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社會化,是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切實減輕企業社會事務自擔,也是保障企業退休人員晚年生活幸福、安定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企業退休人員 社會化管理 待遇
在我國,由于地區、行業各方面差異,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社會化進程還不平衡,不少地方中央、省屬企業還沒能轉到社區,企業退休人員出現了待遇上的差距,產生了不利于社會穩定的因素,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管理社會化顯得尤為迫切。
一、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我國企業提出了不同于傳統的國有企業的功能要求。現代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以生產經營為核心任務。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因此,過去由國有企業承擔的后勤服務。需要向社會分化。
實行全面社會化管理,使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趨向規范化、科學化、程序化,通過深入基層開展系列活動,解決了企業退休人員的后顧之憂,使其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1.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基本形式。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后,其管理服務工作與原單位相分離,實現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由社會服務機構發放,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將企業退休人員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從單位管理轉入戶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社區管理,實現企業退休人員由“企業人”向“社會人”的轉變,使企業不再承擔不應由其承擔的社會管理責任,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
2.建立退休人員管理機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街道鄉鎮建立或確定負責勞動保障的工作機構。直接接收、管理企業退休人員,為納入社區管理的退休人員提供良好服務。全面掌握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協助有關部門在退休人員中建立健全黨的組織、指導社會服務機構進行醫療衛生服務和老年生活照料服務、開展文化健身活動等。
3.分步實施,平穩過渡。立足經濟發展和社區建設的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不搞一刀切。
(1)經濟較發達、社區組織比較健全的地區,主要依托社區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2)社區組織還不健全的地區,由勞動保障部門及所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退休人員實行直接管理。
(3)在遠離城市的地區或大中型企業比較集中的職工生活區,委托企業退管組織管理。依托企業退管組織,現行管理體制不變,業務上由區勞動保障局、社保局進行指導,待社區保障平臺運作成熟后,再逐步移交。一定時期內依托企業管理的模式,既保證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最終完成,又緩解了大量企業退休人員交給街道社區管理時給基礎設施帶來的巨大壓力。
二、目前行業退休人員轉不到社區出現的困難
目前,市屬企業退休人員已經劃歸社區管理,但中央、省屬企業退休人員還轉不到社區管理,這樣造成了企業退休人員同城享受不同待遇。一方面,是行業退休人員待遇不如當地退休人員意見很大;另一方面,企業負擔沉重。
1.企業管理的退休人員待遇低,同城但不同的待遇
目前,對同城不同待遇,退休人員意見很大,已經發生集體上訪問題。如杭州市政府為了退休人員共享改革成果。提高了退休人員生活待遇。而中央和省屬企業退休人員享受不到。移交杭州市社區的退休人員每月有物價補貼、生活補貼、4個月清涼費(高溫費)、春節、瑞午節、中秋節慰問費、重陽節活動費,一年合計2000多元。企業雖然盡了一些努力,但還是與社區管理退休人員生活待遇上有不小的差距,達不到退休人員的要求。企業退休人員遇到大的困難社區不管,企業由于人員多、負擔重,也包不下來,如退休人員得重病看不起病。
再是退休人員分散,企業也管不過來。
2.企業負擔沉重
企業每年要承擔的費用:上交上百萬元的離休人員醫療費,幾十萬元離休人員同城待遇費,幾十萬元離休人員生活補貼,上百萬元退休人員差額工資(移交社保時保留部分),上百萬元節日慰問費(春節、中秋、國慶、老人節、高溫慰問),還有困難補助、去世交通費、住院看望、家屬醫保、遺屬憮恤等等,一個企業一年七百到八百萬元支出負擔沉重。企業補貼是治表不治本,治得了一時,治不了長久,受企業經濟效益的制約。
三、做好退休人員過渡期管理工作
企業要積極做好退休人員過渡期管理工作,熱心為退休人員服務,把溫暖送給退休人員,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社會作出貢獻。目前,企業要做的工作:
(1)退休人員住院探望工作。
(2)退休人員醫保方面服務,外地住院退休人員的醫保報銷匯款,協助外地退休人員申請特種病歷,聯系解答醫保政策及有關事宜。
(3)退休人員去世的最后一次服務工作,如組織告別儀式,辦理其家屬撫恤金手續,報銷有關費用。
(4)發放退休人員補差工資,精簡撫恤人員生活費按季發放。
(5)做好節日慰問工作。發放退休人員春節慰問費、暑期慰問費和中秋國慶慰問費;給老人做壽。
(6)認真做好來信來訪接待工作。做好政策宣傳解釋工作,定期與地塊的聯系人溝通。做好疏導工作,重要事情及時匯報領導。
(7)關心退休人員的生活困難,退休人員困難補助,退休人員享受重病基金補償,對特別困難的退休人員重點關心照顧,盡可能提供一些幫助。
(8)組織好“老人節”活動,體現企業對老職工的關心。管理好退休人員活動室,豐富退休人員的文化生活。
四、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1.進一步提高認識,從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政治高度,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要查找思想上和工作中存在問題,企業退休人員移交不出去有客觀上和主觀上多方面原因,進行分類指導解決??陀^方面的有:有些地方還沒有建立社區;地方財政負擔問題;退休管理機構編制及社區工作量等問題。主觀方面有:等政策、等條件,存在等待思想,沒有采取積極的推進措施和行動。要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并加強考核、抓好落實。
2.企業要做好退休人員移交的準備工作
企業向街道的移交管理,保證企業在向街道移交退休人員的同時。做到經費移交到位,活動場所移交到位,嚴格按照交接程序和內容,確保管理經費、資產、檔案、場地的全面交接。同事和社會保障部門通過協議形式,明確接收程序以及企業在一定時期的責任。
其主要準備工作是:
(1)基礎工作。完善基礎合帳。數據統計、資料準備、檔案移交。退休人員檔案進行整理,單獨存放。
(2)資金籌備。對移交的退休人員,向原單位收取每人每年200元代管服務費,一次性繳納lO年,??顚S茫饕糜谕诵萑藛T開展活動、走訪慰問、困難補助等。
3.積極做好退休人員轉社區的宣傳工作
企業退休人員要更新觀念,盡快適應“社會人”的角色,自覺納入社區管理服務,享受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進一步健全和規范各項管理服務制度,創新管理服務方式,把面向社區老年人的各項服務與做好退休人員服務有機結合,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他們共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