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寄望于特色旅游產監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示范推進,這個華夏神州的古老邑落正試圖恢復昔日的尊嚴與繁榮
相比八達嶺、十三陵、齋堂等鎮,作為北京市七個山區旅游集散特色鎮之一的長溝,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一夜成名。即便是在房山區,人們最初對旅游集散鎮可能落地某一鄉鎮的猜測也大多指向了名氣更響的周口店或者青龍湖鎮。
當意外的驚喜突然降臨,房山長溝鎮站到了一個實現突破的歷史節點上。長溝漢代置鄉,唐宋發韌,明清騰達,距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現在,寄望于特色旅游產業的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示范推進,這個華夏神州的古老邑落正試圖恢復昔日的尊嚴與繁榮。
“按照‘三年打基礎,五年出成效,八年上水平’的要求,爭取到2015年前形成輻射京西南的區域旅游集散與綜合服務中心,同時形成以健康休閑度假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產品體系,到2020年前將長溝鎮建成生態環境優良,基礎設施完善,輻射效果明顯,具有國際品質的健康度假旅游名鎮,打造北方旅游集散特色鎮。”長溝鎮黨委書記李仲興奮地表示,他希望再過數十年,當人們問及北京哪個地方最像世界旅游名鎮法國戛納、日本香根,他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長溝!并且是中國長溝!
品牌形象:城市之外,水岸花田
如果從人文遺跡的角度看長溝,它沒有周口店的猿人遺址,也沒有大石窩的世界文化遺產云居寺。若是從自然風光角度看長溝,它沒有上方山的國家森林公園,也沒有十渡的自然山水。
但長溝也有其最為獨特的資源優勢。長溝泉水豐富,有全國范圍內僅存的萬畝泉水濕地保護區——花田濕地;這里距離北京中心城區雖有55公里之遙,但卻是房山旅游南線的門戶。此外,總面積40平方公里的長溝轄區內囊括了平原、丘陵、山區三種地勢,南、北泉水河順勢流淌,亦是整個旅游大區房山的縮影。
其實長溝還有很多優勢,比如長溝地處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也是北京(房山)歷史文化集聚區的核心產業園區,房易路、云居寺路、京石二高速穿境而過,是連接周口店古人類遺址、十渡風景區、云居寺石經山佛教圣地、上方山自然景區等北京著名旅游勝地的交通和服務樞紐。而這一切伴隨旅游集散特色鎮的建設也正逐步改變著長溝的區域價值。
“與其他知名的旅游集散特色鎮需要在原來基礎上提升國際知名度不同,長溝是先設計一個能夠與現代旅游消費需求相結合、又能迅速走紅的全新品牌,使其在北京的諸多鄉鎮中脫穎而出。”李仲說。
事實上,長溝擁有的田園、淺山、湖泊、泉水四大資源,與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雄渾的氣勢、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正好形成互補,而這也是設計長溝全新品牌形象所必須依托的特有資源基礎。
品牌形象的設計者們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提出要針對現代都市節奏快、無規律、緊張的生活狀態,充分發掘長溝鎮秀麗的山水風光和至今保留的具有鄉野特色的原生態自然風貌,籽長溝這個不在城市之內,但又是距離城市中心最近的區域,打造成為北京周邊最具田園風情的度假圣地,一個配套高速發展的現代都市精神家園。
上萬個長年噴涌不息的泉眼,一萬多畝的濕地面積,加上天然形成的甘泉湖水、形狀各異的石橋水車以及寧靜清幽的河濱生態圈,如此別致的韻味更是給了設計者們以靈感,一個“城市之外,水岸花田”的品牌印象順勢而成。
“城市之外,水岸花田”將向外界傳遞出如下信息: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與繁雜,這里有慢生活理念,有慢城建筑,有泉景湖景山景田景,有高檔會議酒店建筑群,有回味無窮的清泉民宿村落,有醇厚的葡萄酒、跑馬、聚會,有特色餐飲業等讓人流連忘返的田園風光。
“對一個全新定位發展的區域來說,必須品牌先行,這樣有利于規避建成之后的運營風險,也可以避免與其他旅游集散特色鎮形成同質化競爭,這是長溝為建成旅游集散特色鎮而邁出的關鍵一步。”李仲說。
產業定位:國際首腦峰會度假區
隨著5月15日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點睛之筆的世界地質博物館開館,北京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擁有世界級地質公園和博物館的首都城市,這也改寫了長溝知名旅游資源欠缺的歷史。
與此同時,集散鎮的起步項目京西南旅游集散中心也正式啟動建設。集散中心分三大功能區,分別是交通集散功能區、中介功能區、綜合服務功能區,通過大型公交換乘車站、加油站、維修站、汽車旅館、購物公園、中心廣場、有機食品超市等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提供集交通、信息咨詢、住宿、餐飲、購物、娛樂于一體的旅游服務,是帶動房山旅游業發展的樞紐工程。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后,將成為房山各個旅游景區的綜合服務中心,以旅游交通集散、連接周邊旅游資源為主要功能的城市綜合體。
而對于擁有更為寶貴的生態資源而非旅游資源的長溝而言,博物館、集散中心等項目填補的不僅是旅游資源的空白,更可能成為改變房山旅游的一個標志,旅游集散特色鎮建成后,房山將由長溝開始,逐步讓以往比較單一的以門票收入為主體的觀光經濟,過渡成為以休閑消費為主體的度假經濟。
“度假不同于旅游,是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城市居民自然誕生的高端需求。度假文化可以擔負調整城市生活節奏,緩解都市生活壓力的重任,也是城市文明的標志。”李仲說,一個可資借鑒的成功案例時,杭州西湖不收費,杭州休閑度假的人氣大漲,旅游收入反而增加了。
從觀光到度假,改變的不僅僅是字面上的意思,更是對房山未來旅游人群的細分。考察了海南博鰲等度假區域之后,李仲感慨頗多,“對于一個正致力于建設世界城市的國際大都市而言,如果擁有自主品牌的首腦峰會,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經濟、文化品牌,就像搭建了一個城市與世界對話的舞臺,長溝的產業發展必須著眼于此,要通過度假產業的深度挖掘,使長溝成為世界城市職能配套的國際度假名鎮,實現區域度假價值和經濟價值最大化。”
“這里將成為國際首腦峰會度假區!”長溝要為各行業領軍人物及精英人群搭建一個擁有世界一流會議條件和優美輕松的休閑環境的商務度假區,形成集合旅游集散中心、世界地質公園、會議度假酒店群、特色民宿以及公共服務等多種業態,促進區域度假旅游業、戶外體育休閑運動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綜合產業區,能為首腦峰會、精英論壇、行業培訓以及全球頂級會議提供國際化服務。
從其他世界城市的發展經驗看長溝也符合條件,首腦峰會度假區一般位于城市附近的風景區,是以商務會所、會議酒店以及特色度假項目為發展主體,匯集旅游集散、娛樂休閑、商務會議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度假經濟區。
更令李仲信心十足的是,首腦峰會度假區的概念甫一提出,某重量級的地產投資商便找上了門尋求合作,緊隨其后的還有世貿天階公司、山東魯能等企業。之所以說該地產公司是重量級的投資商,原因是海南博鰲會議度假中心正是由該地產公司獨立設計并完成建設的,而長溝提出首腦峰會度假區讓該地產投資商動心的理由是,這一概念在北京目前沒有競爭,項目操作簡單,起點高,更容易引起各界關注。
在李仲看來,因為現在北京還沒有,長溝提出來,等于搶占到了制高點,不僅具有轟動效應,也會吸引相關的投資商快速向長溝聚焦,共同為首腦峰會度假區的建成獻智獻力。
城市化:以小博大見真功
對于最終能否成為旅游集散特色鎮,北京市在要求中還有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加快山區城鎮化進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努力成為城鄉一體化推進的示范區。
事實上,實現旅游開發與小城鎮建設互動,使旅游產業與城鎮建設實現有機銜接、協調和統一,也是當前旅游集散鎮建設的努力方向。而城市化的核心則在于政府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如何通過產權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保證農民利益。
李仲認為,解決城市化問題,不是簡單的農民轉換身份之后搬遷上樓,而是讓農民成為有資產的市民,能夠從所擁有的惟一的生產資料——土地中長期受益。
長溝為此設計出了“三步走”戰略,實現農民的身份轉換和致富增收。第一步,通過搬遷,農民得到拆遷補償,即補償金。根據《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讓農民合居上樓,對搬遷戶給予經濟補償,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同時根據規劃,長溝現有的18個村將合并成10個村,由鎮政府出資建設回遷安置樓,建成并精裝修后每平方米建設成本達3000元的樓房,將以1500元/平的價格賣給上樓農民,讓農民在拆遷中受益。
第二步,農民變股東,實現股金收入。由村集體成立股份公司集中管理經營集體可經營性資產和農民承包地,對農民的承包地以1000元/畝的價格租回后集中到股份公司,并以股份形式量化,對集體可經營性凈資產按照確定的人口進行股份量化;在確定農戶土地經營權并保持長期不變的基礎上,以農民自愿為原則,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推進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每年支付給社員土地流轉費或口糧,流轉后的土地由集體統一經營引進社會資本,以股份的形式平均量化給全體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為確保農民收入增加,政府規定無論引進企業盈利與否,每年必須支付給集體股份公司5000元/畝土地流轉保本費用,如果流轉的土地形成經營利潤,每畝股份分紅能夠超過5000元,再按實際收益的80%進行分紅,20%留給集體公司用于擴大再生產和增強社員的社會福利。
第三步,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增加其工資性收入。農民將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轉給集體后,集體通過統一經營和引人專業化公司進行農業產業化開發,就地吸附當地農民耕種,政府通過進行定崗培訓、業務培訓等引導,使當地農民全部轉化為產業工人,實現工資收入。
這其中,有兩個問題不容回避,一是引進企業是否樂意支付最低的5000元/畝土地流轉使用費,二是對于可能發展休閑度假產業的社會資本而言,可能無用武之地的農耕用地將如何處置。而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途徑只有一個,就是政府必須設定一個社會資本的準入門檻。
“這一點我們已有考慮,比如現在正在進行試點的沿村,流轉到集體股份公司的4000畝土地中,有1200畝的建設用地和2800畝的農耕地,我們要求與政府合作開發的中信地產按5DOO元/畝的流轉保本費先期支付了20年,待今后根據項目的盈利情況再進行分紅,同時要求企業對2800畝的農耕地進行規模化種植開發或者由它引進專業性農業企業進行開發,并負責安排流轉失地農民就業。”李仲將其形象地稱為“以小博大”,也就是以1200畝建設用地發展產業項目博2800畝的農耕地規模種植。
與此相匹配的是,鎮政府積極引導農民的種植結構調整,通過補貼獎勵等方式,鼓勵農民增加經濟作物及景觀農業作物的種植面積,豐富集散鎮建設所需的大地景觀,逐步改變原有的農作物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總結起來就是,讓農民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確權確利不確地,確權確利是明確農民仍是城市化之后的土地受益主體,不確地則是為了使農民的利益通過更具市場經驗的社會資本實現最大化。”李仲說。
無疑,這是農村城市化的一種全新嘗試,目前并沒有任何經驗可循,但嘗試本身就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