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愛情 修辭 永恒
摘 要: 羅伯特·彭斯是英國文學史上最為出色的農民詩人,在他題材中眾多的詩歌中,愛情詩最為出色,其中《一朵紅紅的玫瑰》堪稱為愛情詩歌的典范。在短短16個詩行中,作者運用比喻、夸張、反復、聯覺語音象征等修辭手法,刻畫出偉大而真摯的愛情。
羅伯特·彭斯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歌運動的先驅,蘇格蘭有史以來最杰出的農民詩人。他在自己短暫的一生中,在搜集、整理大量蘇格蘭民歌的基礎上,加工、改寫并創造出幾百首出色地反映蘇格蘭人民勞動、生活、風俗和感情的詩歌。正如侯維瑞教授在《英國文學通史》中評價的“他的詩主旨鮮明,語言淳樸,極富鄉土氣息,一掃18世紀古典主義、傷感主義的沉悶憂郁的詩風,為19世紀浪漫主義的發展帶來了一股醇香濃郁的土地氣息和一股強而有力的新風尚”(1999:253)。其代表作有《我心在高原》(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往昔的時光》(Auld Lang Syne)等。愛情詩是彭斯抒情詩中最精彩的,主要描寫和歌頌愛情、大自然和人民的生活。《一朵紅紅的玫瑰》(A Red,Red Rose,1796)是最著名的一首,直至今日在蘇格蘭紀念他的“羅伯特·彭斯之夜”上,它還被眾人反復吟誦,這首詩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該詩采用蘇格蘭民謠的形式,語言簡潔,自然生動,感情真摯,膾炙人口,易于吟唱。其中運用了比喻、夸張、象征等多種修辭方法,把濃情蜜意、海誓山盟的愛情賦予這16行的短詩之中,大膽地表達了詩人對心上人堅貞不渝的愛情,感情真摯熱烈,感人至深。為便于解讀,先將全詩抄錄如下:
一朵紅紅的玫瑰
啊!我愛人像紅紅的玫瑰,
在六月里苞放;
啊,我愛人像一支樂曲,
樂聲美妙、悠揚。
你那么美,漂亮的姑娘,
我愛你那么深切;
我會永遠愛你,親愛的,
一直到四海涸竭。
直到四海涸竭,親愛的,
直到太陽把巖石消熔!
我會永遠愛你,親愛的,
只要生命無窮。
再見吧,我唯一的愛人,
再見吧,小別片刻!
我會回來的,我的愛人,
即使萬里相隔!
詩歌常見的抒情話語方式有比喻、象征、夸張、反復等方式,本文將從上述角度,分析修辭手法對詩歌主題表現效果。
1.比喻
詩歌中大量運用意象,意象是詩歌的靈魂。所謂意象,即指對我們的感覺能起刺激作用的具體形象。詩歌意象的功能在于它能刺激人的感官,從而喚起某種感覺并暗示某種感情色彩,使得讀者能沿著意象所指引的方向迅速進入詩的意境,陶醉于詩情畫意之中(秦秀白,1997)。
朱光潛在他的《詩論》中談到,每首詩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兩個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繪的實感,如果不附到具體意象上去,就根本沒有可見的形象。《一朵紅紅的玫瑰》這首詩運用了生動的意象來增強詩的表達力和感染力,使詩歌韻味深遠悠長,富有創造力。
比喻是意象營構中意象功能最強的言語策略。即指以它物來表現此物的一種抒情話語形式,把抽象化為形象,從而將詩人理念化的哲理感悟或抽象化情感感悟形象化地傳達出來。
本詩中,詩人運用比喻修辭方法,通過火紅的色彩、玫瑰的芳香、優美的樂曲等意象,從甜蜜的私語到激昂的誓言,把戀人情不自禁的傾訴,娓娓道來。詩人一開始用“紅紅的玫瑰”這一傳統抒情詩人慣用的愛情象征物——姿容嬌美、色彩絢麗、品格高尚的花朵突出“愛人”的面容美麗,嬌小可愛;突出兩人之間的浪漫愛情宛如六月里迎風苞放的紅玫瑰一樣燦爛多彩,惹人喜愛。而后在第一詩節的后部分,詩人運用甜美悠揚的樂曲來象征愛人內心的溫柔,恰似一支甜甜的曲子奏得美好而和諧。此外,該比喻還暗示戀人之間的愛情宛如和諧動聽的樂曲一樣的默契和諧。在詩文前八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日常所見之物,比喻少男少女之間的絲絲愛意、濃濃情調。
后八行中,詩人的目光從眼前那朵紅紅的玫瑰逐漸轉向廣闊的海洋,詩歌的意境由微觀轉向宏觀。詩人最終突破了愛情的最大局限“時間的流逝”,計時沙漏這個形象使讀者不由又想起戀人之間的愛情隨時間越來越深,甘愿為之付出一生,兩人之間的感情也宛如沙漏一樣永無止境。詩人又運用了巖石、海洋、太陽等比喻,使原來只限于男女之間的愛情形成了“空間效果”,將愛情放在宇宙這一背景下,“用空間的廣大與時間的長遠來進一步謳歌真正的愛情的永恒與堅貞”(侯維瑞,1999)。無論人間滄海桑田,這一愛情必將猶如太陽、海洋與宇宙共存,經得起歲月的考驗,風雨的侵蝕,得以深化。此詩意與我國形容愛情的成語“海枯石爛永不變心”異曲同工。詩人運用“四海涸竭”、“巖石消熔”來比喻詩人與愛人之間堅貞不朽的愛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通觀全詩,作者首先將他的情人比作六月苞放的紅玫瑰,隨后又將其喻為一首“樂聲美妙、悠揚的樂曲”。如果說這些比喻是抒情詩人常用的手法,那么第二段與第三段引入了比喻對時間給予的暗示則使這首詩更為巧妙、復雜。為了確定他的感情,為了尋找一個描繪“不朽”愛情的最完美的比喻,詩人借用民歌中常用的“??菔癄€”的喻意,以大海、太陽、巖石等自然界恒久不變的形象為喻體,借景寄懷,表達涌動于心底的激情。這種由近及遠、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情感延伸,讓讀者不知不覺走進了詩人的情感世界中。
2.夸張和象征
全詩,在運用比喻修辭的同時,夸張、象征等手法也被詩人巧妙靈活地糅合其中,表達主人公堅定不移的愛情信念。
夸張,運用想象與變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以為表達情感服務的一種抒情話語形式。夸張,往往是“精言不能追其極”的情況下所采取的“壯言可以喻其真”的藝術手段,表達的是一種本質的、心理層面的真實。詩中描述的海枯石爛、生命沙漏一直不停、相隔萬里等事情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發生,而這種愛情誓言是古今中外愛情男女所崇尚追求的最高境界。
詩人在運用夸張的同時,兼用象征手法。象征即指用具體的形象或形象體系,暗示性地意指這一形象或形象體系之外的事物或對象,不僅表現自身所代表的事物的性質、意義,同時又能表現一種深遠的思想感情或抽象意義。詩中,“?!毕笳髦鴲鄣纳钸h,“石”象征著愛的永恒,“沙漏”則象征著愛的久遠。詩人使用了夸張修辭手法,通過??菔癄€及萬古不變的沙漏象征堅貞不移的愛情,把沉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的超越時空,超越生死的愛情描繪得淋漓盡致。此時,詩人筆下的愛情不再是卿卿我我、耳鬢廝磨,變成了“千萬里追尋著你”的豪情壯志:歷經千里萬里的塵土和風雪的旅途,不管路途多么遙遠,一定會回來與愛人團聚。經過這樣感天動地的經歷,愛情經受了一切考驗。從一朵紅紅的玫瑰開始,以通到天涯海角去的大路做結,其間有轉折,有深化,顯出對于愛情的高度洞察力(王佐良,1983)。
3.反復
反復,是指為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短語、句子或某種句式,使抒情者激越的感情得以盡情抒發,給人以痛快淋漓、強烈奔放之感。
《一朵紅紅的玫瑰》中多次運用疊字復句,尤其是第八、九兩行——“一直到四海涸竭”——的重復是意味深長的點睛之筆。這一重復出現在全詩的正中,劃分并銜接了兩個不同的愛情境界:前八行是男女之間的戀愛,只牽涉兩人,情調熱烈而輕快;后八行將巖石、海洋、太陽都卷了進來,使這一永恒愛情有了一個宇宙背景,不僅空間擴大,時間上也延長了(王佐良);最后,“再見吧,我唯一的愛人,再見吧,小別片刻”,不僅突出他與愛人之間依依不舍的愛情,而且將視線又拉回到原來的兩個人。
重復這一突出手法,除同句反復外,還以句法上的重復出現,起到了加強感情的作用。比如,“我會永遠愛你,親愛的,一直到四海涸竭”與“直到太陽把巖石消熔!我會永遠愛你,親愛的”兩句盡管運用不同的詞,不同的比喻,但因為結構相似,讀者會被這強勢吸引,深深感受到這份愛情。
此外,文中重復手法還表現在單詞反復上。彭斯在詩歌題目“一朵紅紅的玫瑰”(A Red,Red Rose)中就用到了直接反復,“紅”一詞被反復使用了兩次,起到了強調的作用,玫瑰的“紅”色被突出出來。全詩16行中“親愛的”、“我的愛人”等稱呼出現了6次。此重復突出了他對愛人的深深愛意。“苞放”、“美妙”、“深切”等表程度的副詞,以及“直到”、“永遠”等表時間程度的詞語重復出現4次,以此來強調愛之永恒,持久。
4.聯覺語音象征
聯覺語音象征是指由某個語音或某組語音的音響或發音特征而聯想到某種意義。在音韻上此詩中多用長元音,例如,[ai],[eu],[a:],[i:],[u:],[au]等出現30余次,并多次運用[p]、[t]、[k]、[s]、[f]等清輔音。這些音,一旦進入閱讀和吟誦,對表達戀人之間的纏綿,以及詩人對自己心上人真誠、溫柔、持久、永恒的愛起到烘托的作用。
《一朵紅紅的玫瑰》語言直白,感情真摯,其修辭方式運用精準恰當,堪稱彭斯愛情詩的代表作。詩人運用比喻、反復、夸張、聯覺語音象征等修辭手法表達了現實世界中男男女女所渴望所憧憬所追求的真摯而偉大的愛情,令每一位讀者都感受到心靈的激蕩。
作者簡介:趙雪、張軍麗,均系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語言文化系講師,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辜正坤.英文名篇鑒賞金庫·詩歌篇[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 侯維瑞.英國文學通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 李圣軒.夕陽愛戀的贊歌———彭斯《約翰·安特生,我的愛人》賞析[J].安徽文學,2008,(7).
[4] 秦秀白.文體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 王佐良.英國文學名著選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6] 朱賓忠.人性的訴求———英國愛情詩中的求愛策略初探[J].外國文學研究,2002,(2).
[7] 朱光潛.詩論[M].北京:三聯書店,1984.
(責任編輯:水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