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災區(qū)——青川,只要問起唐山志愿者王愛玲,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告訴你,她是青川人民的恩人和親人。地震發(fā)生后,這位“唐山鐵娘子”冒著生命危險,率領10輛大型貨車,千里馳援青川100余天,清運廢墟5萬余立方米,義務為災區(qū)百姓看病、發(fā)藥8000余人次,耗資近百萬元……她的無私大愛感動了300萬廣元人。在她離開青川回唐山那天,當地老百姓自發(fā)組織鼓樂隊、秧歌隊和獅子隊為她送行,“感謝唐山人民”、“向唐山人民致敬”、“唐山人民萬歲”的感激話語響徹青川山谷……
報大恩千里馳援
王愛玲是唐山市古冶區(qū)人,12歲那年,唐山突發(fā)大地震,她和全家人被埋進廢墟,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一天一夜后,她被解放軍刨了出來,同樣幸運獲救的還有她的父親和4個哥哥。然而,在這場大災難中她永遠地失去了奶奶、大爺、姑姑、妹妹和侄女5個親人。
2008年5月12日,四川突發(fā)了特大地震。王愛玲通過電視新聞,看到抗震救災的畫面,被深深感動。得知災區(qū)急需大型自卸車,她眼前一亮,自家不就有兩輛載重40噸的大型自卸車嗎?自卸車是她和丈夫經過多年辛苦打拼購買的,其中一輛才剛買1年,40多萬元的車款,首付20萬,按揭貸款25萬元,兩年還清,月供11000元。
5月14日上午,王愛玲主動向唐山紅十字會請戰(zhàn),要開著她家的兩輛大型貨車趕赴四川救援。3天后,她接到任務,運送急需救災物資到災區(qū)。
5月21日,王愛玲和四哥王增慶、表姐闞翠花,以及唐山紅十字會領隊苗香芹、吉祥藥業(yè)銷售經理張泓、唐山豐潤區(qū)醫(yī)院醫(yī)生盧青梅、6名司機組成“唐山紅十字會志愿者車隊”,開著3輛滿載200多萬元救災物資的大貨車從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出發(fā),奔赴四川地震災區(qū)。車隊12人中有4名司機是王愛玲聘請的,每月工資4000元。
救災如救火,“唐山紅十字會志愿者車隊”一路上晝夜兼程,每輛車由兩名司機輪流駕駛,困了就歪在坐椅上打會兒盹,餓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礦泉水。
5月23日凌晨5點,車隊抵達四川廣元,看到當地大型運輸車輛緊張,王愛玲決定向地震重災區(qū)青川進發(fā)。這是一條極其危險的救災路。從廣元到青川有76公里山路,兩邊都是懸崖陡坡,路面上隨處可見被滾石砸壞的車輛,有的路段巨石橫臥,只打通一條狹窄通道,路旁有的山體已開裂,隨時可能垮塌。司機們小心翼翼地駕駛著又長又重的大貨車,緩緩前行。車隊行至一坍塌路段無法前進,只好繞行另一條坎坷的石碴路,卻遇到一個大坡,大貨車負荷太重,爬不上去,突然打滑,幸好路邊有塊巨石擋了一下,不然便直接墜入深谷之中了。駕駛員膽大心細,果斷地把貨車倒上后面的一個山坡,然后借助下坡的慣性開足馬力沖了上去。
5月23日下午3點,愛心車隊總算有驚無險地抵達青川縣城。他們不顧疲勞,找到抗震救災指揮部,要求分配任務。青川縣副縣長梁義兮緊緊握住王愛玲的手,激動地說:“歡迎啊!我們這里正需要大型車輛清理廢墟,你們來得太及時了。”
施大愛感天動地
地震后,青川縣城一片廢墟,到處都是滿臉驚恐、無家可歸的受災群眾,到處都能聽到失去親人悲痛欲絕的哭聲……
面對這些無助的受災群眾,王愛玲落淚了,動員隊友們說:“哥們兒、姐們兒,給老百姓捐點錢吧?”大家沒有絲毫猶豫,拼湊了1萬多元。王愛玲對幾位當地老人說:“你們招呼大家都上這里來,困難的給100元,特別困難的給500元。”現場數百名受災群眾連連擺手,七嘴八舌地說:“你們大老遠跑來救災,錢就不要了。”王愛玲和伙伴們堅持把錢分發(fā)下去,受災群眾感動得哭成一片。據不完全統(tǒng)計,王愛玲在青川抗震救災期間,先后捐款5萬多元,資助了40多名小學生。
天黑了,王愛玲等人蜷縮在一家制藥廠垮塌的圍墻外面。61歲的董金蘭大媽端來一鍋面條給大家吃,王愛玲拿錢給她,她卻說啥也不收:“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咋能收錢呢?”王愛玲急了:“大媽,我們在這里的日子還長著呢?如果您不收,往后還怎么吃您老人家的飯啊!”一邊說,一邊把錢塞給董大媽。
王愛玲等人晚上沒有帳篷,只好坐在墻角打盹兒。深夜12點,20多歲的唐曉燕抱著孩子過來,請王愛玲等人到她家臨時搭建的帳篷內休息。王愛玲等人不肯去。過了一會兒,唐曉燕又來了,志愿者們仍然沒有去。第三次,唐曉燕態(tài)度堅決:“你們不去,我就不回家了。”王愛玲等人只好去了她家的帳篷休息。志愿者們十分勞累,很快進入夢鄉(xiāng),但很快就被嬰兒的啼哭聲驚醒。大家掀開帳篷一看,淚水禁不住撲簌簌地掉下來。原來,唐曉燕抱著孩子坐在四面透風的棚子里,她的婆婆坐在矮桌對面睡眼蒙眬,公公則歪在一邊睡著了,丈夫和小叔子坐在帳篷外打盹兒。多么淳樸的青川老百姓啊!王愛玲等人不由分說地把唐曉燕一家拉進帳篷內,然后到外面一直坐到天亮。
為了盡快安置大批受災群眾,青川抗震救災指揮部決定迅速平整場地,搭建臨時帳篷。王愛玲和她的愛心車隊每天冒著余震,奮戰(zhàn)在最需要的地方,24小時連軸干,用大型自卸車清運瓦礫、廢墟,以最快速度推出了好幾塊場地。受災群眾有了臨時住處,王愛玲等人卻居無定所,到處打“游擊”。后來,他們才在幾位記者和周圍老百姓的幫助下,搭建了自己的帳篷。
地震后,藥品和醫(yī)療器械十分缺乏,從廢墟下?lián)尵瘸鰜淼拇笈鷤麊T得不到救治,痛苦萬狀。王愛玲心急如焚,主動請戰(zhàn)到坍塌的縣中醫(yī)院搶救藥品和醫(yī)療設備。縣中醫(yī)院修建時為了防止有害射線擴散,墻體較厚,且鑲有鉛板等防護層,王愛玲帶領志愿者連續(xù)奮戰(zhàn)四天四夜,用鐵錘砸、鋼釬撬、雙手搬,終于打開通道。醫(yī)療設備很重,他們就套上鋼絲繩,用自卸車往外拖。急需的藥品、醫(yī)療設備搶救出來了,為及時救治傷員贏得了寶貴時間。
青川的山珍市場垮塌嚴重,傷亡較大,廢墟急需清運,王愛玲的愛心車隊隨即轉戰(zhàn)那里。隨著天氣轉熱,雖然噴灑了消毒藥水,廢墟里散發(fā)出來的腐臭仍讓人翻腸倒肚。王愛玲他們連口罩都不戴,一干就是10個小時以上。戴著防毒面具的解放軍官兵看不下去,主動為他們找來了口罩,并強令他們戴上。接連七八天,他們冒著高溫、酷暑奮戰(zhàn),誰也沒叫苦,誰也沒退卻!
在青川的那些日子里,王愛玲的愛心車隊如同一支鐵軍,指揮部派到哪里,他們就沖向哪里。
在一次6?郾4級余震中,王愛玲的一輛貨車被砸了個洞,倒車鏡也被砸壞了,司機頭部受了傷,送到廣元中醫(yī)院縫了17針。當時,謠言四起,說蓄水810萬立方米的石板溝堰塞湖要潰壩,一時間人心惶惶。司機家屬打來長途電話,擔心地問:“行不行啊,不行就回來吧!”但這位司機堅強地說:“咱的命是命,人家的命就不是命嗎?咱不能當孬種,做逃兵。”
在青川抗震救災的濟南軍區(qū)“猛虎師”的官兵看到王愛玲等人沒黑沒夜地清運廢墟,十分佩服。在河堤修建完工的剪彩儀式上,部隊打出了“向唐山志愿者學習”的橫幅,并向他們贈送了一面錦旗,上書“軍民并肩,無私奉獻,抗震救災,建功青川”。
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一行赴青川視察時,親切看望了唐山愛心車隊的全體成員,稱贊他們說:“你們不遠千里來救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我代表中央軍委感謝你們,感謝唐山人民,我們要向你們學習。”
6月15日,王愛玲的愛心車隊準備返回唐山,修理損壞的貨車。青川縣委、縣政府連夜召開歡送會,授予他們“青川縣榮譽公民”證書,并向唐山市委、市政府贈送了錦旗。分別時,數百群眾冒雨為他們送行,許多人失聲痛哭。這時,一支由當地人組成的隊伍,敲鑼打鼓地前來送行,隊伍最前面是一個坐輪椅的女孩,被一位大媽推到王愛玲等人面前,深情地喊了一聲“媽媽”。王愛玲大受感動,用臉貼住女孩的臉,一字一句地說:“青川,我們還會回來的……”
重返青川參加重建
2008年6月20日,王愛玲回唐山僅休息了幾天,就動員全家人,組織了8輛大型自卸車重返青川。8輛大型自卸車中,王愛玲夫婦2輛,三哥王增志1輛,四哥王增慶2輛,表姐闞翠花1輛,兩位朋友各1輛。他們打著“王愛玲愛心志愿車隊”的橫幅,滿載唐山各界捐贈的大米、清油、方便面、藥品等物資和唐山團市委支援廣元小學生的1萬套圖書,浩浩蕩蕩地奔赴四川。王愛玲說:“災區(qū)人民對我們太好了,為了這份情,哪怕死在那里也值。”她把受災物資分發(fā)給300余戶受災群眾,又馬不停蹄地投入災后重建工作中去。
8輛大貨車的到來,大大加快了青川廢墟的清運進度。先后清理完青川勞動局、信用社、武裝部、郵電局、建設局、人民醫(yī)院、居民樓等64座廢墟,他們又承擔了拉水泥、沙石、磚塊、板房等任務。1個多月后,參加抗震救災的各地志愿者撤走了,民兵、武警官兵撤走了,濟南軍區(qū)的“猛虎師”也撤走了,唯有唐山愛心車隊的旗幟還飄揚在青川上空。王愛玲說:“災區(qū)需要我們多久,我們就干多久。”
青川喬莊二小的板房小學開學前,王愛玲購買了4000多元錢的書包、文具送去。到了學校一看,那里沒有圍墻,旁邊有個深坑,很不安全,問及校長,校長無奈地說沒有經費。王愛玲和志愿者們一合計,就捐了1萬塊錢,讓學校把圍墻修好,保證學生有個安全的讀書環(huán)境。
王愛玲把災區(qū)人民當親人,青川人也視她為姐妹。他們在青川支援期間,當地的董金蘭和幾位大媽幫他們搭帳篷,送來被褥、鍋碗、桌椅,每天輪流為他們做飯、刷鍋、洗碗,有時還在一起吃飯,親得如同一家人。當地群眾時常送來土雞、臘肉和蔬菜等,讓王愛玲等人十分感動。
2008年8月25日,王愛玲愛心車隊作為最晚撤離的志愿者隊伍,就要離開青川了。盡管有些割舍不下,但終究要走,正如王愛玲所說,“廢墟清運完了,受災群眾住進板房了,我們也該回家繼續(xù)我們的生活了。”
王愛玲帶領愛心車隊兩次到青川抗震救災,冒著生命危險奮戰(zhàn)近百天,清運了青川縣城多處倒塌建筑和木魚鎮(zhèn)的全部廢墟,與青川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人算了一筆賬,前后11輛載重貨車從唐山到青川、在青川投入運輸的油費,以及各項開支和捐款,王愛玲愛心車隊抗震救災的花費近100萬元。
王愛玲的大愛壯舉,深深感動了青川群眾。青川縣人民政府在致唐山市的感謝信中說,王愛玲不僅是一個名字,一個志愿者車隊,她代表的是一種精神,彰顯的是一種追求。
在紀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兩周年前夕,筆者電話采訪了王愛玲,她幾度哽咽,說:“做志愿者近百天,我不后悔,青川讓我永遠牽掛,如果有來生,我還當志愿者。”當問及她的近況時,王愛玲沉重的話語中透著堅強:“現在生意不好做,我已賣了一輛車,四哥也生了場大病,但日子還得過,一切從頭再來吧。”她說她十分惦記青川的父老鄉(xiāng)親,經常翻看青川人發(fā)給她的手機短信,仿佛又回到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
(壓題圖:青川群眾歡送唐山志愿者)(責編 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