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它的致病機制是血液中尿酸過高,由于尿酸的沉積而累及腎臟、關節等組織器官,從而引發疾病。
血尿酸升高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尿酸產生過多和排泄不良。尿酸產生過多的主要原因是內源性的嘌呤代謝紊亂,比如,大量攝入食物嘌呤,可使血尿酸濃度迅速升高,這通常是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的誘因。而另一導致尿酸升高的原因是尿酸在體內排泄不良。尿酸積聚在體內,排不出去,血尿酸的濃度便升高了。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酸,有三分之二經腎臟隨尿液排出,另外三分之一分泌入腸腔,隨大便排出。尿酸排出障礙,主要是因為腎臟排泄減少,而腎臟對尿酸排泄減少,主要原因是腎小管泌過尿酸功能障礙。
可見,要想預防尿酸增高,應從減少攝入和促進排泄兩方面著手。
首先,應減少尿酸來源。合理的飲食對防止病情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雞蛋、牛奶幾乎不含嘌呤,絕大多數的蔬菜(除菌類、菠菜、扁豆、蘆筍、豆類外)、水果含嘌呤甚少,可以放心食用。對含嘌呤很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子、骨髓、沙丁魚、牡蠣、小蝦皮、鯖魚、淡菜、肉糜和各種肉湯等,當然應“敬而遠之”。
另外,合理的烹調方法可減少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嘌呤是親水性物質,50%的嘌呤可溶于湯內。所以,吃肉食時,可先將肉煮熟,棄湯后食用。以雞為例,如果將雞肉用水煮后,雞肉中的嘌呤約可減少一半,棄湯食肉,不失為聰明的辦法。吃豆腐不吃黃豆,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然,也要注意適量。
為促進尿酸排泄,宜多飲水,多進食堿性食物。
痛風病人不宜飲酒,因飲酒會造成體內乳酸堆積,乳酸增多不利于尿酸的排出。痛風病人尤其不宜飲啤酒,因啤酒中含有較多核酸,核酸經過代謝,最終分解為尿酸。
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控制飲食對痛風患者非常重要。控制飲食、戒酒、減肥、大量飲水等方法,有助于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低并保持在正常水平,減少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保護腎臟,還您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