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一所民辦學校的副校長。今年6月初的一天,我校初二(3)班班主任經過學校同意組織學生舉行了一次登山活動。在活動前,班主任針對登山的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但是,在登山比賽過程中還是出了問題:學生張某(14周歲)與王某(14周歲)跑在最前而,眼看張某將要第一個登上山頂,緊隨其后的王某突然拽了張某一把,致使身體失去平衡的張某突然從山上摔了下去,幸虧有兩名同學勇敢地迎上去接住了張某,張某才沒有滾落到山底,但張某的身體還是受到了傷害。老師和同學及時將張某送到醫院救治,經醫生診斷,張某的兩根肋骨骨折,住院治療了一個月,花去醫療贊9000余元。張某及其家長認為,張某是在學校組織的登山活動中被同學拉扯摔傷的,學校和拉扯他的同學王某及其家長應負賠償責任,其中學校要負主要責任。請問,在登山過程中被同學托扯摔傷,學校應承擔賠償責任嗎?
讀者 姜雨庭
姜雨庭讀者:
關于未成年學生在學校學習或者活動中發生傷害事故,所在學校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根據我國《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規定,關鍵是看學校對學生的這一傷害事故的發生是否有過錯,學校以及學校教師的行為與這一傷害事故的發生是否有因果關系。從你介紹的情況來看,學校對學生張某受到傷害事故的發生沒有過錯,學校和學校教師組織登山的行為與這一事故也沒有因果關系,因為學校組織初中二年級的學生進行登山活動沒有什么不適宜,完全是正當的,并且在登山前也進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在張某受傷后及時送到醫院救治,從法律的角度看,學校完全沒有過錯。如果認為凡是學生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受傷學校就要承擔賠償責任,那么學校就什么活動也不能組織了,學校甚至也沒有辦法辦下去了。本案中學生張某受到傷害,雖然是在學校組織的登山活動中發生的,但從法律上說與登山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張某受到傷害的直接原因,是在登山過程中被緊隨其后的同學王某突然拽了一把造成的,是同學王某的行為導致了張某受到傷害,因此也可以認為,同學王某有一定的過錯,因為他作為一名14周歲的學生,應當認識到這樣做的后果,但他還是這樣做了。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的規定,未成年學生違反法律法規規定,違反社會公共行為準則、學校的規章制度或者紀律,實施按其年齡和認知能力應當知道具有危險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為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張某所受到的傷害,依法應當由王某及其家長承擔賠償責任,學校沒有責任。
福建 周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