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收了六萬元,總共退了六萬元,但法院還是以受賄罪判處他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他就是璧山縣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雷建偉。
收錢
今年53歲的雷建偉,2001年10月出任璧山縣市政管理局局長,2007年4月至案發時,先后擔任國有獨資公司璧山城投董事長、璧山縣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璧山縣緊臨重慶主城,得益于良好的區位、交通、資源優勢,縣城發展迅猛,眾多工程建設項目紛紛上馬,標的2500余萬元的“北組團A區”道路工程就是其中的一個。
雷建偉供職的璧山城投(甲方)經璧山縣政府決定,成為該項目責任單位,承建方(乙方)為重慶第三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項目負責人唐某。
該項目2008年5月開始施工,原計劃于2008年10月完工,但是由于更改設計等原因,工期被拖延,工程款按照進度支付了1050萬余元,還有1500萬余元沒有支付。
根據相關規定,工程進度款的撥付,由乙方根據工程進度和合同約定向甲方申請,甲方再根據乙方的申請向璧山縣財政局申請撥付。時任璧山城投董事長、對工程進度款支付有著重要話語權的雷建偉,自然成了承建單位的重點公關對象。
2008年中秋節前的一天,雷建偉忙完手頭的工作,準備動身回重慶主城,唐某打來電話說要請他吃飯。按照電話約定,唐某開車到雷建偉所住的小區門口接他。
上車后,唐某一邊說著“感謝關照”、“中秋節快樂”之類的話,一邊將一盒月餅遞了過去。雷建偉接過一看,發現里面有只包扎嚴實的黑色塑料袋,敏銳的他立刻意識到里面可能是現金。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大禮,雷建偉說:“大家都是朋友,何必這么客氣……這個黑袋子嘛就不要了,月餅還是可以吃的。”于是將月餅盒內的塑料袋拿出來,放在車子排擋旁邊,月餅盒放在自己的座位腳下。
隨后,兩人到了加州城市花園潮州蛇館。臨下車前,唐又一次把錢塞了過去,被雷建偉再次婉言拒絕后,只得裝回挎包里,和雷建偉的幾個親友一起進餐館吃晚飯。
吃完飯,唐某趁其他人離開包房、和雷建偉獨處之機,再次將裝有現金的塑料袋拿出來給他。這次,雷建偉稍作推辭便收下了。回家后打開一看,整整四扎百元新鈔,一共是四萬元。
退錢
雷建偉在建設領域工作已久,當然清楚唐某送錢給他無非兩個目的:一是感謝他及時支付工程進度款,二是希望在諸如更改工程設計等方面得到關照。
他想,既然別人有求于自己,拿點“感謝費”也不算無功不受祿。然而,忐忑不安的情緒還是時常糾纏著他,他多次考慮要將此款退還,但最終沒有下定決心。
2008年11月左右,璧山縣委一名領導在一次會議上說,在清理在建工程中,有些單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其中點到了縣市政管理局的名,說該局不但不停工,反而加快工程進度,要求紀委監察部門依法進行查處。
2009年2月5日,璧山縣檢察院在縣核算中心調取了該局及下屬單位的財務賬簿和憑證,下午到該局調取有關工程合同復印件,這一情況傳到了雷建偉耳朵里。
而正在接受調查的該局某工程正是唐某承建的。在這風口浪尖的時刻,收受唐某錢的事無異于一枚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
2009年2月6日,當唐某再一次將袋子里裝有兩萬元現金的一瓶茅臺酒送給雷建偉后,雷經過反復盤算,認為只有把錢趕緊退給唐某,才不會惹火上身。
于是,第二天,雷建偉就把唐某約到加州城市花園對面的一茶樓里,把前后兩次收的六萬元錢退還給了他,并囑咐他此事一筆勾銷,對誰也不要提。
領罪
正所謂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2010年3月,南岸區法院審理后認為,雷建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他人好處費。2008年中秋節期間收的四萬元,在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將錢退還或上交,不存在阻礙其退錢的不可抗拒的客觀事實或條件的情況下,他沒有及時將受賄款及時退還或上交,應以受賄罪論處;第二次收的兩萬元在次日就及時退還,可不以受賄罪論處。最后,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錢從手上過,罪在身上留。此案的判決在社會各界引起一定反響。
南岸區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科的檢察官解釋說,一些貪官受賄后聽到風吹草動,為了掩飾犯罪行為,妄圖通過退還財物逃過法律追究。然而,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早在2007年發布的《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就有關于收受財物后退還或者上交問題的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后,因自身或者與其受賄有關聯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不影響認定受賄罪。也就是說,貪官受賄一段時間后,感到反腐風聲來時再退,仍然是受賄。
何謂“及時”?檢察官稱,法律上沒有具體的期限規定。“及時”的期限,可以參照國家有關公務禮物(包括禮品和禮金等)上交登記的相關規定予以確定。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國務院就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禮品登記作出了規定,并明確“在一個月內交公”的期限。因此,上述司法解釋的“及時”可以參照為一個月。值得說明的是,如果受賄者收錢后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沒有條件退還或上交,等后來有條件時再退還或上交,也算“及時”;對于無正當理由超過一個月才退還、上交財物的,或有足夠證據證明行為人是為了“掩飾犯罪”才退還、上交財物的,均應確定為缺乏退還、上交賄賂財物的主動性和及時性,應推定或直接認定行為人具有收受他人財物的故意。
看來,如果收了錢,認定罪與非罪,關鍵在一個“時間差”,但這個“時間差”可不能玩,只有一個“早”字最保險——當然,早先就不收才最保險!
(圖:無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