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如果所學的知識與現實聯系較少,所學的學科不能給人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樣的學科往往很難得到社會和家長的重視。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把歷史課變成與現實緊密聯系、用處廣泛的綜合性學科。
在教學時,筆者經常讓學生把自己學到的歷史知識與現實密切聯系起來,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去解決現實中的相關問題,或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到歷史中尋找答案。比如,為什么要堅持改革開放政策?我們可以在歷史中找出答案。滿清王朝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使泱泱中華與世隔絕,造成信息閉塞,逐步落后于西方,最終招致了鴉片戰爭的炮擊,轟開了鎖國的大門,使炎黃子孫蒙受了百余年的恥辱。試想,如果不堅持改革開放政策,就會與世界各國割裂開來,中華民族就會喪失生存發展的活力,中國就會因落后而挨打。因此,堅持改革開放政策,既有其歷史依據,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再比如,美國為什么接二連三地制造反華事件?從聯合國人權會議上的反華提案到對中國內政的嚴重干涉,美國為什么這么蠻橫無理?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到歷史中尋求答案。從鴉片戰爭的《望廈條約》到十九世紀末的“門戶開放”政策對中國的任意宰割,從侵朝戰爭的爆發到侵越戰爭的結束,從慫恿反華勢力猖獗活動到直接侵犯中國主權,無一不暴露出美國總想挫敗中國、稱霸遠東、雄視全球的狼子野心。中國人民應該怎樣應對呢?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到歷史中去尋求答案。從歐洲的發展歷史到美國人民的現代心聲、從亞非拉的反殖民斗爭到世界多極化的逐漸形成,不難看出,反對霸權主義、抨擊強權政治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流,和平共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誰將走向世界人民的對立面,成為世界人民的公敵。因此,我們首先要在輿論上大張旗鼓地揭露其本質,讓它的狼子野心昭然顯露,讓世界人民都起來譴責它、撻伐它,使它在政治上陷于被動孤立的境地,遭受全世界人民的強烈反對。另外,我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振興科技教育,大力發展經濟,強化自己的綜合國力,才能在根本上保家衛國,維護祖國領土的神圣尊嚴,挫敗一切敢于來犯之敵。
學習歷史的重要意義關鍵在于可以從中啟迪智慧,使人接受教育,讓人辨別真偽、區分善惡,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用于指導自己的工作和實踐,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比如為什么要愛國?怎樣才算愛國?不愛國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在教學中,可以從有關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中,讓學生去分析理解。要讓學生認識到只有那些國民具有強烈的愛國熱忱、高尚愛國情操的國家。民族凝聚力才會強,經濟發展才會快,國家才會繁榮富強,才不會招致外敵的欺凌和侵略。讓學生體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信念,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在平日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筆者經常用歷史知識去教育學生,使學生在掌握一些歷史知識的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某學生,父親已去世,母親操持一家生計。母親由于工作忙,所以無暇管教他。他平時作業不做,家務也不干,閑得無聊就逐漸與一些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筆者了解到上述情況后,對其進行了馬拉松式的耐心疏導和教育。我給他講了歷史中眾多名人的成長故事,也給他講了古今中外許多國家的興亡史。使他知道,古往今來,競爭成為人類進步的動力,競爭也使優者勝、劣者汰。尤其是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不學無術就意味著失去生存空間。只有學有所長,才能立足于社會,服務于人類,貢獻于祖國,福蔭于子孫。終于,他從混沌的游玩之中悔悟過來了。但又懼怕如果不再與“哥們”混了,他們就會對他不客氣。我就對他說,既然你們經常在一起廝混,肯定什么話都可以講,你不妨運用老師給你講過的歷史知識去教育他們,開導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的知識淺薄,要利用閑暇的時間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做些有益于社會和人民的事。這樣,祖國不會虧待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未來子孫也會銘記他們。他果然利用我教給他的方法,不僅使自己擺脫了昔日“哥們”的糾纏,能夠安心學習,而且還幫助那些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浪子回頭”。
學生只有嘗到運用歷史知識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甜頭,才會真正意識到歷史課的重要性。它能給人們以借鑒、反省、啟迪。這樣,歷史學科才能得到家長和社會的重視,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預期效果。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