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高職英語課內外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影響學生迅速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幾大障礙入手,著重研究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利用各種語言要素和非語言要素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非語言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語言差異文化差異
一、引言
跨文化交際的成敗與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和非語言能力息息相關。目前,雖然高職英語教學從教材到教師已經開始關注如何培養學生的交際應用技能,但大多數的課堂教學還仍然停留在語言能力培養這一方面。長期以來,非語言能力的培養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而且課堂外的內容也沒有被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一直注重的是學生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形式的教學,而忽視英漢語言內涵的文化差異,忽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對外交流時出現許多語言障礙。特別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師生對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的認識還比較低。語言作為文化的產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與不同的對象,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如何表述一個思想,與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如何說”、“不說什么”,有時候比“說什么”更加重要。因而,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非常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二、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從提高交際能力和跨文化意識上來講,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1.長期以來,教學指導思想一直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英語教師普遍超負荷工作,另外由于經費問題,教師出國進修和培訓機會少,很難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養。
2.英語教學中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教學中仍然停留在課本+粉筆+黑板的傳統的教學手段上。教師以講解課文、詞匯和語法知識為主,難以將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即便學校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立體化多媒體教材,一些教師怕麻煩或不愿意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未能完全發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的功效。
3.課時的局限性,一周4學時的課堂內教學,教師做到聽、說、讀、寫面面俱到,學生的英語輸入量偏小,應用英語的機會少,聽說能力得不到平衡發展。第二課堂和學生社團活動受到各方面制約,難以保障按計劃實施。
4.隨著擴大招生規模,教學班型人數過大,不利于教學雙邊活動的開展,特別是聽說技能培養,一對一指導更落不到實處。
5.學校教學模式單一,英語教學缺乏足夠的分類指導,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壓制。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這使得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得不到脫穎而出的機會,在應用能力方面得不到更多的培養。
6,應試教學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學生埋頭于測試的題海中,教學側重習題,有效的課堂組織教學被嚴重沖擊。
上述種種問題的存在,迫切地需要我們必須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探索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途徑和對策。更好地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
三、措施與方法
目前,高職學生英語基礎差,語言積累少,但由于受課時的限制,不能一味地重復打基礎,應該把有限的學時主要用在培養應用交際能力上。而把語言知識積累放在課后和第二課堂中在教師指導下或社團活動中來完成。最后實現外語教學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這需要從以下幾點加以改進:
1.教師轉變觀念,提高自身文化素質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指導者、引導者、組織者。因此首先教師娶轉變觀念,切實認識到文化沖突對交流的阻礙作用。認識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加強文化方面的學習。第二,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只有教師具備了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際教學。著重研究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利用各種語言要素和非語言要素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2增加文化內容的教學,拓展學生文化知識面
首先,開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選修課程,如世界貿易地理、中西文化比較、跨文化商務溝通、跨文化電影賞析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其次,在其他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也應注意文化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掌握背景知識,包括作者、民族風俗、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等方面,擴大學生的文化知識面。
3.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新模式
學生外語交際能力和跨文化意識培養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支撐和教學模式更新,這就必須能夠以各種形式和各種手段向學習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外語語言輸入信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切實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新模式開展教學。設立情景交際的模擬內容和教法,多次反復制造相同或相近的交際情景,豐富言語來源,轉換語言方式,用類似、間隔、交叉等不同方式的演練法,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語用環境,快速掌握所學語言知識,使學生對語言的認知感大大增強,語言交際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4.加強語言的實踐鍛煉,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要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光靠課內學習是不現實的,還需要一定的實踐鍛煉。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抓住機會與外籍教師進行交流,切身體驗兩種文化的差異,在實踐中學習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拓展第二課堂,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英語晚會、演講大賽、英語沙龍、英語經典影視賞析、英語角、語音室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識,體會文化沖突,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各教學系成立英語俱樂部,定期舉辦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講座、開展與文化背景知識相關的各種活動。第二課堂的活動內容根據學生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特色。
四、結語
通過這種在探索高職英語應用能力培養上的實踐研究,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雖然在許多方面都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和改進,但只要我們繼續按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和跨文化意識培養教學路子走下去,加強師資培訓,增強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注重過程性評價,促進學生發展;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與參與;組織形式多樣,充分體現各專業特色;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活動,強化訓練,教學必定會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