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深入貫徹胡錦濤講話精神,不斷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大連醫科大學高職學院結合學生特點,建立了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動體系,為進一步培養大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活動體系
一、背景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須把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苯逃粌H是一個傳授灌輸知識和能力的過程,更應該是一個生命與心靈再造的過程。換言之,人的全面發展是大學教育的目標。但是,近年來,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理想信念模糊、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因此,建立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動體系由為重要。經過五年的研究與實踐,形成了以胡錦濤總書記《意見》為指導思想?!耙岳硐胄拍罱逃秊楹诵?,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學習一討論一實踐一檢驗”四段式的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活動體系,不斷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二、建立體系
1.理想信念教育
(1)內涵。2004年中央十六號文件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這更加明確了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想信念是大學生團結奮斗、開拓進取強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力量源泉,是大學生求知創新健康成長的航標和動力,為實現大學培養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2)現狀。目前的情況看,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現狀主流是積極的、健康的。他們對黨的方針政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有較高的認可度。因此,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當代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呈現出多元化傾向,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淡薄,過分突出外在成功標準等現象。。
(3)活動體系。鑒于大學生目前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情況,高職學院通過積極探索,確定了以圍繞“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的八個“一”專項活動,引導廣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堅定為祖國奉獻終身的精神。
八個“一”活動包括:①發布一份以“理想信念”為主題教育活動倡議書,倡導全院學生胸懷遠大理想,樹立堅定信念;②建立一支包括優秀“兩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優秀輔導員在內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導師隊伍,深入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活動,增強同學們使命感和責任感;③邀請一批成功校友、校內外知名專家給同學們做成材成長事跡報告會,培育學生成才意識和愛國愛校的理念;④學唱一組革命歌曲,激發同學們崇高的革命理想;⑤開展一次“理想信念”主題班會,讓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⑥樹立一批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優秀大學生典范,激勵同學們強者,永不言??;⑦開展一次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加強學生對黨的認識;⑧展出一批革命家、醫學專家、奧運冠軍、企業家先進事跡圖片展,堅定大學生的理想和信念。
2.愛國主義教育
(1)內涵。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2)現狀。根據調查顯示,目前總體上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狀況良好,表現出較強的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對愛國主義教育表現出高度的積極性,絕大多數大學生都體現了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的愛國主義思想。但仍有少數大學生對中國發展前景信心不足,部分大學生對民族精神缺乏認知和了解,具體的愛國行為與其愛國思想存在差距。
(3)活動體系?;诖髮W生目前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情況。高職學院確定了以圍繞“愛國主義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愛國主義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體系。包括:①參觀校史展覽。進一步加深同學們對“甚解、敏行、明仁、濟世”校訓的理解;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培養愛國情懷和自強不息的精神;③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培養對國家和民族所負有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④召開座談會,引導青年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⑤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變化和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⑥充分利用“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紀念日、“十一”國慶節、“一二·九”運動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⑦參觀國家成就展。以此激勵大學生珍重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⑧舉行“三下鄉”、“青年志愿者”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轉化成為在各個領域自覺的愛國行為。
3.基本道德規范教育
(1)內涵。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2)現狀。目前一些大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對人不講禮貌、在公共場合舉止不雅、不愛護公共環境、貸款不還、考試作弊等方面。因此高校要加強大學生的基本道德規范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其成為成才報國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從而帶動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普遍提高。
(3)活動體系。基于大學生目前基本道德規范教育的基本情況,高職學院確定了“以堅持知行統一”為目標,引導大學生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使道德教育開展扎實有效。包括:①學習《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等規定,培養恪守行為規范的自覺性;②發布“誠信倡議書”及舉行誠信簽名活動,推動誠信教育;③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促使學生珍惜和維護自己的誠信形象;④開展以“我承諾做一個有道德的大學生”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使大學生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⑤學習“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先進模范人物,樹立大學生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⑥開展“文明禮儀行為”教育講座,達到培養高素質大學生的目標;⑦開展“感恩父母和老師”教育活動,為甘心付出、扶助自身進步的家長老師獻上深深的祝福;⑧評選優秀的“四有”新人,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總之,在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意見》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人為本,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營造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環境,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使大學生成長為社會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