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事務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僅僅依靠咨詢和公選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其服務能力是有限的,心理社團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本文探討了心理社團的組織構架以及發展策略問題,列舉了一些實例,并且對高校心理社團的運行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心理社團 組織構架 發展策略
一、大學心理社團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事務中占據重要地位
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革和高校教育制度的不斷發展,大學生們在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機會的同時,也承受了更為沉重的壓力:考研的艱辛、就業的迷茫以及戀愛的困惑,這些因素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此外,據統計顯示:約有一半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條件相對較優越,但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取勝,幾乎全身心投入學習,真可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包辦完成。獨立意識和綜合素質的缺失使得一些大學生難以適應新環境,久而久之。造成了人際交往的障礙。同時,人才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家庭環境、校園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日益繁復往往更是讓“天之驕子”們無從應對,導致各類心理問題。某校心理狀況調查顯示,25%左右的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7%的大學生有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
從調查數據來看,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讓人擔憂。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影響著其今后的事業發展以及社會的長治久安。因此,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事務中就顯得尤為重要。積極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有效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此外。這也成為構建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大學心理社團的成立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給與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專業的咨詢和輔導。同時也開設了相關公選課程。教育與咨詢相結合的模式使不少學生受益其中。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匱乏等因素,該項工作在高校展開的途徑以及服務能力、影響力還是非常有限。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工作的順利展開。如何找到有效地方式,使廣大同學能積極主動地借助各類資源了解自己的心理問題?又如何充分發揮同齡人之間相幫互助的重要作用呢?針對這樣一系列問題,不少高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心理社團。
心理社團是一個在高校心理健康咨詢中心指導下開展工作的學生群體性組織,通常被命名為“心理協會”,或是“心理健康學社”等,盡管每所學校給心理社團啟用了不同的名稱和口號。在所舉辦的活動上也存在一些差異。但是,“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毫無疑問成為不少心理社團成立的宗旨。
心理社團采用的是老師指導、學生運行的模式,這種模式具有雙重意義。老師的指導為社團的創辦提供了一個大思路,減少了高校社團運行中自發、盲目的弊病,同時又為活動創辦的專業化、品牌化、深入化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的運行不僅能充分發揮組織者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質,同時更能使廣大同學受益。“學生自己組織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往往會因特殊的場合及大學生相互間的交流和啟發。而使他們消除或削弱防范和戒備心理,打消顧慮,達到共同探討、相互啟迪、互幫互助的促進作用。”歸結起來,心理社團的成立主要有以下三點意義:
(1)有效彌補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的不足,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工作開辟了新思路。
(2)充分發揮了朋輩互助的作用,提高了大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
(3)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心態,樹立健全人格。
二、大學心理杜團的組織構架
高校心理社團的成立讓廣大師生皆大歡喜,那么。如何才能使社團更加有效地運行,更好地為同學服務呢?社團建設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完善社團的組織機構能夠提高社團運行的效率以及社團活動的質量。這是某校心理社團的組織構架,筆者認為它較為完備。值得參考。

社長以及副社長:社長和副社長是心理社團的中堅力量。(副)社長要全面主持社團工作,增強社團的凝聚力和創意性,協調社團內部關系,做到人員優化配置,使策劃更具有執行力。同時,這兩個角色也是指導老師與社團的樞紐,(副)社長需加強與指導老師的溝通,以保證社團的健康發展。
秘書處:秘書處相當于單位的辦公室。其職能是:統籌備部門工作及各類活動的運作;負責財務管理、內部制度建設,公布和反饋學社活動情況;負責會議安排記錄;參與組織學社常規活動與心理成長小組活動。
編輯部:編輯部作為大學生心理社團的六大部門之一,其主要職能是:策劃編輯每學期兩期的社刊,包括主題的定位和文字的編輯;同時協助更新學社網站。包括近期活動宣傳、心理學知識普及等。
實踐部:實踐部是工作較為繁重的一個部門。其主要職能是:籌劃并組織各類大型活動,調度安排現場工作,如一年一度心理情景劇的成功舉辦就離不開實踐部的周密策劃。此外,實踐部也負責一年一度的心理調研項目。
外聯部:外聯部通常也被稱作公關部。它是社團對外交流的重要紐帶。其主要任務是:為心理社團內外活動拉取贊助經費,負責活動主持、禮儀工作,與校內外及其他社團聯系,組織與其他社團的聯誼與合作。
信宣部:信宣部是心理社團的小喇叭。它主要負責學社各活動的所有宣傳品制作,包括海報、橫幅、大板(電子版或手繪版)、社刊美編等。信宣部與編輯部密切合作,及時更新并維護學社博客。
(副)社長、秘書處、編輯部、實踐部、外聯部、信宣部,這六大部門都成為心理社團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各盡其職對于心里社團活動的舉辦和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筆者本人認為,除這六個部門之外。再成立一個心理委員部也不失為一種“錦上添花”的舉措。因為班集體是學校活動的最基本單位,班集體的發展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為了更好地在每個班級中開設心理教育工作,每一個班級或者相同院系的幾個班級都應該配備一名同學擔任心理委員。每位心理委員加入心理社團的心理委員部,并參加由咨詢中心老師開設的專業培訓,再利用所接收的知識更好地幫助身邊的同學。心理委員部的成立構建出一個強大的校園心理網絡。它增進心理委員之間的交流,使其能夠資源共享,更好地為同學服務;它也加強了指導老師與委員間的溝通,成為老師了解學生心理動態的一個平臺,使老師能及時有效地對心理異常的同學進行正確引導。
三、大學心理社團的發展策略
1.組織策劃品牌活動
品牌活動對于心理社團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增強社團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使其更好地為廣大學子的心理健康服務。當然,品牌活動難以一蹴而就,作為社團文化的品牌活動,它需要經驗的積累和創造性思維的進發。筆者本人認為,管理層組織策劃活動,干事執行單項任務的局面需要改進,因此,調動社團成員組織策劃活動的積極性,無疑為品牌活動的順利舉辦開辟了新路徑。
以下是某高校心理社團一年中,在各位成員共同構思下完成的三個品牌活動:(1)開學不久舉辦“心理健康月”活動,活動對象以新生為主,目的是幫助新生更快融八大學環境;(2)下學期舉辦“三八節系列”活動,活動對象主要是女生,活動主題是“女人,做自己的‘信天翁’”,旨在幫助女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樹立信心;(3)“5·25”,即“我愛我”活動,活動對象為全體同學,該活動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自我關注意識,幫助同學們做到自尊自愛。這三個品牌活動中的每一個都是由類似于講座、電影展播、心理情景劇等幾個分活動組成的,這些分活動構成了一個具有口號效應的“品牌活動”。
該高校在這一年當中成功舉辦了這幾個品牌活動,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是最好、最完善的。品牌活動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在保留傳統優秀項目,不斷增添特色活動,塑造好心理社團的形象,使其成為廣大學子可信賴的心靈家園。
2.創建社刊、網站以及廣播欄目
相比于品牌活動,社刊、網站以及廣播欄目的創建和維護運作更是一個細水長流的工作。社刊方面:定期出版,由心理社團主編,文章來源以心理社團指導老師、成員為主,適時向全校征稿,并將優秀稿件予以刊登。網站方面:筆者本人認為可以借鑒某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該網站設有“校園動態”、“業界新聞”、“熱點專題”、“心理健康知識”、“趣味心理測驗”、“案例分析”、“咨詢信箱”等欄目,通過瀏覽網站,學生能夠了解關于心理健康的各類知識。同時與專家形成互動。廣播欄目:與校廣播臺合作,定期播出“心理健康”欄目,內容可以豐富多樣:例如,請專家談談如何面對考研就業壓力,或者朗誦一些鼓舞人心的詩歌散文。
3.開設團體培訓
每學期由指導老師或(副)社長對社團成員進行培訓輔導。培訓形式多樣化:可以是教授關于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由此提高社團成員的自身心理素質,使其更好地幫助其他同學;也可以是在輕松的環境下進行一些集體的自由討論和心理游戲,借此增強社團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走出校園,給更多的人一個心靈落腳點
走出校園,幫助更多的人找到心靈落腳點,這對于高校的心理社團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卻非常有意義。例如,某校的心理社團與公益類社團共同開展了“福利院之行”活動:訪問福利機構,關心小朋友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小朋友們在做游戲等活動時傳授心理健康知識。