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接力比賽的起源、比賽規則、交接方法與跑法、接力比賽小竅門以及接力比賽練習方法的敘述,重在讓教練員、運動員基本理解和掌握田徑運動中接力比賽的訓練方法和部分注意事項,并在今后的訓練和比賽中能有所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教練員 接力比賽 比賽規則 交接方法及跑法 竅門 練習方法
在田徑運動會中,接力比賽是整個比賽或某一單元比賽中最高潮的落腳點,它講究相互的合作與配合。它是一個對運動員速度、反應、協作精神等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項目,但因為它關系分值翻倍并直接影響團體總分,它也成為了教練員最擔心、最不易把握的一個集體項目。練習接力跑除了能培養運動員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之外,還能發展運動員快速奔跑的能力。
一、接力比賽的起源及項目設置
一般田徑運動會中設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兩項。它們都以隊為單位,每隊4人,每人跑相同距離。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的認為起源于古代奧運會祭祀儀式中的火炬傳遞,有的認為與非洲盛行的“搬運木料”或“搬運水壇”游戲有關,也有的認為是從傳遞信件文書的郵驛演變而來。奧運會比賽項目分男、女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1908年第4屆奧運會首次設立接力項目,但4名運動員所跑距離不等。1912年第5屆奧運會改設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女子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分別于1928年、1972年被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接力跑運動員必須持棒跑完各自規定的距離,并且必須在20米的接力區內完成傳接棒:在基層田徑比賽中還有可能設迎面接力比賽(如20×60米迎面接力,要求男、女各10人)等。
二、接力比賽用棒
大型正式比賽接力棒要求鋁制中空,長度約28至30厘米,重約50克,基層比賽通常使用木棒,長度約28至30厘米,重約30克至45克。
三、接力比賽規則
4×400米接力跑,第一棒全程及第二棒的第一彎道是分道跑,第二棒運動員要跑至搶道線后方可自由搶道。第一棒的傳接必須在參賽者指定的線道內進行,其余各棒的傳接,裁判員會根據第二及第三棒運動員通過200米起點處之先后,按次序讓其第三及第四捧的隊友在接棒范圍內,由內至外排列等候接棒。所有接棒者均不可以在接棒區外起跑;4×100米接力跑是分道進行。接棒者可以在接棒區前10米內起跑;迎面接力是在直道中分道進行,交接棒必須繞過標志桿交接才能有效,否則犯規。所有接力比賽,所持接力棒必須拿在手上,直到比賽結束為止。任何人掉了棒。必須由其本人拾回,而且要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方可越出自己的跑道以拾回接力棒。所有接力賽事,必須在接力區內完成交接棒。“接力區內”的判定是根據接力棒的位置,而不是根據參賽者的身體或四肢的位置。任何參賽者在傳接棒完畢后故意越出跑道以妨礙其他參賽隊伍,其隊伍可以被取消資格。
四、交接方法及跑法
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交接棒方法通常采用上挑式和下壓式-兩種。上挑式: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與軀干約成40~50度角,掌心向后-拇指與其它四指自然張開,虎口朝下。傳棒人將棒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這種傳棒方法的優點是接棒人向后下方伸手臂動作比較自然,傳棒人傳棒動作也比較自然,容易掌握。缺點是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如不換手再傳給下一棒時,則只能握住接力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影響快速前進。下壓式也有稱“向前推送”的傳棒方法,在傳棒時,手臂不要太高,而是用手腕動作將棒向前下方推送人接棒人手中。并且,傳棒人可以用手腕動作來調整傳棒動作的準確性。持棒方法:右手握住棒的后部,拇指與其它在指分開撐地,拇指與其它三指分開撐地,棒前端上翹。4×100米接力也可以采用混合式,即根據運動員具體情況可以交換使用上挑式和下壓式;4×400米接力現在大多采用托棒式,即運動員直接交接棒。迎面接力比賽一般采用繞桿立棒式;交棒人抓接力棒的下部,接棒人就抓接力棒的上部,反之,交棒人抓接力棒的上部,接棒人就抓接力棒的下部。接力教學的重點是傳、接棒技術和速度的衍接,難點是在接力區內用鬲速度跑完成傳接棒技術。
五、具體把握接力比賽中的一些小竅門
1.棒次安排小竅門。4×100米接力比賽中,選擇各棒隊員時,必須根據各個隊員的特長,即各隊員起跑的技術,彎道跑技術,沖刺跑技術和傳接棒技術等,發揮每一個隊員的特長,把最有特長的隊員安排在最合適的棒次上。在四名運動員中選速度最快的隊員跑最后一棒,選起跑最好的跑第一棒,選彎道技術較好的跑第三棒,剩下的一個隊員則跑第二棒。如果四名運動員的速度很接近,則應把彎道技術好的隊員安排在第一、三棒;如果四名運動員的速度差距較大,則應把速度相近的兩人安排在一起交棒。總的來說,要綜合考慮每個隊員的特點。合理安排他們的棒次,力求達到最佳的組合。
2.異手臂和錯位交棒小竅門。異手臂交棒具體就是第一、三棒隊員用右手交接棒,第二、四棒隊員用左手交接棒。比賽中也可以根據運動員的左右手習慣做出調整,如第一、三棒用左手,第二、四棒用右手。迎面接力均采用右手。錯位交棒就是在交接區內,兩個隊員跑的位置要錯開,右手交棒和接棒的隊員要靠著跑道的內側跑進,左手交棒和接棒的隊員要靠著跑道的外側跑進,但不能出跑道,內側也不能踩線跑。無論是采用哪一種傳接棒方法,接力棒傳遞的順序,一般都應是第一、第三棒沿跑道內側跑進,以右子將棒傳給第二、第四棒隊員的左手,第二棒隊員沿跑道外側跑進,以左手將棒傳給第三棒隊員的右手。這樣,不僅便于交接棒的順利完成,可以避免交接棒隊員因速度過快而與接棒隊員發生沖撞,也可以讓交棒隊員由快速逐漸轉為慢跑恢復心率。還可以讓交棒隊員有時間、有位置鼓勵隊友。
3.減少掉棒概率的小竅門。所有接棒隊員在接力比賽之前(準備時間),根據交棒人速度做好預跑標志,如賽事組委會不允許標記也可賽前交待運動員假設或虛擬標志。當兩個隊員快耍接近時,交棒隊員大喊一聲“接”,接棒隊員則快速伸出接棒手,手臂伸直高于腰,掌心向上,虎口朝后,穩定好不晃動。交棒隊員手臂前伸,看準接棒隊員的手掌虎口。用力下壓。下壓后不準放手,只許松手(松手程度以棒不掉為宜),要讓接棒隊員把棒從自己手中抽出。
六、接力比賽練習方法
1.原地交接棒練習。四個隊員錯位站好,兩人相距1~2米左右,按統一的節奏擺臂;交棒隊員發出“接”口令后,接棒隊員接棒手迅速后伸,完成交接棒。交接隊員重點體會下壓的力度和松手的要領,接棒隊員則體會準確抓棒和抽棒的要領。
2.慢跑交接棒練習。四名運動員按棒次站好,相距5~8米左右,同時出發慢跑,第一棒加速追上第二棒后完成交接棒,以此類推進行后面的交接棒,當第四棒隊員接棒跑出5~8米后丟下接力棒,第一棒運動員經過時拾起接力棒,并加速追上第二棒,重復開始的練習。此練習的目的在于讓隊員體會在一定速度下完成交接棒。
3.一對一快分區交接棒練習。一對一的練習必須按照實戰要求進行。單獨對四棒的每~個接力區,兩人一組分開進行交接練習,并銜接成全過程,重點讓隊員體會在高速跑動中完成交接棒。
4.4×50米的練習。要求交接棒的隊員在高速跑動中完成交接棒,以鞏固交接棒的動作要領,可重復練習。
5.模擬比賽。在正式比賽前一周時間,每次專項訓練前,準備活動之后第一項就進行接力模擬比賽,或者運動員恢復到較好的狀態下,進行接力模擬比賽;每天一至兩次,重點體會和感受高速跑動中完成交接棒的全隊配合。
接力比賽是一個講究團結協作精神的項目,它要求運動員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良好的心理素質與處事能力是不容忽視的,平時的小竅門以及默契能力訓練,是接力比賽取得成功的關鍵。究個人之所長,讓每個運動員的擅長在接力比賽中能得到最盡致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