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時間即可遍觀歐洲繪畫史的變遷
以豐富充實的藏品而聞名的布拉格國立美術館,由八個分館所組成,它是波西米亞最大的美術館,其中修德倫堡宮收藏了從中世紀到近代的許多名畫,它是國立美術館的主館,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從正門大廳寄物處前的樓梯登上三樓,進入右邊的東側樓,這里是14世紀至18世紀德意志和奧地利繪畫展室;室內展出克爾阿那赫富有獨創性的宗教畫《亞當和夏娃》。往前是杜勒的中期杰作《玫瑰花環節的源起》,這幅作品是16世紀王朝的珍藏品,顯示了當時曾為藝術之城的布拉格情景。之后向左進入北側樓,在這里可一邊欣賞布隆基諾《伊利恩諾拉提·特列德肖像》,一邊往前行進入西側樓。在圓形畫廊里,首先會看到倫勃朗《讀書的學者》然后是17世紀法蘭德斯繪畫精粹。在南側樓陳列著19世紀末作品,克林姆特的《少女》、蒙克的《岸邊之舞》等。欣賞完3樓名畫后,返回樓梯,來到1樓,開始欣賞19世紀至20世紀的法國繪畫。出正門大廳后右側出口進入中庭,從庭院中央獅子像左側向前來到北側樓入口,這里陳列著高更的自畫像《你好,高更先生》,依次是梵高、范·唐元的作品。到西側樓途中有畢加索的《站著的女人》,西側樓還有夏卡爾的《馬戲女演員》等法國近代優秀繪畫。最后,在欣賞亨利·盧梭的《畫家的自畫像》中結束參觀。
1 杜勒《玫瑰花環節的源起》1506年162cmx194.5cm
杜勒35歲時,在時隔11年后,二度赴意大利,原因是為了躲避當時德國境內猖獗的霍亂。這幅作品是杜勒到達威尼斯后接受德國商人集團的委托,為威尼斯圣托洛梅教區的兄弟會繪制的,描繪圣母把玫瑰冠平等地賜紿各階層人民的場景。其鮮艷色彩和對稱構圖,表現出受到威尼斯美術的影響。這幅作品因戰亂而遭受極大的破壞,現在展出的是修復后的作品
2 倫勃朗《讀書的學者》1634年141cmx135cm
倫勃朗1632年起居于畫商范·厄伊倫比格家于28歲時創作此畫,同年與范·厄伊倫比格的侄女莎斯姬亞結婚。這幅肖像畫莊重篤實,表現出這一時期畫家的成熟度
3 布隆基諾《伊利恩諾拉·提·特列德肖像》1540-1543年59cmx46cm
布隆基諾為16世紀意大利畫家,以眾多優秀的肖像畫而聞名。這幅作品的模特兒是美蒂奇王朝科西摩一世之妻伊利恩諾拉·提·特列德。作品表現出伊利恩諾拉·提·特列德“冷若冰霜的魅力”,衣服的每個部分都閃閃發光
4 克林姆特《少女》191-—1913年190cmx200cm
畫家克林姆特不斷地觀察生與死之間的細縫。在這幅畫作中,黑色背景暗示虛無,漂浮著的七位少女構成不穩定的橢圓形。透過少女們虛空和喜悅交錯的表情,描繪出作家特有的生死觀。這幅作品是畫家為祝賀自己50歲的晚年代表作,克林姆特完成這幅作品五年后,因腦溢血在維也納家中去世,結束了55年的一生
5 蒙克《岸邊之舞》1900年左右95.5cmx98.5cm
蒙克是一位把自己的靈魂畫入挪威大自然中的畫家。在水邊跳舞的兩個女人,映在水上的月亮光桂,暗示畫家對“性”渴望。在水邊舞蹈歡樂的人們。在畫家同期作品《生之舞》中,也出現過同樣的題材
6 夏加爾《馬戲女演員》1927年1000cmx81cm
1927年,巴黎畫商沃拉爾,邀請40歲的夏加爾畫一套以馬戲團為主題的連環版畫。為此,夏加爾在馬戲團演出時預訂了專席,連續數日前往觀賞并作畫,這是其中的一幅。華麗的舞臺充滿活力,同時悲慘的景象與之相對比。動物必須模仿人的動作,而人在空中翻騰飛舞,這些景象使夏加爾極感興趣。自此以后,馬戲團便成為夏加爾繪畫的主題之一
7 繆舍(斯拉維亞)1908年154cmx72.5cm
此畫為美國外交官克廉夫人的肖像。左手圓環代表永恒,劍代表不屈服,鷹為當時統治繆舍祖國的奧匈帝國微飾。克廉夫婦曾對祈愿祖國獨立的繆舍給予經濟援助為表示敬意,繆舍把夫人描繪為斯拉夫民族女神——斯拉維亞
8席勒《坐著的女人》1917年46cmx30 5cm
此畫的模特兒是席勒的妻子艾迪特。艾迪特討厭其他的女人與自己的丈夫接近,而自愿作他描繪的模特兒。但困艾迪特受過嚴格的新教派教育,因此要求丈夫在畫性感繪畫時,把她的面孔換為其他女人,這幅畫即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