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挑的身材,古銅色的皮膚,淺笑溫婉,性格隨和的她是家產千萬的“歐洲農場主”。出國前她是一家大公司的白領,為何千里迢迢跑到國外當農民?德國“地主”的生活到底怎樣?
突發奇想,要到歐洲當農民
趙麗出生在合肥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2003年夏天從復旦大學畢業后,她留在上海一家經營醫療器械的大公司做策劃文員,白天對著電腦操勞,晚上一個人在蒸籠般的小屋里輾轉反側。與這個城市的氣溫漸漸升高相反,她的工作熱情卻是日漸冷卻。不愿拘泥于一潭死水中的趙麗,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該如何改變自己的現狀。
有一天,在德國留學的堂妹從網上發來了一些她在當地農莊打工的照片,看后令趙麗驚羨不已。只見青青的草地上,妹妹驅趕著一群奶牛,藍天白云下,這位“牧牛女”簡直成了天使。充滿了異國情調的田園生活是那樣愜意。這些照片,帶著浪漫的質感,像一只溫柔的小手,輕輕攥住了趙麗那顆無限神往的心。
第二年春天,在旅歐經商的伯父幫助下,趙麗來到了德國波恩。汽車在道路上飛馳著,窗外不時掠過大片的牧場和森林,其間還點綴著成群的牛羊。這一切,仿若一幅色彩濃郁的田園風光油畫。
來到偏僻的迪克爾農場時,斯克泰夫婦熱情地接待了她,這位50多歲的德國農民一見面就給趙麗一個歐式擁抱。這里不像柏林和法蘭克福等大城市,亞洲人很少,趙麗是他們接觸到的第一個中國人。身著牛仔服的斯克泰太太笑瞇瞇地看著她說:“歡迎我們可愛的中國天使,希望你能在這里過得愉快!”
接著,這對農民夫婦帶她到農場參觀。在國內,趙麗從未見過農場主有這個氣派:一路排開的四幢房子,每幢都有兩三百平方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圓筒狀的倉庫,堆著未出售的小麥和豆類。第二幢是工具房,里面有鉆床、刨床等機器,就像小工廠的車間,從修理汽車到修理拖拉機的所有工具應有盡有。第三幢房子是車庫,為簡易大平房,里面存放卡車兩部、拖拉機兩臺,還有收割機、播種機、鋤草機、打捆機和挖土機等。
當然,最氣派的還是斯克泰夫婦的住處。雖稱不上豪華,但絕對舒適。這是一幢以乳白和粉紅色為基調的歐式小樓,共3層,有20多個房間。雖是農村,里面的設施與都市住宅幾乎沒什么區別。有冷熱水管,廚房里有燃氣灶和電灶,有互聯網,還有寬敞的書房、辦公室和健身房等。室內布置得也挺講究,樓梯、房間、WC里的地毯都很典雅精致,墻上還掛了許多著名風景照和靜物畫。
過去趙麗只知道德國工業很發達,到這家大型私人農場后,她才吃驚地發現,德國人種起地來同樣了不得!盡管這家農場有2000多畝地,但由于機械化程度高,平時斯克泰夫婦兩人就能輕松搞定,只在農忙時雇幾名幫工。
更讓趙麗感到新鮮的是,農場在每次耕種前,斯克泰都會開車到每塊土地上取土樣,車上配有衛星定位接收器和筆記本電腦,可以顯示每份土樣提取時的準確位置。土樣送到一家專業的土壤測驗室分析,數據輸入電腦,屏幕上對每塊土地一年來土質肥力、酸堿度、有害殘留物等變化及時進行修正。在此基礎上,電腦就可以進行多方案計算,定出本季度哪塊地最適宜種植哪種植物,需要施放何種肥料,以及使用土改劑的數量。
這些農作物收獲后,也是通過互聯網交易的。德國一些大型糧食出口公司,每天都對外公布大豆、玉米等的收購價格,瀏覽期貨市場的行情后,一旦覺得價格合適,就可以向其出售。看來,德國農民真的很“白領”!
滿眼新奇,打工勝過讀大學
在這里工作近一年后,趙麗又來到Vostp,這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家庭農場。男主人托尼幽默地說,在這里養一群奶牛,可要比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上開飛機更有趣。他之前是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
這對年輕夫妻飼養著200多頭純種奶牛。
第二天,趙麗就開始了工作。擠牛奶,去葡萄園施肥、拔草,幾項工作做下來,雖然有些累,但是比起昔日枯燥的辦公室生活,趙麗還是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這種古樸生活的飽滿。
在打工中,趙麗不僅體驗到了外國土著農民的樂趣,同時還學了不少東西。比如,托尼先生從不讓他的奶牛吃鮮草,而是大捆大捆地喂它們干草,這讓趙麗大為不解。托尼先生告訴她:“這些牛產的奶是用來制作奶酪的,如果它們吃青草,奶酪的味道就不好了。”
在國內,牛奶中抗生素超標,是個最普遍也是令奶農感到很棘手的問題。對此,托尼先生卻另有妙招。他在草場種植了許多蒲公英和苜蓿草,因為吃這種飼料,奶牛不注射抗生素也不易得乳腺炎,所以自然也不會有抗生素超標的問題。更有趣的是,在科技十分發達的德國,奶農們還使用我們古老的中草藥來提高牛奶品質和預防各種疾病呢!
此外,歐洲人推崇生態農業,托尼先生發明的“在稻田里養魚”的高效混養模式,就令趙麗感到非常新鮮,且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每年6月,托尼都要將上千只小鴨子趕到他剛插完秧的水稻田中。這些小鴨子對那些秧苗完全視而不見(對它們來說,秧苗含有許多的二氧化硅等礦物,口味不佳),卻狼吞虎咽地吃著稻田里的蟲子和雜草。它們的排泄物是水稻極好的肥料。這些小家伙在稻田的土床上來來回回地攪動,刺激了秧苗的根部,從而使水稻更快地成長。
隨著季節的變換,托尼還在稻田中放養了像泥鰍、草魚這樣的淡水魚類。而浮萍——一種水中的蕨類植物,則可以用來阻止那些貪吃的鴨子對淡水魚的危害。浮萍利用太陽能將氮固定在稻田的土壤中,從而為水稻的成長提供天然的養料。它同時會滋養出一種叫做藍綠藻的植物去喂養一種蟲子,這種蟲子恰恰是這些魚的食物。而魚的糞便也是水稻的養料。
秋天,托尼先生將鴨子趕到鴨房中(否則它們將會把成熟的稻子吃掉),讓它們在那里產蛋,鴨子被喂養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出售了。最后,他再將大米、鴨子、蛋和魚類,一一照單賣給他的訂戶。
當上農場主,財富快樂雙豐收
在德國生活一段時間后,趙麗產生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想法:自己何不租塊地,專門種植最能賺錢的生態蔬菜?
說干就干,2006年春天,趙麗在一個朋友處租了200畝地,由于手頭只有3萬歐元,別說購買機械設備,連租地的錢都不夠,幸好銀行能提供小額低息貸款,這才幫趙麗解了燃眉之急。在德國最貴的就是人工,好在這里有很多前來打工的羅馬尼亞人,工資便宜不說,干起活來手腳也麻利,效率相當高,當地人也喜歡雇用他們。
就這樣,趙麗開始帶著5名工人精耕土地,鏟土做埂圍成一塊塊的畦田,每一畦都種著不同的蔬菜。在家時趙麗是個五谷不分的女孩,更不要說種菜,現在包括溫室培植菜苗,甚至是開小型拖拉機等,她都必須要學會。漸漸地,趙麗白嫩嫩的雙手被厚厚的繭子覆蓋了。
第一年,除去各種開支趙麗凈賺了18萬歐元,在德國富人眼里,這點財富也許微不足道,但對一位種菜新手來說,牛刀小試就有如此斬獲已經是很不錯了。這也大大激發了趙麗在異國創業的熱情!
接著她又租下一大塊地,并種植了英國王子果、日本迷你南瓜、法國小葉歐芹以及美國芫荽等,這些新奇品種不僅外觀漂亮,有的瓜果造型還十分奇特,讓人大開眼界。這些蔬菜一上市就供不應求。
2008年,趙麗通過朋友的幫助盤下兩家瀕臨破產的家庭農場,成立了自己的Aitap有機蔬菜公司,并自任總經理。如今,她已有了總面積2000多畝的生態蔬菜種植基地。產品除在德國銷售外,還遠銷到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
在德國5年,除創造了100多萬歐元的財富外,趙麗說比賺錢更珍貴的,是她觀念的深刻變化及心靈得到了洗滌。她認識一對年輕的農民凱瑞和琳娜,第一次應邀到他們溫馨的小家做客時,琳娜招待她的是夫妻倆制作的甜點和草莓醬,并自豪地稱一切用料都產于自家的農場。這對農民夫婦表面上看“很能干”,甚至有些“土”,細一聊趙麗嚇了一跳:原來男主人的畢業于著名的柏林大學,曾在一家大型證券投資公司任職,女主人曾是一位銀行的中層管理人員。幾年前因為厭倦了都市生活,夫妻倆干脆跑到山野中做起了農民。凱瑞說,過去職場上的那種不安和焦慮感一下消失了,在這里他們獲得的快樂遠遠大于經濟上的收益!
趙麗說,現在國內不少大學生都不愿去農村當“知識型農民”,畢業后總是想方設法往大都市擠,哪怕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而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卻爭著到鄉下居住,他們熱愛這種生活,快樂地做著農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就連英國查爾斯王子都有自己的農場,并以“農民”身份為榮呢!
責編/紫君
E-mail:zijun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