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互聯網的地界,“免費”似乎永遠能作為商戰的“一招鮮”,屢試不爽。
像被慣壞的孩子,網民習慣尋找免費的體驗,或者只肯為自己價值衡量后值得付出的一端添加砝碼,這就使網絡營銷變得可控性弱。對謀劃網絡經濟的商家來說,在巨大的網絡背后,既有能帶給你大把鈔票的潛在客戶,又有明天就讓你全軍覆沒的潛伏對手,所以,商家的表現既不能諂媚過度,也不能閉關自守。
2009年toptennews評選出十大殺毒軟件,macfee、CA、諾盟都未能進入前十,反而Webroot Antivirus、G DATA AntiVirus等作為殺毒軟件界的新貴,紛紛首次在排行榜上亮相,殺毒軟件的江湖風生水起。
隨著信息安全愈來愈被重視,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增加,相關互聯網應用的不斷豐富,涉及到銀行賬戶、虛擬財產安全等個人信息安全的應用越來越多,由于網絡監管的瓶頸,病毒、木馬、釣魚網站等陷阱層出不窮,細分市場背后黑色產業鏈的發展壯大給互聯網用戶的網絡安全問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殺毒軟件的市場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商家盯住這塊蛋糕,相比起口碑尚佳的老牌殺毒品牌,新的殺毒軟件品牌只有通過“零價格”戰略攻城掠地。360安全衛士的免費口號的確喊得網民心中一片綠意盎然,微軟作為IT明星廠商,其壟斷和獨裁的某些問題還沒昭然,此舉高擎免費大旗進駐殺毒領域,顯然又讓人體會其后隱藏的雄心勃勃。
殺毒軟件與病毒制造者的博弈不由讓人想起警察和竊賊的關系。只要利益存在,總是有竊賊偷雞摸狗、營私舞弊,警察的維和執法必不可缺。在網絡江湖里,捕快的生意總是越來越多。殺毒軟件能不能免費?就像警察可以為全社會提供安全保障,但是你要是家財萬貫,需要特別保護的時候,必須花錢雇傭價值不菲的專業保鏢,這也許就是未來殺毒軟件免費與收費兼容的模式吧?
記得一位信息安全專家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從某種角度來講,人們對殺毒軟件也持有懷疑態度,正如你不會把自己的金銀財寶直接交給保鏢管理,而是仍然在雇傭保鏢的同時選擇把它們放在相對安全的位置。人們選擇使用哪種殺毒軟件其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真正能夠準確分析殺手特點、竊賊行為的也只有那些能付得起雇傭高價保鏢的企業用戶。而普通的家庭用戶不約而同只要有警察的保護,就可以安居樂業了。免費或許才是網絡經濟的未來!
在沒有獲得特別服務之前享受免費應該是一種網絡時代合理的消費模式,如果你認為只要獲得一些東西就需要繳費的話,說明你已經out了!
《免費——激進價格的未來》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認為在中國的大多數和美國正在走向前臺的新生代都與免費有超強的兼容性,而認為“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那一代已經要被歷史淘汰了。套用中國的古話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免費經濟最迷人的悖論在于讓那些不收費的商家賺得盆滿缽滿。
免費對殺毒軟件來說不僅打開行業市場的大門,而且也是未來網絡經濟的一種獨特分享模式。
有人曾評價騰訊的營銷模式和研發力量,只要騰訊公司做了就一定會比其他公司做得好。這樣說似乎有點夸大和片面,仔細想想,騰訊在網絡營銷上確有過人之處,QQ秀、裝飾空間、會員為主的社區類增值服務每個月可以為騰訊帶來3~4億人民幣的收入,而人們之前玩開心網、人人網的偷菜游戲,不到半年又都轉到QQ上偷菜了,究其根本,技術的突破疆界在互聯網時代易如反掌,而騰訊QQ俘獲了逼近10億用戶的心才是取勝之王道。
奇虎360安全衛士真是掌握了這一道制勝法門,免費讓它的用戶數已經超過了2億,大有后來居上的態勢。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稱自己99%免費殺入殺毒軟件市場的行為是對商業模式的一種顛覆。一直以來殺毒軟件按使用時間付費的業務模式,瑞星、江民、金山等殺毒軟件廠商采用傳統盒裝產品和網上下載版本兩種業務模式,購買方式也有現金支付、網上支付、手機支付、殺毒點卡等多種。奇虎360安全衛士的免費,降低了個人殺毒軟件的價格門檻,傳統賣軟件光盤的殺毒廠商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營銷思路。
長江后浪推前浪,希望前浪不要死在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