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頻道:黑龍江衛視節目類型:娛樂欄目劇
授獎辭
對中國社會城市化進程中農民生活的漫畫式展示,讓《本山快樂營》開拓了廣袤的收視疆域。借力社會資源,讓黑龍江電視成為電視發展模本之一。
2009年5月,黑龍江衛視攜手本山傳媒,以系列電視劇《鄉村愛情》為基礎,合力打造國內第一部大型娛樂欄目劇——《本山快樂營》,并提出了“本山快樂營,快樂贏天下”的節目口號。
對優勢媒體資源的爭奪已經成為電視收視競爭中的突出現象,尤其是像趙本山以及本山傳媒集團這樣的獨特資源。但凡能與本山傳媒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就意味著在收視率上獲得了一定保證。在這方面,東北區域的電視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黑龍江衛視通過《本山快樂營》節目不但將優勢資源發揮到了最大化,而且有效避免了與同質娛樂節目間的競爭,將收視高峰大幅延長,迅速實現了收視崛起。很多觀眾正是通過《本山快樂營》進而了解黑龍江衛視,該電視臺由《本山快樂營》帶動起的收視增長勢頭在2010年得到延續,據CSM媒介研究調查數據顯示:到2月底,黑龍江衛視在全國35個中心城市中的收視已躋身前10。
據黑龍江電視臺媒體推廣部杜慧杰透露,黑龍江衛視和本山傳媒利用雙方全方位合作關系,實現了電視欄目與電視劇互動,《本山快樂營》中的娛樂元素還會在下一部本山傳媒的電視劇中得到體現。而對黑龍江電視臺來說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運作《本山快樂營》,電視臺的節目策劃制作能力、資源整合能力都有了質的飛躍。在2009年,黑龍江電視臺26個新節目陸續推出,自辦節目達到70個,自制節目播出時間達到30小時,增長了一倍多,實現了大幅突破。
制片人自述
《本山快樂營》開播前,我們用了3個月時間進行調研,主要思考的是采用何種節目形態。最后大家達成共識:盡管欄目劇一直不是娛樂節目的主流,但此節目形態卻是對接本山傳媒舞臺演藝資源的最好平臺。與觀眾之間緊密、實時的互動是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演員能在電視演播室中找到舞臺的現場感覺,使自身特點得到充分發揮,觀眾也能感受到節目中的人物其實天天生活在自己身邊。
黑龍江衛視與本山傳媒的合作模式也是《本山快樂營》成功的重要保障。衛視對節目進行各方統籌,本山傳媒則負責演員管理和劇本創作。在收入分配上,電視廣告時段收益歸黑龍江衛視,植入式廣告的權益歸本山傳媒,這使得雙方利益都能得到比較好的結合與保證。
《本山快樂營》有一支多達百人的策劃與制作團隊,這個規模的制作隊伍以前在黑龍江衛視是前所未有的,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這支年輕的隊伍已經成熟起來。他們所積累的實力與經驗將在今后發揮更大的作用。
——高宏剛 《本山快樂營》制片人
評委點評
《本山快樂營》這檔節目似曾相識,但又是全新的。這種以欄目劇形式對接演出資源和電視平臺資源的嘗試前所未有,很值得繼續關注。
——苗棣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