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局要推行網店實名制,這是遲早的事。
早在2008年3月初,北京市工商局曾在網上公開征集對開店先辦營業執照的意見,并宣布從8月1日起正式實行。當時,此舉引起輿論的猛烈抨擊,不僅遭到網店業主們的反對,而且備受業內專家們的批評。質疑的理由是,“強制執行新規,將導致百萬人失業,把本來可自謀職業的(不管是否可以解決收入問題)弱勢群體都斷了生路,推向社會的失業大軍,有什么好處?”有的外國朋友甚至提出:“網店新規是否暗示中國開放政策將變化?”
其實,網店辦照也好,實名制也好,都只是工商管理部門的一種手段,目的是更好地行使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監管權。所以,賣家和買家雙方都很擔心,賣家擔心因管理費、營業稅而導致增加經營成本,買家擔心稅費必然會刺激網購商品全線漲價。這些擔心都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實名制并不能包辦所有網購問題,就像工商部門至今無法杜絕傳統交易的坑蒙詐騙一樣。
從電子商務的長遠發展考慮,建立網絡交易行業規則也是必然趨勢。問題在于,網店實名制要能真正規范網絡交易,保護消費者權益,這才是根本。因此,一旦正式推行實名制,首當其沖的則是所有網購平臺,并且從根本上觸動現有網購市場的格局。
從總體上看,網購市場涵蓋兩大體系,一是交易系統,二是支付系統,兩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同時擁有兩個系統的電子商務網站,才有足夠的競爭實力。像淘寶、卓越亞馬遜、當當網、京東商城等之類大的型交易平臺,早就“實名”了,在國內外享有較大影響,而且本身擁有成熟的支付系統,跟金融機構一樣采取實名制,不會因為實名制而發生什么大的動蕩。
至于廣大中小網絡交易平臺,特別是依賴于淘寶等交易平臺經營的數以萬計的網商,則是實名制直接針對的網店,真正受沖擊的是這一類。合法經營,誠信交易,在陽光下交易的網店,不會反對實名制。只有那些做地下生意的人,甚至開店動機就是想騙錢,才怕拋頭露面,一旦實名注冊,就會露出真相,再行欺詐也就難以逃身了。實名制將使壓縮這類網店賴以生存的空間,首先淘汰出局的也是這類網店。
依賴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的網店,主要集中在淘寶和拍拍網等C2C網站。事實上,在這些平臺之上,入駐的網站必須實名注冊,要求很嚴格,對違規者的處罰也很嚴厲。比如淘寶商城,是以公司形式開的網店,店主也是公司,一般注冊的都是實體企業,需要用正規的營業執照來注冊。同時,加入淘寶商城要交1萬元保證金,并且制定了《淘寶網用戶行為管理規則(商城)》,15條處罰細則非常嚴格。
假如國家工商局的實名制得以實施,淘寶商城的這些網店將大獲其利。首先是信譽可以加分。隨著實名制的推行,監管制度日趨完善,違法亂紀的網店將無立足之地,沒有信譽的網店更難贏得用戶信賴。其次是份額相對集中。任何人都可以注冊的淘寶店鋪,會在實名制之后淘汰一批,由于淘寶商城的網店信譽高,必然會贏得更多的份額。
不過,從擴大就業促進社會穩定的角度看,國家工商總局推行實名制,應當對實名注冊和正當經營的個體網店有所保護。無論網上還是線下,個體工商戶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是市場競爭中的最弱小者,只是依靠小本生意維持生存。“就業是民生之本”,政府為減輕社會壓力、推動經濟發展,必須解決國內數以億計人口的就業問題,大力扶持個體工商業,是吸納就業人口最便捷的通道。網店業比傳統個體工商業起步更晚,更幼稚,更弱小,因而更需要扶持。網店數量不及傳統個體工商戶萬分之一,國家尚且能對二千多萬線下業主實行“兩費”全免,工商部門的實名制管理對個體網站也應當免費。
實名制對信譽度高的賣家有利,具體執行起來也有很大難度,從出發點到最終目標,都應當定位于一個基本點,那就是推動中國電子商務的繁榮和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