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是高校黨校肩負的一項極為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本文從高校黨校在加強大學生黨員先進性建設中地位和作用入手,結合醫學院校黨校工作實際,就黨校的培訓教育功能進行了實踐性探究。
【關鍵詞】高校黨校 大學生黨員 培訓教育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其中,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員的繼續教育和基層組織建設,是新時期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校黨校是在高校黨委直接領導下,培訓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和其他先進分子的學校,是學習、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陣地,是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增強黨性鍛煉的熔爐,在大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深刻認識高校黨校在加強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黨員是黨的細胞,大學生黨員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他們的思想狀況如何,黨性修養如何,模范作用發揮得怎么樣,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高等學校是培養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的主體,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主力軍。黨校姓“黨”,黨的先進性是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胡錦濤同志指出,“黨校事業的發展歷來是同黨的事業發展緊密相連的”。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是高校黨校肩負的一項極為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戰略高度,充分發揮培養教育功能,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高校辦學宗旨和大學生黨員思想狀況。常抓不懈,求真務實,努力把黨校建設成為在大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中系統宣講科學發展觀、黨的十七大和長征精神,繼續推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重要陣地;成為緊緊圍繞學校中心任務,研究有關理論和實際問題,切實提高廣大大學生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思想政治素質以及運用理論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陣地;成為及時轉化黨建科研成果。在學校黨務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等方面,帶隊伍、培養人、薪火相傳的重要陣地。
二、以建立長期受教育長效機制為載體,做好大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工作
隨著新生黨員的增多,有的黨員在高中階段沒有經過黨的基礎知識的系統培訓,有的黨員入黨動機不正確,有的作用發揮不充分,角色轉變不迅速,定位不準確。針對這些問題,高校黨校可以牽頭,安排院系學生黨支部書記、高年級學生黨員與這部分新生黨員座談或組織專門培訓,對其進行繼續培養教育,使其明確崗位職責、找準角色定位、確立奮斗目標、明確努力方向。繼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先進性。
為進一步解決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和理想信念問題,我們高校黨校還要加大對預備黨員的培訓力度。特別是各高校近年來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數量的不斷增加,學生預備黨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不牢、思想觀念和行為具有功利性、入黨動機存在實用性傾向等。因此,高校黨校在預備黨員的培訓教育中,要突出《中國共產黨章程》、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的具體標準的學習和黨的基本理論、黨的宗旨、黨性修養教育。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預備黨員的政治覺悟與思想品質。增強黨性修養的自覺性,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強化黨員意識,進一步突出“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教育,使他們從思想上真正入黨。
為進一步增強畢業生黨員的黨員意識和思想政治素質,強化組織觀念、喚起他們對加強黨性鍛煉重要性的認識,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繼續以共產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實踐科學發展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高校黨校可以定期舉辦畢業生黨員培訓班。
與此同時,高校黨校還可以把舉辦黨總支部書記、黨支部書記、黨務秘書以及學生輔導員、學生黨務干部等各種培訓班列入黨校經常性計劃之中。為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在各種培訓班中,緊緊圍繞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這個主題,以學習實踐《中國共產黨章程》和科學發展觀為主要內容,除理論素質、業務素質培訓以外,還應注重從不同角度就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以及創新黨員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機制、學生黨支部的設置形式等各個方面進行研討。為進一步實現高年級學生“支部建在班上”。形成“一年級有黨員,二年級有黨小組,三年級有黨支部”的學生黨建格局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以創新教育形式為動力,不斷夯實大學生黨員長期受教育的基礎
在大學生黨員的各類培訓中,要注意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克服理論脫離實際,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陳舊的做法。根據高校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密切聯系大學生黨員的思想狀況,采用“三法”進行教學,突出了黨性培養和鍛煉的結合。
第一,互動教學法。在當前,我們高等教育的教育環境、教育對象、教育任務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靈活多樣的互動式教學在黨校教學中重要作用日顯突出。教學雙方互相配合、互相啟發、互相推動,充分發揮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實現教學相長,學學相長。教師從教學需要出發,緊扣教學重點、難點和大學生思想水平,安排適當提問,有助于了解聽課效果,幫助學員理解、記憶知識要點,及時糾正學員聽課中可能出現的理解偏差,更重要的是能啟發學員思考問題,調動學員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注意引導和啟發學員把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來,這有助于增強學員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他們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習班的各個小組,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圍繞某一問題開展討論。
第二,實踐教學法。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鞏固和深化培訓教育的成果。近年來。有的高校黨校組織學生黨員“三下鄉”服務隊赴革命老區,深入社區、街道、農村等開展黨建調研。了解民情、服務群眾,讓他們在實踐中接受深刻的黨性教育;組織大學生黨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組織大學生黨員聽取優秀黨員教師、學生先進事跡報告,使他們在優秀共產黨員的身上受到感染和教育。這種走出小課堂走進“大課堂”的教學形式,有助于大學生黨員從實踐層面上加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感悟,同樣收益匪淺。
第三,網絡教學法。在當今信息十分豐富的時代,教師已經不是知識之源。為充分發揮信息網絡在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高校黨校應該建立自己的“網上黨校”。提供聲音、圖像、圖形、文字、動畫等多種信息,對大學生黨員形成多種感官刺激。不僅能引起學習者的強烈興趣和注意。而且有助于記憶,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也有效地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
總之,高校黨校是大學生黨員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的學校。我們應該充分認識高校黨校在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高校黨校工作的新途徑,切實發揮高校黨校的培訓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