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下,表現出優良的耐粗飼和對高溫、高濕的適應性及較強的應激反應和抗病力,呆食習性、繁殖性能、生長發育、抗逆性等均無異常表現,完全適合在中國廣大南方地區推廣飼養。
四、開發利用前景
渝太I系豬是采取三個品種復雜雜交,并利用高產基因及母體效應選育成功的一個育成品種,是一個專門化母本品種,可以用大約克夏、杜洛克、長自等公豬進行二元雜交生產優質肉豬,其雜交豬的胴體瘦肉率達60茗以上,可達到出口外銷標準。因此,渝太I系豬的育種使繁殖性狀和胴體品質兩個負相關性狀的選育得到兼顧和統一,可以作為母本品種大量推廣利用(彩圖參見81頁圖10)。(重慶市巴南區畜牧獸醫站 易永碧康萬久郵編: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