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低、學習效果差等方面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現有教材內容與學生本專業結合較少。增加大學英語中的職業化內容,調整課程體系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職業英語
一、引言
現今,三本院校中非英語專業學生尤其是理科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興趣低下、學習效果差的問題一直是困擾大學英語教學的最大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使他們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學以致用,適應國際化的趨勢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應用型本科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現狀
(一)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狀況
1.知難而退。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特別是女生對于英語比較感興趣,希望能夠將英語學好,但是,當他們碰到大量的生單詞和繁雜的語法時,就覺得要學好英語很困難,表現出知難而退的心理。
2.缺乏興趣。很多學生對于英語表現出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在他們看來英語成績的優劣與他們本專業的學習毫無聯系,英語學習和英語考試只是一種形式,沒有意識到學習英語對于他們今后就業的潛在作用。
3.抵觸情緒。另有少數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表現出一種厭惡的情緒,認為中國人沒有必要學習英語。
正是由于學生中存在著種種程度不同的英語學習的不良心理,造成了在英語教學方面存在著較大的障礙。
(二)學生英語學習的不良習慣
學習習慣在各種學習中都具有深遠的作用,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就意味著能夠取得一個良好的學習效果;反之。則會造成學習的失敗。不少學生長久以來已經養成了一種不良的英語學習習慣,這些習慣又對于他們的后續學習產生了一種惡性循環的結果。
應用型本科學生在以往的英語學習中往往接受的是一種灌輸式學習方法,完全按照教師的上課安排和作業布置來進行學習,沒有形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因此,在嚴格的教師指導下可能會產生出較好的學習效果;相反,如果教師不夠嚴格,則學生成績就會相對較差。在進入高校學習后,由于失去了以往嚴格的教學管理,完全需要依靠個人自身的學習習慣,則必然造成了更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采取一種放任的態度。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考試方面
大學英語教學依舊沒有走出考級的圈子,沒有采用其他更加靈活的考核手段。學校老師、學生仍然被四、六級考試所困擾,學生無形中有很大的學習壓力。
從一些高級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反饋情況來看,目前的英語等級考試并未給他們的工作帶來多少幫助。有很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的學生,在工作中接觸到有關英語的外文圖紙和外文資料都難以看懂,望而生畏。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大學英語教學中職業針對性較差,英語教學沒有很好地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
(二)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出現使得英語教學在一定條件下獲得了發展。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聽到真實的英語材料。但是,能夠做到每次課都如此目前還不太現實,大量的教學還是通過課堂的講授來進行,依然延續著過去的那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樣大大制約了英語教學的發展,因為語言教學不同其他學科一樣僅僅通過課堂教學就能夠完成,而是需要一個相對真實的語言環境。因此,需要盡可能創造這樣的環境。另外,目前大班化的英語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無法同時兼顧眾多的學生,學生也缺乏足夠的練習和指導。
(三)師資隊伍
1.教師數量的嚴重不足,導致了每個教師每星期要上十幾節以上,缺少足夠的準備和調整時間;教師數量的不足也導致了學生上課只能采取大班化的教學模式,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2.教師本身的職業化經驗不夠,大部分教師都是直接來自于高校畢業生,僅有少數教師曾在其他企業中工作過。這就導致了教師專業化英語知識的匱乏,難以給學生講授更多的專業化英語。
四、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職業化內容的對策
通過分析目前三本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急需解決的是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根據不同的專業加入職業化的英語內容。改善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如此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才符合高職英語的實用性特點,使學生能夠“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這樣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也有利于學生日后進入工作崗位能夠學以致用。
(一)重點本科專業科技英語的借鑒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采用專業化英語教學尚處于摸索嘗試階段,而重點本科類院校已較早地開展了專業英語的教學和教材編寫工作。此類院校的學生。在完成兩年大學英語的學習后,從第五學期開始學習本專業的專業英語。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借鑒他們專業科技英語教材的編寫思路和內容,選取適合三本應用型學生使用的內容進行改編。
本科專業科技英語是指科技領域內各學科的專業英語,由于理工科專業眾多,各個專業所使用的英語教材也數量龐大。但縱觀目前在國內所使用的專業科技英語的教材,大多數以閱讀為主,其他語言技能僅起到補充作用。有統計資料顯示,大量的課后練習都主要集中在對于課文內容的回答、句子的翻譯以及關于課文內容的選擇和判斷上,這種形式的題目雖然在英語學習中有一定的價值,但是在促進學生語言運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只能基于課文內容進行客觀的分析,沒有自由的表達和交流等交際活動,課堂形式比較單一,學習效果較差。
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采用大學專業科技英語中淺顯、易于操作的內容和題型,嘗試編寫機械、計算機等專業的英語教材,加入新的練習形式,如對話,聽力等內容,讓學生逐漸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一些常用的術語、句型等。
(二)建立“雙師型”的英語教師隊伍
開設各個專業的職業化英語課,對于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目標和任務。大部分擔任英語教學的教師都是英語專業畢業,對于各個專業的英語沒有深入的學習。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對教師進行再培養,建立“雙師型”的英語教師隊伍,形成穩定的專業英語教師團體。
(三)考核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應用型本科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的同時,可以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如對話考試,科技類文章的開卷翻譯考試等。不必拘泥于傳統的選擇、閱讀、翻譯型考試,考試成績也可以模糊化,按ABCDE等檔次進行劃分。
總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導入職業化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符合我們應用型本科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