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業也因網絡的或長面面臨徹底洗牌:網絡書店已經躋身子最大的書籍發行商行列,面電子書正在悄悄威脅傳統意義上的書籍銷售量
對于出版社和民營出版公司來說,電子書等產品既是災難又是實惠。
2009年下半年,憑一本書賺了5000萬美金的暢銷書作家丹·布朗即將出版新書《失落的符號》,這個在人們印象中只會從故紙堆中尋找陰謀線索的作家,出人意料地同意將其六年來首部小說同時發行電子書版本。許多人將此看作電子書革命道路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要知道,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哪本超級暢銷書同時選擇電子書發行,七本《哈利,波特》盡管不斷受到網絡盜版的襲擾,卻始終拒絕推出正版電子書。
隨后,網上最大書店亞馬遜開始提供電子書版《失落的符號》預定。該書定價29.95美元,精裝本在亞馬遜的預訂價為16.17美元,而基于其電子書閱讀器Kindle的電子版預訂價僅為9.99美元。與精裝本同日發行的9.99美元電子版《失落的符號》,標志著電子書在與出版業較量過程中的一大勝利。
雖然擔心電子書蠶食紙書的銷量,但已經有出版商發現,電子書也可以帶動紙書的銷售。不久前,萬榕書業聯手北大方正在北京舉行“云閱讀中文圖書搜索引擎”發布會。其老總路金波宣稱,從今以后萬榕所有圖書都會在紙、手機、PC、閱讀器上同步出版;稍早一點,盛大文學也果斷地將數字出版納入了自己將要打造的文化產業鏈之中。
“未來的閱讀會越來越貴族化。”蜜蜂出版總經理張業宏認為未來的閱讀應該是一般人看便宜的數字出版,而愛好收藏的人會購買一些有收藏價值的書。
正如傳媒業的其他領域一樣,出版業也因網絡的成長而面臨徹底洗牌:網絡書店已經躋身于最大的書籍發行商行列,而電子書正在悄悄威脅到傳統意義上的書籍銷售量。與此相呼應的是,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在試圖維持傳統的銷售方式的同時,也為未來電子書籍大行其道做好準備。蜜蜂出版的《塞尚書簡》短時期內,網上的訂單就超過1000冊,閱讀量更是激增。
以Kindle、蘋果公司的IPAD等為首的電子書正在撼動著傳統出版的霸主地位,尤其是2009年以來,以漢王為代表的電子書已經在國內市場形成氣候,它帶來了與傳統圖書零售截然不同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
電子閱讀器市場硝煙四起
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電子閱讀器市場都在2009年開始進入了“戰國時代”。
國際上,美國的BamesNoble書店推出了NOOK,憑借雄厚的文本資源,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挑戰Kindle的產品;韓國廠商艾利和出了名為story的閱讀器,以較好的性價比迅速占領市場;而三星、索尼等老牌廠家也躍躍欲試,潛心研制新品。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認為,2009年是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發展元年,2010年,國內電子閱讀器市場硝煙四起,群雄爭霸:漢王、正大、華為、神州數碼、愛國者、方正、大唐、惠普、聯想、華碩、長虹、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紛紛加入搶灘電子閱讀器終端行列,試分一杯羹。與此同時,不久前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儼然成為了數字出版商集體亮相的舞臺:以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為首的傳統出版業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數字出版物,并開始向數字出版進軍。
中國出版集團推出的電子閱讀器內置108種正版書,囊括了該集團所有的圖書并都擁有電子版權,可供讀者下載閱讀,內容上得天獨厚的優勢使它在定價時也比市場上流行的兩三千元的閱讀器價格高出近一倍左右。
“目前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的參與者主要集中在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IT廠商、內容提供商等,今年下半年,終端市場的上升趨勢仍將延續。”張亞男分析,今年國內電子閱讀器終端市場的特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整體銷量呈上升趨勢,但市場集中度較高。先發廠商漢王銷量占比達66.04%,作為市場先行者漢王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成熟的銷售渠道尤其是直銷渠道、較強的軟件研發能力、IPO成功融資等優勢,并于2010年3月與電子閱讀器上游廠商元太成功簽約,深度鞏固自身優勢同時,有望憑借自身的軟件技術優勢,領先開發出彩屏電子閱讀器終端。
第二,一批實力較強的內容提供商進入對電子閱讀器縱深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如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推出電子閱讀器定制終端“辭海電紙悅讀器”,創中國內容出版商定制閱讀器的先河;新興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盛大文學發布了電子書計劃。這些實力強勁的內容提供商除加大整合內容資源平臺外,定制自有的電子閱讀器終端,掌控內容傳播渠道。
第三,終端價位從中高端逐步轉向大眾市場。隨著電子閱讀器終端市場的競爭者日益增多,適當調整價位成為吸引用戶的主要手段。如索尼在2010年將部分終端價位下調至169美元,漢王、艾瑞和等廠商也不斷跟進;新進入廠商更是以價格優勢提升市場競爭力。張亞男認為,中國電子閱讀器終端價位下降將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我們為什么要進入終端?”對于這個問題,上市后身價驟漲數百倍的漢王董事長劉迎建表示,缺乏強大后臺運營的電子閱讀器是不可能提供好的閱讀體驗的,比如漢王就希望通過自己研發終端來展現自己的運營能力。
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數字出版產值首次超過紙質出版產值,達到730億人民幣,這預示著電子閱讀器市場將迎來大的發展。北京華文天下發行有限公司果斷地接住了盛大拋出5000萬投資的橄欖枝,“我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作為內容提供商如何更好更全面地體現自己的價值和作用。”華文天下總編輯楊文軒告訴記者,在盛大將要打造的文學產業鏈中,讀者可以進行在線付費閱讀,運營商可以和出版商分成,而作者還可以分得更多的版稅,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得內容者得天下
早在2008年電子閱讀器剛剛推出時,傳統出版社在短暫的恐慌后決定加入這個行業。他們除了與電子書商簽訂協議提供數字出版物之外,還利用自身優勢打造電子書。2010年,漢王上市后瘋漲的股價讓更多的廠商將眼光瞄向了電子閱讀器。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研究員劉岸告訴記者,目前國內電子閱讀技術已經很成熟,研發時間也大大縮短,大批企業的加入使這個行業同質化日益嚴重。
“大家推出的閱讀器大體相似,很少有產品具備電子閱讀器以外的功能和特色。和兩年前漢王能夠獨占鰲頭相比,現在的市場風向已經轉變,大多數產品并沒有自己的特色。”劉岸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電子閱讀器實際已經進入了飽和狀態,“數字出版并不只是現在大家爭相進入的電子閱讀器接收部分,還應包括內容生產、傳播渠道建設,如果大家只在終端上做文章,就很難脫穎而出。”
前不久,擁有電子閱讀器業務的大唐電信發布的201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虧損約1541.8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331.18%。據記者了解,該公司推出的電子閱讀器銷量并不理想,在廣州地區僅賣出數百臺。盡管大唐在近日發布的新的定向增發預案中又加大了對電子書的投入,但劉岸認為,大唐的投入過于樂觀。
劉岸提到,早在2002年,遼寧出版集團就曾推出過中國第一個“電子概念書”——利用終端“掌上書房”和“中國電子圖書網”構建過“終端+內容”的電子閱讀器模式,但最終不了了之。雖然目前由于市場推動使電子閱讀市場再次火爆,但中國人每年平均閱讀5本書,閱讀是否會成為人們休閑時間的主要方式仍沒有確切的數據。
“在未來的發展中,數字出版的真正贏利點應該落在內容資源的建設上,終端只是數字出版盈利模式中的一小部分。”劉岸表示,目前,數字出版在網絡運營、終端市場都有不少淘金者滿載而歸,唯獨最重要的內容提供上獲益者寥寥無幾,此時正是具有內容優勢的出版社和出版集團進入的良好時機。
聰明的廠家已經嗅到了商機。記者了解到,漢王從今年開始加大了內容的建設,比如年初推出的“二八分成”方案,引入內容提供商補漢王短板,獲利內容商分八成,漢王只收取二成的服務費。
易觀國際日前發布《中國電子閱讀器市場專題報告2010》表示:“終端+內容”的發展模式是電子閱讀器市場參與者廣泛采用的發展模式,但是針對每種廠商的不同情況,其構建“終端+應用”的途徑有所不同。
該發展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以終端為依托,逐漸構建自己的內容平臺,以終端優勢帶動內容資源的發展,進而構建“終端+內容”的發展戰略,即俗稱的“既賣閱讀器也賣書”,代表廠商是漢王;二是以內容為依托,后向整合終端資源,通過自主研發或貼牌生產的方式,獲得自有電子閱讀器終端產品,進而構建“內容+終端”的發展戰略,代表廠商是盛大和方正。簡單地說,就是前者先造機器賣給消費者,再收集書來給他們下載;后者先有書庫,再造出機器來讓讀者下載去看。
劉岸認為,鑒于亞馬遜首先取得的“iPod+iTunes”模式的成功經驗,他認為對于任何一家希望進入電子出版的企業來說,今后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制造硬件產品,而是如何運營各種來源的圖書內容,包括整合圖書內容、用標準來保護知識產權,乃至通過網絡運營商向消費者發送圖書內容。
“與國內爭先恐后在終端發力形成對比的是,國外沒有一家內容提供商推出自有品牌的電子閱讀器。”劉岸提到,世界最大的幾家出版巨頭雖然也進行了數字化建設,但他們僅限于將手里的內容資源建設成為數據庫,賣給設備商,并按照下載閱讀的次數進行利潤分成。“國內一些內容出版集團可以參照此種模式”,劉岸特別提到,如紫圖這樣的內容提供商轉型時可以參考這種成熟的模式。
“紫圖或者傳統出版社,他們的優勢正是版權資源,這也是終端廠商缺少的,因此,國內一大批內容提供商可以考慮將現有的版權資源轉化成數字版權資源,吸引終端廠商進行合作。”劉岸提到,隨著大眾對內容的需求,內容的價值會不斷飆升。
“過去十年,內容的價值翻了十倍,今后有可能繼續增長。”
電子閱讀器:又名電子書(e-reader、electronic reader),是一種專業數字內容如電子圖書、電子報紙和電子文件等承載終端,需具備低耗電、類紙顯示等核心特點。)
鏈接 第二屆全球綠色經濟峰會將于6月8日在上海舉辦
彭博商業周刊將于6月8日在中國上海舉辦第二屆全球綠色經濟峰會。屆時,來自國內外的數百名政策制定者和商業領袖將會聚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開誠布公地討論未來五到十年間可持續性發展所面臨的主要機遇和挑戰。
“著眼清潔能源的前景,此時此地正是舉辦本次峰會的最佳選擇。”彭博新能源財經公司總裁Michadel Liebreich說道。Michael將在本屆峰會上主持能源議題的相關討論。彭博新能源財經公司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首次躋身清潔能源投融資排行榜榜首,美國則退居次席。
上海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成果目前在世博會上得到示范應用:奪得多項世界或國內“第一”:世界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的示范運行(1400多輛新能源汽車在世博會園區內外示范運行);目前世界最大單體面積(3萬多平方米)太陽能屋面主題館示范運行,年發電量可供上海4500戶居民一年的用電量;世界上最集中的半導體照明技術示范應用,世博園區內共有10.3億顆LED芯片使用;世博場館室內照明光源中約有80%采用了LED綠色光源,相較于普通白熾燈省電達90%左右等等。這些都體現了上海市政府對綠色經濟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